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供应链战略:推式、拉式与推拉结合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物时通常会遇到如下几种情况:①当我们去超市买食品、日用品时,往往可以直接从货架上拿了就走;②当我们需要在宜家订购一套家具时,往往是先下订单,报尺寸和需求,几天以后由厂家送货上门;③当我们想买一套足球球衣时,可以去商场直接拿一套普通标准款型,也可以根据我们的身高体型和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做。

为什么会有以上三种不同的方式呢,有些商品能够提供现货,有些商品只能提前下单,还有些商品既可以提供现货又可以提供个性化订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供应链的三种战略来解答这个问题。

2.5.1 推式供应链战略、拉式供应链战略与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

我们先来了解三种供应链战略的定义。

① 推式供应链战略。推式供应链战略是以生产为中心,制造商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件产品成本来获利为驱动源进行生产决策,产品生产出来后从分销商逐级推向用户的供应链战略。在这一供应链战略中,分销商和零售商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各企业之间的集成度较低,对需求变动的响应能力较差。

② 拉式供应链战略。拉式供应链战略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对实际需求较为精确的预测来拉动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供应链战略。这种供应链战略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系统库存量较低。

③ 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是结合推式供应链战略和拉式供应链战略的优点,扬长避短。在供应链的部分链路上采用推式策略实现集中预测、规模经济,而在另外部分链路上采用拉式策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可分为前推后拉式供应链战略和前拉后推式供应链战略两种。

前推后拉式供应链战略。大部分业务是前推后拉式,先将标准化的部分通过预测生产出来半成品(推式),待接到用户需求后,再基于半成品组装成最终成品提供给用户(拉式)。

前拉后推式供应链战略。有些业务如定制家具,在生产环节基于用户订单需求(拉式),但在运输环节采用规模经济,定期集中配送(推式)。

图2-11展示了推式供应链战略和拉式供应链战略的原理。推式供应链战略是制造商基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按照库存计划进行生产,然后将成品库存逐级分销,最终将成品送到终端用户手中。拉式供应链战略是基于用户需求,需求信息从终端用户逐级向上传导到制造商,制造商再根据用户的订单进行设计、生产,其中没有多余的积压库存。拉式供应链战略的极端情况是商家完全按照订单生产、加工、组装、配送,不需要存储任何一件商品。

图2-11 推式供应链战略与拉式供应链战略

图2-12展示了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的原理,在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中,以前推后拉式供应链战略为例,在推式阶段,产品形态一般以半成品、零部件的库存存在,这些产品具有通用性,可以基于对市场需求预测做生产计划,并将半成品库存逐级分发到供应链中的某一个节点,这个节点作为推拉边界,可以是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中的一个。当终端用户下单以后,再从推拉边界的节点上对客户订单进行最终加工组装,将最终形成的成品配送给终端客户,这便是拉式阶段,拉式阶段基于订单和用户需求进行生产。

推拉边界便是从需求预测转为实际需求,从半成品转换为成品的环节。

图2-12 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

学习了三种供应链战略以后,我们再回看本节开头的三个日常场景,就很好解释了:超市里的食品、日用品等因为需求比较稳定,采用的是推式战略;家具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的尺寸、颜色等进行个性化订制,很难提前预测,所以采用的是拉式战略;足球球衣的普通款型是通用的,没有印刷姓名、公司等信息,是可以提前批量生产的,当需要订制时,再基于客户需求,对标准品进行改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是典型的推拉结合式战略。

2.5.2 三种战略的优劣及适用范围分析

拉式供应链战略和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一定优于推式供应链战略吗?不见得,供应链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三种战略依然都存在,充分证明:存在即合理,无所谓好坏。下面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三种战略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适用的范围。

(1)推式供应链战略

战略特色如下。

● 基于需求预测生产备货。

● 以制造商为核心,根据产品的生产和库存情况层层分销,最终将产品送到终端客户手中。

● 属卖方市场下的供应链战略。

战略优势如下。

● 可以规模化生产、运输,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 现货库存,可更快地满足用户需求。

● 对供应链的流程管理、系统的能力要求相对偏低。

战略劣势如下。

● 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敏度不足,无法及时响应。

●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产生大量积压库存。

● 容易产生牛鞭效应。

适用范围如下。

● 需求稳定、市场波动小、需求量大、可预测且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

● 适用于追求成本更低的经济型供应链。

(2)拉式供应链战略

战略特色如下。

● 基于客户订单生产备货。

● 以客户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客户需求采购、生产。

● 属于买方市场下的供应链战略。

战略优势如下。

● 不需要持有过多的库存。

● 由于是客户自己提的需求,临时变化的可能性低,可有效减少牛鞭效应。

● 因为节省了库存成本,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

战略劣势如下。

● 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常为定制化服务,难成规模。

● 由于没有现货库存,无法立即满足客户需求。

● 对信息及时性要求高,否则无法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 无法形成生产和运输的规模效应优势。

适用范围如下。

● 需求不确定性大、订货量小,且货源稳定的产品,能保证订单及时响应的产品。

● 适用于追求快速响应的响应型供应链。

(3)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

战略特色如下。

● 可预测的环节用推式供应链战略,不可预测的环节用拉式供应链战略。

● 将差异化的需求尽量延迟,尽可能减少需求变化;越靠近终端用户端,其优势越明显。

战略优势如下。

● 基于推式供应链战略对通用性的产品做集中预测,准确性更高,可减少安全库存。

● 基于拉式供应链战略满足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响应更快。

战略劣势如下。

● 虽然降低了成品库存,但仍需要大量的半成品、物料库存,牛鞭效应依然存在。

● 推拉结合式供应链的环节相对推式供应链、拉式供应链都要复杂,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程度。

适用范围如下。

● 能够将供应链分割成两段(一半推式一半拉式),且推式供应链部分能形成规模效应的产品。

供应链战略的选择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根据企业环境、产品属性、时期的不同灵活选择。例如,同一家企业,可以针对需求稳定、可预测的产品适用推式供应链战略,而针对需求变化大、不稳定的产品则采用拉式供应链战略。

下面我们讲一个发生在木笔身边的烧饼小店的故事,看看小小烧饼摊如何在运营过程中灵活利用供应链战略进行自救。

烧饼小店的供应链战略升级之路

小区里有家卖烧饼的小店,因为烧饼的口感好,生意很不错。老板老王说,刚开业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危机,好在自己爱思考,总共进行了三次供应策略的调整,这三次调整刚好符合供应链的三大战略。

第一阶段:推式供应链战略。刚开业时,因为是新店,进店尝鲜的顾客较多,加上对流程还不熟悉,老王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把三鲜馅、豆皮馅、胡萝卜馅、肉馅等各种口味的烧饼都提前烙了不少,等着顾客进店挑选喜欢的口味。

一周以后,老王发现有些馅因为畅销而缺货,同时有些馅卖不动又浪费了,而且有顾客反馈提前做好的饼口感不好,还有一些顾客嫌馅的花样太少,总之是众口难调。于是,老王决定不再做成品烧饼了,提前准备好食材、面团,以及更多的馅,等着用户进店以后现烙现包,这便到了第二阶段:拉式供应链战略。

如此一来,完美解决了饼的新鲜度问题、花样少的问题及一些烧饼卖不动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更严重了:每次都现烙,顾客等的时间太长了,烧饼最畅销的时间是早上班高峰期间,很多顾客因为赶时间就放弃排队了,整体收入不升反降。

于是老王冥思苦想,终于研究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一直沿用至今,这便是:推拉结合式供应链战略。烧饼的口感主要在馅,而不是饼,自己何不先把饼用烤箱批量烙好,把各种馅也先做好用保鲜盒盛起来加热保鲜,畅销的馅多备一下,不畅销的少备一点。等顾客进店以后再根据顾客口味将馅包进饼里即可,这样可以尽量缩短顾客等待的时间,既可以快速满足顾客的多口味需求,也不影响馅的口味,而且烧饼都是一样的,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就批量烙好。

如今烧饼店开了三年了,周围的小店换了几波了,唯独老王门前生意兴隆。老王说,卖烧饼也是一门学问,也要跟上时代发展,要不是不停地学习、思考,及时调整供应策略,估计自己的生意也早就做不下去了……

2.5.3 供应链系统如何辅助供应链战略执行

我们来分析一下三种战略在供应链系统设计时如何应用。

为了简单易懂,我们把推式供应链战略抽象为“先采后卖”,即先进行采购,有库存以后再进行售卖;而把拉式供应链战略抽象为“先卖后采”,即先进行售卖,有订单以后再进行采购,然后按订单发货。推拉式供应链战略则是前两种模式的结合,半成品为“先采后卖”,成品为“先卖再采”。

在推式供应链战略里,业务流程为采购→入库→售卖→发货4步。

① 采购人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依据需求预测进行采购下单,将采购订单上传到仓储管理系统中。

② 供应商接到采购订单后对采购订单进行履约送货,仓库收货以后在仓储管理系统中提取采购订单信息进行收货入库,货物入库以后会产生库存信息,系统会将库存信息同步到销售平台。

③ 运营部门对商品进行定价、消息信息维护后,将商品上架到销售平台售卖。

④ 用户下单以后,销售平台将订单发货信息上传到仓储管理系统,仓库依据订单信息依次完成拣货、复核、打包、发货等操作,将订单发出。

在拉式供应链战略里,业务流程和推式供应链战略有所不同。其流程为售卖→采购→入库→发货4步。

① 运营部门先对商品进行定价、设置虚拟库存后将商品上架到销售平台售卖(也称预售)。

② 用户下单以后,销售平台将订单信息定期同步到采购管理系统中,采购人员依据订单信息向供应商下采购订单。因为此时没有实物库存,故订单不会下发仓库发货,一般会存在订单履约中心中,待商品入库以后再下发。

③ 供应商接到采购订单后进行履约送货,仓库收货以后在仓储管理系统中提取采购订单信息进行收货入库。

④ 入库以后产生商品库存并同步到订单履约中心中,系统自动触发预售订单下发仓储管理系统,仓库的相关人员依据订单信息依次完成拣货、复核、打包、发货等操作,将订单发出。

推式供应链战略与拉式供应链战略的业务及系统流程,如图2-13所示。

图2-13 推式供应链系统流程与拉式供应链系统流程

推式供应链战略、拉式供应链战略和推拉式供应链战略在系统设计时,最大的差异在库存的处理时机,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都是基于库存上架售卖(推式供应链战略是基于真实库存,拉式供应链战略是基于虚拟库存),基于真实库存进行发货(仓库有实物以后,才能对订单进行发货),关于订单和库存的设计,会在后续章节中详述,此处不做过多展开。 bbLi1w2fIw8hDX485LHub+xiwDKA/8YONd9ohUfSx+NpONZnDVC5tUZSnMXfcb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