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牛鞭效应:信息扭曲产生的巨额代价

最理想的供应链状态是非常符合中庸之道的,讲究不多不少、不早不迟,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们总会遭遇一些多余的库存,这部分库存被称为滞销库存。滞销库存销不掉、动不了,空占着仓库面积而产生了库存积压和资金周转问题。要分析滞销库存产生的原因,就一定要提到供应链里的一个重要概念:牛鞭效应。

2.3.1 什么是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终端用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失真的程度被逐渐提高。信息失真的放大作用像一根挥舞的牛鞭,因为力的传导,越往鞭尾振动的幅度越大,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如图2-6所示。

图2-6 牛鞭效应

例如,产品A,当前终端用户市场的平均需求是10个,但由于市场的波动,到了零售商备货环节,为了避免产品短缺的情况发生,一定会向上级分销商多采购一些(如 12 个);同理,分销商会以12个产品A作为零售商的真实需求,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会向上级制造商采购16个产品A。依次类推,因为制造商无法知晓真实的需求情况,只能以分销商提报的需求进行生产,为了保证成品的数量,必然会向原料供应商采购更多的原料。如此一来,当需求信息从终端用户,到最终的原料产地的传导过程中,便可能产生了数倍的差异。多余的部分库存,因为供需不平衡,便产生了严重的库存浪费,同时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便是牛鞭效应的威力。

只要用心观察,牛鞭效应存在于我们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在外部企业之间存在,在企业内部一样存在,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一次合理但失败的备货经历

某公司开“双 11”动员大会。老板:“马上要到‘双 11’了,各部门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去年我们的××产品卖了 1 万台,成绩相当不错,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目标是在去年销售额的基础上增长40%,辛苦大家!”。

销售副总王总接到指令后,对手下负责销售运营的老A安排任务:“今年‘双11’,我们××产品的销售目标是比去年至少增长40%,只能多不能少,老A你做个数据分析,分析一下今年需要备多少货,提前跟采购部报备,让他们提前备货。”

老A对××产品去年“双11”的销售数据及今年每个月的销售数据做了分析,发现每个月的需求波动很大,如果按至少增长 40%的目标来看,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需要比去年多备60%的货,也就是16000台。老A 转眼一想,如果今年卖得特别好,而自己报少了,岂不是自己的工作失误?这个责任自己可承担不起。于是,索性向采购部报备了2万台的需求计划,理由是需求波动比较大,为保证更好的服务水平,需要多备安全库存。这个理由,王总也认为很合理。

最终,采购人员大B向供应商下了3万台的采购订单,原因:①供应商承诺满3万台会返利,成本更低;②今年原材料紧张,预测年底会涨价,不如提前先备一批货,以备年底促销。

供应商发现今年接到的多个零售商的订单普遍比去年高 50%以上,于是加大投入生产,为了防止更多的下游客户下单订购,又多追加了一部分生产计划,整体比之前规划的产量翻了一番。大家都期待着该产品在今年“双11”再创佳绩。

到了“双11”当天,由于××产品的各家零售商今年都备了很多货,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各零售商只能大力促销,打起了价格战,结果市场总需求相比去年没有增加多少,而零售商和供应商都积压了大量的库存,各方都损失惨重,哀声连连。

从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本身来看,老板、王总、老A、大B、供应商都有合理的理由加大采购备货量,但由于需求信息的层层放大,便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牛鞭效应,最终所有人都成了受害者。

2.3.2 牛鞭效应的成因及危害

牛鞭效应的产生主要是需求的变动性增大,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 缺乏信任,信息不共享。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不透明,彼此相互不信任,导致各方无法获取最原始、最真实的需求,信息失真的程度越来越大。另外,有些公司的信息化程度偏低,无法有效地识别牛鞭效应,也会导致牛鞭效应的不断增大。

② 需求预测不准确。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太大,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无法准确预测真实的需求,导致预测需求量比实际需求量相差太大,从而产生了过量采购。

③ 安全库存的设定。为了避免缺货情况的发生,企业都会设定一定的安全库存,以应对需求的波动,这样上下游层层的安全库存设定,便加大了牛鞭效应。

④ 价格、促销的刺激。当供应商有降价、返利、促销、补贴等政策激励时,下游企业会倾向于多订货,从而加大了采购量。

⑤ 大批量订货。为了节省采购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供需双方都会倾向于大批量、低频次采购,从而导致了需求的波动性。同时,有些产品有包装要求,必须以整包进行采购,这也会加大订货量。

⑥ 临时性与恐慌性订货。客户可能会临时增加订单量,导致需求量临时变大,当遭遇意外情况(如原材料紧缺)时,为了避免缺货情况的发生,企业也会倾向于提前备货,从而形成了牛鞭效应。

⑦ 提前期的延长。每个产品从下单到采购入库,都有一定的周期,这个周期称为提前期,包括采购时间、供应商备货时间、运输时间、入库操作时间等。为了保证提前期内的订单库存满足率,企业必须要保证提前期内的产品库存数量(也叫订货点),提前期越长,备货自然就会越多了。

牛鞭效应的危害如下。

① 加大了企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信任危机。由于上下游企业及同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不透明,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久而久之,便会加大牛鞭效应,从而带来更多的信任危机,形成恶性循环。

② 导致了成本的增加。牛鞭效应会产生大量的不确定性库存,直接增加了库存成本、生产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

③ 资金周转率降低。由于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周期也会延长,导致企业丧失了更多的机会成本和投资收益。

2.3.3 如何用系统监控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库存增多了,积压的商品长期销售不出去,体现在系统里,就是滞销库存。既然了解了牛鞭效应的成因和危害,在做系统设计时,我们自然要学会用系统来辅助监控牛鞭效应,避免牛鞭效应的进一步扩大。

在系统中识别牛鞭效应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监控滞销库存,滞销库存的在库天数能有效地反映牛鞭效应问题。图2-7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我们来看看如何设计商品A的库存分析报表来监控牛鞭效应。

图2-7 用系统监控牛鞭库存(示例)

为了加强理解,先普及几个系统概念。

① 入库批次。为了便于仓库管理,每一批商品在入库时,我们可以为之赋一个批次号,并记录其对应的入库时间,这个批次号便是入库批次。例如,本例中入库批次20201001对应的入库时间为2020-10-01 10:10。

② 库龄。当前批次的商品在仓库里存放的时间,库龄=当前日期-入库日期。本例中当前日期是 2021-03-09,系统显示入库批次为 20201001 的商品的库龄为 159 天,入库批次为20210212的商品的库龄为25天。

③ 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指该商品在仓库里的平均存放天数,从商品入库时间到销售出库的时间。最简单的公式为: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日均存货金额/日均销售金额。例如,某商品平均每天的存货金额为 40 万元,每天的销售金额为 20 万元,则该商品的平均周转天数为2天。

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库存的动态变化,一般用全年(按每个月30天,全年360天比较好计算)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来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周转天数=360/全年存货周转次数=(日均存货金额×360)/产品年销售成本金额。

本例中,我们通过系统监控可以得出3个结论。

① 商品A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30天,批次号为20201001的商品库龄高达159天,远超平均周期天数30天,很明显产生了严重的积压,排除其他特殊原因,便是牛鞭效应导致的,需要尽早处理。而批次号为20210212的商品的库龄才25天,属于正常周转库存,可暂时不用处理。

② A商品当前已经产生了积压,在滞销库存未消耗完之前,就不能再继续采购了。

③ 横向对比同行其他企业里商品A的平均周转天数,如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说明本企业在处理牛鞭效应方面做得还不错,如果高于同行平均水平,说明本企业的库存管理还有提升空间。

2.3.4 如何有效避免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会一直存在,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牛鞭效应,以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① 相互信任。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及企业内各部门之间要相互信任,减少因为不信任导致的信息失真。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充分信任,不虚报、不隐瞒,共同保证信息的平稳传导。

② 战略合作,信息共享。通过深度合作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游客户可以与上游供应商共享销售数据,让供应商能够及时知晓真实的市场需求,以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上游供应商可以与下游客户共享库存等信息,通过JIT、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方式减少下游客户的无效库存。

③ 缩短提前期。通过流程的优化、硬件支持和系统辅助缩短提前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提前期内的库存量,同时由于提前期的缩短,可以减少需求的变动,从而让需求预测更准确,波动更小。

④ 降低需求的波动。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需求的波动,从而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综合各地的需求进行集中预测、集中采购,通过地区间的需求差异互抵来减少误差,还可以通过天天平价的策略,通过平稳的价格减少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等。

⑤ 减少订货批量。减少批量可以有效降低“牛鞭”的波动幅度,使需求的波动更小,预测更准确。但减少批量会导致运输成本、人力操作成本的增加,所以在实施时需要考虑到成本的均衡解决方案,如尽量以整车多品种运输的方式进行运输,降低空车率,用系统辅助人力作业,减少重复操作等。

⑥ 及时补救。除了避免和减少牛鞭效应,还需要有事后的补救机制,如果牛鞭效应已经产生,我们需要定期识别因牛鞭效应带来的库存积压,及时促销处理,释放占用资金和空间,减少呆滞库存产生的库存成本。

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并不是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方充分发挥供应链协同的作用,群策群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EEgwl/5lwa9azoZgnhlOAAk1YAEtFeyT2qtyzntwODxyFWykj9eloh4SIENDfY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