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用“C - ”的能力创造出“A ”的成功

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远大的梦想,却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

于是,梦想变成了自命不凡,变成了心比天高,变成了怀才不遇。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真的会有怀才不遇的情况吗?显然,只要你有能力,就有发展的平台;只要你比别人优秀,就能脱颖而出。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梦想的大小,而在于能力的大小。最怕你没有能力,又怀抱“远大的梦想”。

马云曾经说过:“梦想必须有,万一实现了呢?”

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这是绝对正确的事情。可是,当一个人的梦想太大,而自身的能力又十分有限时,就需要冷静思考:如何用“C - ”的能力创造出“A ”的成功?

梦想远大,没什么问题,年轻人应该有“野心”。虽然“野心”在一定程度能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但仍旧被多数人定义为贬义词。因为野心往往和贪心、自负、不切实际联系到一起。不过,世界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不都是“野心勃勃”吗?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安·斯曼特研究发现:“野心”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类通过拥有“野心”,可以有力量攫取更多的资源。而这种“整合资源”的能力,正是大多数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2004年,还在哈佛大学研读心理学和计算机专业的马克·扎克伯格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供哈佛学生学习交流。

这个想法无疑是充满野心的,对正在上学的马克·扎克伯格来说,更是困难重重。

那么,他是如何用“C - ”的能力创造出“A ”的成功?答案是整合一切资源。

那时候,马克·扎克伯格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但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梦想”,他决定奋力一拼。首先,他向导师寻求帮助,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然后和同学一起商量,攻克了无数难关,最后是寻找投资商……如此一步一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几乎用尽了自身的所有资源,最终创立了世界最著名的社交软件Facebook。

这让他在23岁的时候就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后又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10年年度风云人物”。

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奇迹,虽然他的梦想远大,但懂得整合自身资源为自己的远大梦想服务。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的能力可以支撑起梦想!

无论制定目标,还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哪怕缺少平台,手中所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也不能自暴自弃、灰心失望。相反,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可利用资源,自己本身也很优秀,同样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如果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站在较高的起点上高速发展,那么你绝对是一个稀有的幸运儿。绝大多数年轻人并没有这样的“好运”,他们没有较高的起点,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所以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卢梭曾经说过:“当一个人的能力大于一个人的野心,这个人才很强;否则,就是弱。”

当一个人的能力大于梦想时,如果梦想远大,说明这个人的能力确实很强;但如果梦想很小,则不能说明这个人有多强。这是相对来说的,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时,梦想是最好的参照物。相反,在评价一个人的梦想时,能力又是最好的参照物。

年轻人可以怀抱远大的梦想,但能力一定要跟上。当你觉得梦想遥不可及的时候,可以降低梦想的高度,让目标更容易实现;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点!

进或者退,取决于不同的人生态度! fWIfG1VkTpz9SiXR4SMYTV/axLpBADBXODZTkbAKxMvgF6nmnbUiUIaP6qvmJL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