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到处是十分努力的人,你必须做到“满分努力”

哈佛大学公开课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来中国演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块土地再肥沃,如果不去耕种,也长不出甜美的果实;一个人再聪明,如果不懂得勤奋,也目不识丁。”

古往今来,无论科学家、政治家还是文学家,都离不开“勤奋”二字。在残酷的现实社会,大家都靠实力说话,一切都显得平等而公正。懒散的、不思进取的人,最后只能平庸;进取的、勤奋的人,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懵懂的青春岁月,你以为只要努力考上大学,命运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不过到了大学毕业之后才赫然发现,就算有了文凭也不一定能够找到一份让人满意的工作。当你终于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又发现一切都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让人“满意”的东西。这时候,你的梦想仿佛被击碎了一般,你也渐渐无所适从,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恐惧。

中国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已经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而应该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然后进行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的确,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普通的大学生再不敢轻易将“精英”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顶上,不过真正的“精英”也必然出于年轻一代,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不过,年轻人也时常发出这样的抱怨——我没有什么学习天分!我不够聪明!我努力了就是学不好!我不如别人!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只有到了哈佛的校园里,你才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哈佛学子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你“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

或许你没有太高的天赋,但是勤奋能够让你变得出色。正如伟大的艺术家雷诺所说的那样:“假如你没有别人聪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那么勤奋将会弥补你的不足;假如你拥有明确的目标,做事的方法也很恰当,那么勤奋将助你获得成功!”

同时你也要明白:在你的身边,到处都是十分努力的人,你必须做到“满分努力”,才能够脱颖而出,打败所有的竞争者。

因此,永远不要抱怨自己能力不够,很多时候,不过是努力不够而已。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户枢不蠹”,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门轴经常转动,就不会被虫蛀蚀。即经常转动的东西不容易腐坏,比如我们的大脑就是如此,勤于动脑,才能更加聪明。年轻人的大脑十分活跃,如果没有让脑细胞活跃起来,大脑就会陷入抑制状态,时间久了,大脑的灵活度会大大地降低。

人人都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可是真正能够用现实的行动去证明和诠释这个道理的人,少之又少。勤奋努力地学习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天才,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坚持与顽强,也包含着勇气与智慧。如果能够将这些品质结合起来,并且付诸于现实的行动,便有了成功的基础。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所付出的勤奋和努力与他得到的回报都是成正比的!当你感到学习有一定压力的时候,当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你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到“满分努力”?

你十分努力了,并不能说明你比别人更加勤奋,因为你身边到处都是十分努力的人。只有做到“满分努力”,才能让你超越平庸的界限,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在放弃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已经竭尽全力。”

很多人说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没有能力做到,而是没有“满分努力”而已。就像《孟子》里的一段话:“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意思是说:让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他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让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个人也告诉他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真的做不到!

所以,你觉得自己是“不能”,还是“不为”呢? hd5frvf90sS5xMzzSn+rou289iPQhJ1oAKDS2ws5KNtvdpViOa+I6bxG+eToT2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