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谬误三:
事后归因式谬误

事后归因式谬误的现象不但最普遍,历史也最悠久。几个世纪前它甚至还有个拉丁名字:“Post Hoc,Ergo Propter Hoc”,其英语翻译为“After this,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意思是“此于彼之前发生,因此此为彼之因”。例如,世界许多地区都曾经开展过禁用滴滴涕(DDT) 的运动。人们控诉DDT杀虫剂会引发癌症。使用DDT越多的地方,癌症发病率也越高。这些地方曾因疟疾肆虐,造成大量人口丧生,于是人们开始使用DDT消灭传播疟疾的蚊虫,效果显著,蚊虫确实急剧减少,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蚊虫了。所以到了现在,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年轻时没有被疟疾夺走生命,而且都活到了很大年纪,而高龄人群是癌症高发群体。但是DDT并不会引发癌症,禁用DDT反而让疟疾死灰复燃,夺走了全球上百万人的生命。

对于两件相继发生的重大事件,人们往往会把第一件事当成第二件事的起因。在1929年创纪录的股市崩盘之后,紧接着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导致了整个经济的崩溃。然而,1987年的股市崩盘却迎来了连续20年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的经济增长。

至于1929年的股市崩盘,其实在股灾之后的12个月内,失业率从来没有突破10%。失业率在股市崩盘后两个月达到了9%的峰值,之后就开始缓慢回落,直到1930年6月降到了6.3%。那时,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Smoot-Hawley Tariff ),开启对经济的重大干预。但是此次干预反而让原本下降的失业率大幅上升,远远反超股市崩盘之初的水平。仅仅在联邦干预政策出台后的六个月内,失业率就在1930年12月突破10%,上升到了11.6%。随着一系列其他联邦重大经济干预政策的施行,失业率在随后几十年里都保持在10%以上。2004年发表的一份经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政府的干预让大萧条变得更加漫长。

事后归因式的谬误不仅仅是一个智力问题。在政治上,人们总想着为好事邀功,把坏事归咎于他人,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马后炮式的谬误了。如果财政预算有盈余,那美国总统就会居功,一旦财政预算出现赤字,就会有批评人士出来指责总统。然而事实是,所有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议案都需要经过众议院的批准才能实施,而税改法案则需要经过国会投票通过才能执行。所以,当总统所在党和国会多数党是对立党派时,白宫的决定并不太能左右政府财政预算是赤字还是盈余。 f1xx0bZIY9ponfdKhxVd7P6UEv5NyzU7N2mPX9SsaNzlo2Un7JBCjzEkAI7ef+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