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代人,两条路

我出身于书香门第,我这一门出了三代教育工作者。我的祖父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代,做过师范学校教师、记者、乡农学校教育指挥,最后参加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奉命突围后因病去世。我的父亲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也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我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我是老大,但我比我弟弟大十几岁,所以在他们出生前我相当于是被当作独生子女养大的。在抗日战争初期,家乡沦陷,我祖父、父亲只能躲在家里。我大概十一二岁,他俩就教我读诗词、读政论、读小说、读《史记》,读了以后还得写评论。国际评论、抗战评论、文学评论等我都写,写得好的时候会受到表扬,奖品就是一本书。我爱读书的习惯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祖父对我的教育方式除了要求我读书之外,还有要劳动。我才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干农活,祖父给我找了二分地,让我和小伙伴种地,播种、除草、收割农作物。他还带我学会了游泳。小时候我比较胆小,在中午休息时,他偷偷领着我去池塘。虽然我想游泳,但不敢下去,他就一掌把我推下去,过一会儿我自己就学会游泳了。祖父对我的影响很大,很多好习惯都是他教给我的。

我的家庭是小知识分子家庭,三代人走了两条道路。祖父最后成了八路军,父亲是个教育家,追寻三民主义。在抗战初期,他们父子争论,马列主义、三民主义,各讲各的。我从小就是听这些争论长大的。

我的祖父早先是不是地下党员我并不知情,但现在看来很大可能是。国共合作抗日的时候,我祖父秘密出走了,我母亲告诉我说:“你祖父参加八路军打鬼子去了,可千万别讲。”再后来,我父亲加入了国民党的部队,当了教育科科长。干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国民党的黑暗,于是离职了。看到家乡的很多子弟都失学了,他就决定和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一起办中学。当时国民党教育厅也重视教育,在全山东办了十几个抗日联中,于是就让他办了十五联中。他成了校长,培养了很多人。

但是后来国民党把他撤职了,之后他就脱离了国民党,到了济南。济南解放的时候他还在济南,那时我21岁,成仿吾校长派我到济南出差,研究关于接管高等学校的情况和经验。我到济南前,父亲又自己去了青岛,把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留在了济南。他到青岛后出任山东临中校长。济南组织跟我说:“你父亲是个教育家,你让你母亲去动员他,他在那里当校长,让他保住学校不要南迁,就是对解放青岛立了大功。”组织还专门提出要送我母亲到青岛去,还通过地下关系找到我父亲,告诉他我已经在华北大学工作了。所以我父亲也就不走了,等着一家团聚。

但是国民党突然就停饷了,一千多学生没有饭吃,我父亲就交涉。交涉多次不成后,他对我母亲说,再交涉最后一次,如果再不行就辞职不干了。

但是他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了,不知是被人绑架还是出了其他状况,去了台湾。他到台湾之后寄来了一封信,说他在台湾的一个中学教书,还说咱们一生没做亏心事,不会这样妻离子散的。他让我把弟弟妹妹抚养成人,他相信将来我们会再见面的。这封信是通过香港转到家乡村支部的,支部看了觉得应回信给他让他回来,于是找到我母亲给他回信,但是在香港转信时那封回信被退了回来,说是查无此人。从此我们就断了联系。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父亲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其实我们也不清楚,直到最后两岸开放了,我们才知道他去世了。

这一段是中国家庭、中国两岸历史的悲剧,我的家被两岸分隔着,我的父亲葬在台湾,而我的母亲葬在大陆,两个老人四十多岁时就被分离了。可惜的是,我从没去过台湾,没去给我父亲扫墓。

我们家的传统是,不干涉对方的政治方向。刚开始我是追随三民主义,投奔国民党后方的,后来参加学生运动受到迫害,慢慢就改变阵营了。我到山东大学参加地下活动,我父亲对我说:“大学毕业后送你去美国留学,可你不愿意去。政治路径你有你的选择,政治方向咱们各走各的,我对你和你祖父对我是一样的,我们家就是这样,你祖父当时没限制我,我也不限制你。”后来国民党警告他说,你儿子是八路,还被学潮领导人点名了,你要么让他回家,要么就断绝关系。父亲不干涉我的政治方向,却被迫声明与我脱离父子关系。我母亲后来告诉我,父亲当时非常痛苦,接着去青岛找我,可我已秘密赴解放区了。 9UYexEN44zrUxzFZIVQswsd4+MC1yxe/Il3wLOsK0Gt2LL7tJ5swmQ/gjVwO/X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