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1984年离休,当时我们这些退下来的老同志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趁我们身体还好的时候继续唱歌,于是我们12个团队就发起组织了合唱团,当时部长、副部长都非常支持,给我们取的名字叫老干部合唱团。我们这个老艺术家合唱团去30个城市演出了480多场,没有要一分钱。
我们在演出途中,突然收到了一封信,是山西的祁县写给我们的,他们说知道我们在演出,演得很好,祁县的老百姓也很想听我们的歌,希望我们去演出,但是他们那里很穷,是个穷困山区,没有钱给我们路费。后来我们开会讨论决定,我们要去,自费去。我们就把春晚演出所得的每个人250块钱的劳务费存起来,买火车票去祁县演出。在祁县演出的效果很好,那里的老百姓听过很多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但是不会唱,我们能去演出,他们很高兴。
后来到了壶口,我们还在黄河边唱了《黄河大合唱》。黄河水在流,我们在唱,大家唱得非常整齐。县委书记是一个女同志,站出来讲她这次非常感动,当地老百姓知道有一个写黄河的歌,但是没听过,今天听到《黄河大合唱》,大家都感动得落泪,她说我们的歌声为他们脱贫致富增添了力量。我们能在这里唱,能在这里为人民服务,用歌声带给他们力量,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教育。
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名和利不重要,只要好的作品感动了观众,使观众受到了启发,感受到了力量,这就很好。为人民服务用歌声告诉人民就行,人民一高兴就不觉得那么苦了,这样就能鼓舞人们前行。一个艺术工作者,他的生命需要在作品里面唱出来,这是最主要的。有些同志虽然唱得好但是拿不到舞台里,不是声音的问题,是感情的问题,没有感情群众就不欢迎你。也许我就是以这样的心态,才能活到现在的岁数。
孟于自述,本次采访时间为2019年4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采访,由2017级新闻学院本科生许文心负责录音整理及文字编辑。
采写/李宣谊 许文心 许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