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艺术人生,梅香阵阵

正因为出身贫苦、生活清苦、学习困苦、工作艰苦,在人生“四苦”中亲历了艰难跋涉过程的我,对梅花坚强不屈、百折不挠、清新高洁、凌然怒放的品质内涵有着深深的体悟和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梅花精神产生了崇敬之心、传承之意、弘扬之愿。我从40岁开始业余创作梅画,总结出梅花有三种主要精神:一是梅花凌寒傲骨,象征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二是作为百花之首,先众木而发,先天下而春,象征着敢为人先、奋勇当先的精神;三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无私奉献精神。我对梅花情有独钟,将生活情趣、人生感悟、艺术创造与梅花精神融入书画的创作之中,贯穿于一生。我认为我经历了两个人生:第一个是退休前的“自然人生”;第二个是退休后的“艺术人生”。

凭着从小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对梅花的独特悟性与深厚情愫,退休后我又把画画捡了起来。小时候我爱好书法,喜欢画画,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本字帖,一有空就在阁楼上习练,后来遇到春节,还给左邻右舍写春联、送春福,书法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开始在地上、墙上涂鸦,上小学后参加学校板报出版,设计版面、抄写插图,慢慢地提升了书画功力。工作后事务忙碌,没有时间绘画,到了厦门,白天工作,晚上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就有时间看书学习,进行书画创作。

原先我是画古典人物的,没有拜过老师,靠自学成才。人物画要求造型精准、神态生动,技艺要求严格。来厦门后我改画花鸟画,从“四君子”梅兰竹菊入手,突出画梅花。白梅、红梅、紫梅、绿梅、蜡梅,五种梅花,开始都画,画到最后,主攻雪梅。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创作的梅画有我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符号、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特点。

敢于突破传统梅画清瘦、孤傲、冷艳、零落的情调,我创作热烈、奔放、挺拔、向上的梅花,不但从内容、题材、立意、造型与构图上追求变化,而且在创作技法、笔墨上刻意创新。创作雪梅图,过去曾用“甩白”“掸白”表现雪景,我在出差北方观赏拍摄雪景中得到启示,又经写生提炼后,探索出寒风习习、风雪交加的新意境和新方法,将隔墨性强的材料用毛笔掸在宣纸上,待其干后再画梅的干、梗、枝与花,最后渲染,将要表现的积雪留好留足,使雪景显得十分厚重。

2006年国庆节,我在厦门举办书画首展,共展出佳作110幅,梅画唱主角:红梅灿烂奔放,白梅高雅清幽,蜡梅幽香飘逸,绿梅清新洒脱,与众不同的是还配以鸟雀、飞瀑、村落、岩石、明月、溪水,使梅花显得灵动,意境深远,极富韵味。其中丈二的雪梅图格外引人注目,一尺多粗的梅干,是难以用笔墨勾线的,我以中西结合的手法将梅花树干表现得既丰富又有质感,不少名家赞扬“让我们专业书画家都自叹不如”!丈二的雪梅图还入选进京,在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展览,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青睐和赞赏。年届94岁的中国著名书画家朱鸣冈老先生评价:“学无常师,以真为常,这是元英同志创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元英同志笔下梅花已臻成熟,他擅长作大幅雪梅,章法舒展大方,构图细致严密,时常‘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善于把传统技法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形成画家自己的风格和韵味,真是可喜可贺。”中国国画研究院院长黄衍老先生赞誉:“学养支持,线为画魂,书画俱佳,悟性超群,缜密参悟,更有大进。”

几十年勤奋拼搏的“自然人生”凝练了我的“艺术人生”。我与梅花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梅花是我的希望,梅花是我的生命。画梅花是一种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喻人,也能说己,更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画梅花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要不断探索,坚持创作,为传承和弘扬梅花精神、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不懈的努力!近期我更加注重修为,静思梳理,回顾总结出由“四苦”凝聚、绽放出的“四香”,即“墨香”、“梅香”、“票香”及“泥香”,于字画、邮票、陶瓷之中歌颂与延续梅之生命。

“童悟墨香”——少时自学书法,拜识柳体,学写春联,打下基础,书画同源,助我画力,题写款识,注重章法;

“倾研梅香”——转战鹭洲,得益空余,喜画花鸟,梅兰竹菊,主攻国花,绘制数千,英心梅境,墨润飞香;

“方寸票香”——中美建交,三十又六,作品入邮,纽约票香,首发展览,诸网报道,配合访美,受益匪浅;

“瓷玉泥香”——尝试绘陶,德化名瓷,国韵玉白,锦上添花,耕云种月,技艺提升,剔透玲珑,深受喜欢。

墨香、梅香、票香、泥香,书心画境,丹青问道,艺醉人生。

梅画创作,首先是让人们感到赏心悦目,感到唯美,产生喜爱;再者,深层次追索,赏梅并非自己欣赏,而是将梅之高尚品格流传人间。梅花不畏雪欺霜侮,不惧风餐冰虐,幽香铁骨铸国魂,敢为人先挺乾坤。它象征我们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它像春天一样,把希望和美好传递给人间。

梅花亦我我亦梅。我坚信:值得耗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与梅“相处”,与梅“对话”,与梅“共芳”,与梅“同乐”,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梅画精品奉献给世界和广大观众!

我坚持业余书画创作,刻苦钻研梅画,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放弃,铸就了今日的辉煌。仅1986年以来,我的国画作品在全国、省、市40多次大赛和大展中入选、获奖并入集,如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等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全国产业系统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大展”并入集,荣获中国书画家协会等举办的“春天的故事”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还在《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华商》等报刊多次发表。已出版《许元英书画集》《许元英写意花鸟》,入编《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国专家大辞典》《走向世界的中国》《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国画卷》等。我的作品作为国礼被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的政要收藏,如六尺立式红梅图《凌寒舒铁骨,一笑暖万家》被泰王国国王所珍藏,并获荣誉证书。作品图片被中国邮政等部门收入《中国邮册》。2015年中美建交36周年,美国集邮集团出版发行系列邮票《中美杰出华人许元英邮票纪念珍藏册》,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发并展览,并授予我“中美文化交流大使”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中美华人书画艺术家影响力100强”金质奖牌。2018年作品入选国际集邮文化中心出版的《墨缘巴黎——荣耀法国艺术殿堂》纪念珍藏册,同年作品被收入中国国际集邮网出版的《启航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文献珍藏邮册。

遇上国家发生灾害,我主动为灾区捐款、捐画,行善弘德,奉献一片爱心。厦门电视台、莆田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分别对我进行了采访,先后播送了《许元英——痴画梅花几十载》《许元英——梅有风骨画有情》《梅花亦我我亦梅》等人物专题片,香港凤凰卫视进行了转播。

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我的知名度。厦门一位老画家在十多年前就对我说,你擅长画梅花,就叫你“许梅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曾评价说,许元英是正厅级领导,一位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人品好,作品好! FJMd1Aff2JHGFGJcTGitRGK8bxUGCQgDdibG6Lgcntft7DBpZBvOeiMpgYVdrd2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