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广西,这不是我主动选择的,是分配过来的,那么为什么分配到广西呢?这里面有点偶然。当时学校还比较开明,在毕业前夕征求了一下我的意见。当时跟我谈话的是陈昌本老师,他当时是教语文的老师,没教过我,但人比较好。后来他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担任了文化部的副部长。
当时在那个情况下,我知道提过多的要求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比如我是上海人,要回上海,哪有那种可能。于是我非常现实和真心地说,我想到南方去,因为我是南方人,习惯南方的生活。这样等到分配结果出来以后,我就被分配到了南方,去了广西钦州。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是如愿以偿了。
起初我对这个地方是非常陌生的,仅有的了解来自作家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一书。这本书里有钦州起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象,仅此而已。
我在钦州地区一干就是27年。最开始分到那里时是去农村锻炼,叫作接受再教育。我在农村干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并没有什么职务,每天就是跟着农民一起劳动;一年之后又分配到建筑公司。为什么会这样分配?因为知识分子不能留机关,要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我服从分配,到了建筑公司,在那里做共青团工作,经常跟工人在一起,接触实际工作,并且担任了团支部书记。
这样干了两年,组织部就把我调到机关去了。1973年我被调到钦州地委工作,自此之后就开始了我的宣传工作的生涯,一直到退休之前,我都是从事宣传工作。
在钦州地委,我从一般干部干起。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逐步起用知识分子,我也得到了提拔,首先是讲师团团长,副处级;然后是宣传部副部长;再然后是行政公署的副秘书长,协助行政公署的副专员,分管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这些方面的工作;之后又担任地委秘书长。一直到1994年,钦州地区改为地级钦州市,我就进了领导班子,成为钦州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我在钦州一干就是27年,一直到1997年,自治区党委把我从钦州调到自治区任广西区党委讲师团团长。
为什么是讲师团团长?因为我在钦州虽然是部长,但我也当过讲师团团长。实际上我的工作一半是理论武装工作,还有一半是新闻宣传工作。理论武装工作包括宣讲党的政策,宣讲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这些工作我都很熟悉,所以我到了讲师团的岗位上。
一年之后我出任区宣传部副部长,一直干到退休。在这期间,我也当过一年的区党委巡视组组长,当了第九届自治区政协常委。2008年退休,到现在也差不多十年了。
退休之后开始几年还有一些事情要做,做新闻阅评员、宣讲员,有时候需要讲课,还做了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自治区宣讲团的成员,这些事情在职时和退休以后都在做。
之后几年就比较轻松,基本上就是随着自己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我学了几年的国画,写意花鸟;到老年大学参加合唱团和其他一些团体活动;这两年又开始学弹钢琴。
我的退休生活还是非常充实的,用我爱人的话说就是一天也闲不住。她也爱好唱歌跳舞,我就陪她去跳交谊舞。这些都可以锻炼身体,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这么一晃,今年也已经72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