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教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一个人民教师都要认真且坚决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体教师和教育战线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肩负起历史重任,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是教育脱贫的重要推动者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教师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奉献。”《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中对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好“三区三州”现有免费教育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力度等多个领域均有论述,对于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全面的指导性。

可以说,教育扶贫在脱贫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扶贫先扶智”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决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全体人民教师,应担当起这一光荣的时代使命。

1.教师是教育扶贫中“斩断穷根”的利器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认为后代贫困是对前代贫困的重复,是一种恶性循环。它表现为两种情况:家庭内部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发展的因素传递给子女与家庭外部一定社区或阶层范围内的贫困和不利发展的条件和因素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贫困代际传递体现了贫困作为一种基因,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后所形成的持续、长久的“家族贫困史”,在这种往复的恶性循环中,无数家庭及其子女被世袭“穷病”所染,难以摆脱贫困潦倒与愚昧无知的命运。我国至今仍有部分地区发展缓慢,经济发展的落后与财政收入的不足更进一步导致了教育的相对落后,如存在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场馆设施建设资金有限、师资不足、教学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教育的严重滞后又导致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长大后成为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收入不高的劳动者。因此,要明确扶贫工作中开发的重点,突出教育在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地位,使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得到基本改善。努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教育扶贫为脱贫的核心要素,提高贫困地区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贫困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教师作为落实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践行者和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执行者,是教育扶贫中“斩断穷根”的利器。教师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帮助教师树立“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坚定信念,发扬奉献精神。只有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搞好教师专业发展、用好教师主力军,才能以教育之伟力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计,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质量,真正从根源上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问题。

2.教师知识传授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关键

北宋汪洙的《神童诗》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李嘉诚先生也曾讲过“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佳句。精准识贫的实践证明,贫困地区人员从根本上是“素质型的贫困户”,其主要特征为:人口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文化知识和缺乏专业技能等。这些都是其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借助教师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以智治贫,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明确自身的主导作用,认清自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努力完成引人求真、导人向善、教人尚美、帮人祛魅、助人成才的本职任务。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知识授受进行教育扶持,对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贫困地区的人口无论在思想文化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也是脱贫攻坚能够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基础。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学习上的辅导以及生活中的关爱,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简言之,贫困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困难学生百分之百接受教育离不开教师的责任和执着坚守。

(二)教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中国梦表现为国家复兴、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对此,社会各界纷纷在“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努力前行。教育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坚持中国道路提供有力支持,还要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思想基础,更要为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人才保障。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不断自觉地提升专业素质,传承师德,实现全方位育人,用“教育梦”助圆中国梦。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道:“‘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广大教师应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为此,全体人民教师必须树立自觉意识,努力提升专业素质,将自己打造成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好教师。

政治素质过硬意味着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的执行者,要在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业务能力精湛意味着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应具备扎实的教育基础知识、精深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同时还需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条件性知识,通过教育理论武装头脑。此外,教师还要提高相应的教学设计、课堂施教、心理沟通、班级管理、自我学习与反思等能力,从而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真向善的动机。育人水平高超意味着教师作为社会风尚的示范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切实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以言传教人、以身教育人。对于学生来说,一位举止文明、道德高尚的教师就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是一本“活教材”、一把“道德标尺”。教育作为一种“成人”之学,自古以来就是导人向善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教师唯有德才兼备方能不忘初心、牢记“教育梦”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当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教育才能蓬勃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目前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专任教师1 732.03万人。在这1 700多万专任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但是也有极个别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首先必须确保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突出党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教师队伍的领导作用,以保证教师队伍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地位建设的重视,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大力支持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再次,要加强教师队伍质量建设,对教师队伍进行去伪提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又次,还要注意教师队伍管理建设的改良,把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深化改革;最后,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学校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不同教师群体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只有教师队伍的发展得到方向引导、制度保障和政策落实,才能确保“教育梦”、中国梦的逐步实现。

3.师德代际传承,是实现中国梦的源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师德是师者之魂,是教师人格的担保,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和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因此,在通过“教育梦”助圆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严格把关,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教师队伍的净化,从而实现新时代教师队伍对教育事业、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师德师风的代际传承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督促与监察,还需要教师个体的自省与慎独。从外部原因看,社会的督导是促使师德代际传承的催化剂。通过社会或学校的评价,教师被贴上不同的标签,如“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全国十杰教师”等。师德高尚者获得表扬与奖励,行为失范者受到批评与惩罚。获得荣誉称号的杰出教师成为群体中的先进典范、时代楷模,引领、激励着教师队伍不断前进。对行为失范教师进行警告、处分与解聘,情节严重者还需追究刑事责任。从内部原因看,教师的自省才是推动师德代际传承的内因。学校在进行教师教育时,要鼓励教师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通过教学日志、个人档案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在课堂教学、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深入分析自己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对比自身与其他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不断改进。同时,学校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把自评纳入教研活动当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沟通与讨论,分享个人心得、借鉴优秀经验、弘扬高尚师德。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弘扬与传承,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全方位育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全方位育人是助圆中国梦、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成“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全方位育人”要求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渗透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可以说,开展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仅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觉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将育人工作融入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育人的全方位,首先意味着育人目标的全方位,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其次意味着育人氛围的全方位,即倡导全员参与,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最后意味着育人方式的全方位,即把课内课外、线下线上、校内校外等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做到时间上的连续性(课内与课外)、空间上的广延性(校内与校外)、内容上的全面性(全面发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培养。

(三)教师是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推动者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全体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话语的内涵。

1.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需要教师的引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恃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教师要认识到和平的外在条件来之不易,作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教师更应该抓住机遇,努力促进自身各项能力与专业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即以自身的“终身学习”和“专业能力”去服务和引领包含全体国民在内的受教育者,促进人类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内涵式发展与和谐发展,有条件地集中精力搞建设、千方百计谋发展,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和平可贵,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世界的总体和平态势,并不能说明没有局部动荡。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和平的观念,让学生从小心中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理想,鼓励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好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积极成为中华文化的讲述者和传承者。

2.家国情怀需要教师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道:“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着极深的家国情怀。一个人只有不忘根、不忘本,他取得的成就才是“有温度”的,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要旗帜鲜明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善于利用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活细节,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只有这样,教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人民才能独立自主地建设自己的国家,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教师的参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教师应成为积极的践行者。家校社共育,着眼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是教师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存在着“断档”“脱节”现象,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新时代,全体教师对于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培育与引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发挥家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起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从根基处丰富育人多样化和提升更加个性化的教育质量,形成家庭育人、学校育才双向驱动教育创新模式。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深度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以更加富有特色的学校创新体系和实践能力,去坚定国民教育体系“为国育才”的职业信念。

(3)深入开展以保障“弱势家庭子女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重点的弱势家庭专项教育支持计划,以深入推进教育公平行动。

(4)要引导家长培育孩子健康身体、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物质基础和扎牢群众根基。

(5)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即有国际人道主义的合作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交流意识,同时也要有防范一定的国际交流风险与挑战的意识。 fT7uKWk/qGtjQ/1qBX/7kpRRl/5FicDLVHvp0rl2WkmKglUQdpP00DMGIowAHE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