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人格的良师、知识的导师、心理的医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与教师座谈时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领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这四项要求,细化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给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定位和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这其中,锤炼学生品格被置于首要位置,说明了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品格,《辞海》一释义为“品性风格”,即个人的行为习惯、美德、意志及修养,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意识与行为的综合,具有显示个人的心理、情绪、情感、意志等特征。它体现为人的性格、态度和观念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即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品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表现为人的气质与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它可以分为个体品格和社会品格。个体品格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律、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等品质;社会品格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乐于助人、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等品质。可以说,品格的内涵十分丰富。良好的品格至少应具有“敬业尽责、诚实守信、善良公正、明智创新、坚忍不拔、胸怀爱心、勤奋自律”等品质,这是个人、家庭成功的关键,也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重要内容。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一书中指出:“品格是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

良好的品德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经过认知、迁移、内化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复,是一个曲折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经过无数次艰苦环境的行为塑造和锤炼,所以,它离不开教育。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具有教育性活动的良性互动,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获得社会约定俗成的品格,形成社会需要的德性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它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成为道德成熟、负责任、合群、自律的社会一员。它是个人品格与社会品格的统一,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自我实现的程度越高,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锤炼学生的品格,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

(一)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最终目标。德育被置于首位,充分说明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学生要“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 。那么,青少年学生如何锤炼品格呢?家庭教育的奠基和自我的人生经历对锤炼品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准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扬长避短,还是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引导。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认同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他们热爱党、国家和人民,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

1.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 。为此,教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要忠诚与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不能把教师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信念,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2.引领学生热爱祖国

一是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思想和历史上的励志故事来教育学生修身立德、志存高远;二是在课堂内外,结合现代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各种育人平台,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校教学和育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认知、了解、领会、体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主张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学生的成才和培养离不开教师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培育。弘扬与践行核心价值观贵在“认知”与“认同”的统一。其中“认知”是前提,是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客观认识;而“认同”是关键,是内化于心,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只有在“认知”与“认同”的基础上,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导学生走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是实施品格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只有把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学生品格教育的基石,德育工作才能有成效,国家才能培育出有希望的下一代。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有民族和国家。在任何一个国家,爱国主义精神都被视为合格公民最基本的素质。爱国是所有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而民族精神,则体现了人类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

3.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要坚持理想、不忘初心,以为祖国培育合格、优秀人才为使命,在实际行动中奉献,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学生作表率。同时,也可以选取当今时代献身祖国改革和社会建设事业的先锋人物,各行各业数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但却干出了不平凡事迹的优秀楷模为教育素材,将他们的鲜活故事、感人事迹作为榜样示范,进行宣传,让它们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用榜样的力量和效应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形象生动,更易于被学生认同。榜样示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的生动体现,为青年学生直观感受、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学习榜样,更容易起到效仿作用。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1.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师德是教师这一职业的门槛和立身之本,教师要成为学生人格塑造的示范者,首先自己要成为道德上的合格者和优秀者。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德若不在身,传道自然无从谈起。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这项制度的出台,对于促进教师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非常有必要。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高尚的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礼记·文王世子》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2.成为以德施教的楷模

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教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通过自己的举止言行使学生感到人格的魅力,把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对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是观其行。教师在学生眼中应是为人的模范。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实现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他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他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做到全程和全方位育人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得把立德树人贯彻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师要热爱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自身的切实表现和德行修养,为学生做好表率。各部门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在人才培养目标、途径、方法等方面有机融合、协调配合,做到人人是育人园丁,处处是育人环境,让立德树人的教育像空气一样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助其成长。这样,我们方能为造就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4.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职业技能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技能。这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内容。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所从事的职业和想达到的成就的向往和追求,是成就事业的前提,能引导从业者高瞻远瞩,志向远大。职业意识即对自身职业的看法、认同与实现目标的愿望,其意义在于利用职业理想目标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从业者的奋斗热情并指引其成才方向。职业信念即对职业的敬重和热爱之心,表示对事业的迷恋和执着的追求。职业态度即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要脚踏实地、勤奋笃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职业情感即对所从事职业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包括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职业道德是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所以,教师要以身示范,做好德行榜样,牢固树立职业理想;要有职业责任意识和担当,干一行爱一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好的工作作风;要全面提高职业技能,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的需求,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三)追求真善美,培养优秀品格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是成圣成贤的教育,旨在培养君子品格,即所谓治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教育。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得获取知识技能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涵。但不论如何,追求真善美,追求个体品格与社会品格的和谐统一,应该是教师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1.求真、向善、尚美是永恒的追求

道德教化是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促人尚美。教师在做好自身德行修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做到敬业乐群,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求真是获取知识的目的,是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真理。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向善是道德教育的目的。要培养贤善、良善、友善之人,培养君子,善意对待他人,对社会和他人抱有同情和尊重,看待事物有同理心。

美蕴含了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尚美既是对外在的、物质的认知,也是内在的、精神上的追求。

美是真善的升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认知、意志和情感的有机统一,是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注意三者的和谐统一。

2.培养学生敬业乐群的优秀品格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乐群已成为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品格。《礼记·学记》云“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宋朝朱熹释义:“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专心致志,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要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与周围的人团结友善,和睦相处,互相学习、相互帮助,给大家带来快乐,就会给集体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益处。简单地说,敬业乐群指专心自己的学业,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教师在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发展个体品格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格,关注他与周围群体的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和品格的塑造,培养他的敬业精神,教会他热爱社会和集体,积极融入集体,干好本职工作。

敬业乐群是我们修身立业的基础。教师自己要做到这点,同时也要将它传递给学生。要做到敬业乐群,首先,要具备谦虚谨慎的品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谦虚谨慎,才能让人易于接近和接受,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许,才能做到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其次,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学会团结协作,自觉地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才能把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最后,要有宽容开阔的境界和心态。心地坦荡荡,遇事不计较,多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少围着个人的小圈子想问题、做事情,有容人之心,才可能被人容纳。敬业者方能成事,乐群者得人多助。教师要以身示范,积极与学生互动、与同事交流,在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实践中,在与周围同事、朋友的合作中,培养敬业、勤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创设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以此感染和熏陶学生。

(四)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挫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只有具备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青少年学生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追求上进,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迎面困难、追求卓越。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当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越来越多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坚强的依靠力量。

1.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师锤炼学生品格,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保持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与热情。乐观开朗来自生活的际遇,一些烦恼的事情(如生活、疾病、痛苦等)缠身,就很难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要以身示范,在与学生相处中,学会自我控制与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在教学中展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探索新知、寻找真理的热情,乐观对待生活。要通过案例学习、榜样示范,引导学生多接触、认识乐观、热爱生活的人物,远离那些经常抱怨这不好那不好,从来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可以提升自己,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促使学生在集体中学会团结、友爱、互助,发挥个人力量,从小我走向大我,在学习、交友、认知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成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培养学生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

锤炼学生品格,要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古往今来,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大凡离不开两条:一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干出一番事业,必定要呕心沥血,意志坚强,甘于吃苦,勇于奉献。在遇到艰难险阻时,要敢于正面相对,不退缩、不畏惧,学会分析、选择、坚持和突破。身处逆境不要沮丧,学会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币有两面,事有正反。万事万物都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困境不可能永远是困境。所以,凡事从正面、积极的一面去考虑,要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改变自己的处境。要有迎难而上、越战越勇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中国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很难改变,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由少时习惯所决定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行为习惯是内在品格的外在表现。内在品格的塑造需要从幼年起在家庭、校园以及社会中构建起一个安全自由的成长空间和爱的空间。品格养成的关键在于习惯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

一个人要具备良好的品德,首先得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好坏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例如,坐立行、吃喝的习惯等是否符合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文明和道德规范,就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品德的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生命力最旺盛、成长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求知欲最旺盛、形成良好品行、进行养成教育的奠基期。人一生的成就,最后都和我们年轻时能否把握好时间,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息息相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引导学生珍惜光阴,抓紧时间,鼓励学生专注于学业,不要虚度光阴,以免最后一事无成。

1.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正常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生活自理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坐立行、与人交谈、遵守时间和社会秩序、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等等与人交往中形成的文明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品德修养的基本要素。因为年龄的因素,模仿是学生学习的一大方式。儿童最早的学习是模仿学习,也就是模仿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他所亲近的、他所尊重的人的行为。因此,榜样教育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教材”。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父母爱学习,喜欢读书看报,孩子也会形成喜欢读书看报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常常粗话连篇,他的孩子也一定“出口成脏”。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模仿和习得的榜样。所以,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联合家长,做好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写作业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整理和使用文具的习惯以及课后复习巩固的习惯等。学生刚入学时,还是一张白纸,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是重点。训练时要做到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例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时,告诉学生为什么要举手发言,让学生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再如,对发言时的体态及声音做示范,让学生明白体态端庄、声音响亮是对老师和同学的一种礼貌。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趣味性练习以达到训练效果。

不管是培养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应该力求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把习惯的培养作为良好品德形成的突破口,避免品德教育上的纯知识化、教条化,让学生良好的品行在平常的生活中,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习惯成自然”。

要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首先,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教师不仅要成为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还要为学生指引方向。因此,在锤炼品格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启发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有意识地使学生身临其境,自主、自觉地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学生的成长,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多样的有效活动,让学生将教师的外部激励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动力。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开展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道德品格的本质。二是因材施教,分层引导。学生的品格成长,参差不齐,性格也各有差异。对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层次、心理个性特征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法,给予及时鼓励,逐步引导。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以环境来熏陶和感染学生,以教师的以身作则来打动学生,使学生无形中得到激励和改变,养成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情操。三是正面启发,言传身教。现在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思想活跃、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教师应坚持正面启发引导的原则,用自身的魅力去影响鼓舞学生。要将诚实守信、勤奋进取、爱国敬业、自强不息等各种精神内涵,通过榜样示范投射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卫生大扫除中的积极参与、午休时间的专注阅读、实验中的专注与坚持、就餐时的爱护环境、遇到困境时的不放弃——当教师的这些人格魅力感染到学生时,他们就已向文明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四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通过活动育人,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家精神,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

最后,要优化品格教育的环境,要注重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双重建设。优化校园内部的文化环境,培育民主、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公共环境,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进行环境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不仅要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参与,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品格养成发挥积极作用。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外有益的教育智慧与经验,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技大学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明确要求:“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这“六有”要求,其实正是我们教师引领青年学生锤炼品格的新的内涵。其中,“有理想、有追求”,是人生航向的指引。为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与崇高追求,青年学生要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和报国追求,努力创造无愧于青春的业绩。“有担当、有作为”,是人生行为的准则。它体现了青年学生要心系国家、心系民族、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以青春梦想和实际行动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有品质、有修养”,是人生品德的表现。它要求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砥砺意志,修身养性,完善自我。这个要求,是教师引领学生锤炼品格的基本依据、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师要以此激励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

教育是呵护生命、让生命健康成长的事业。要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成长,这是品格锤炼的前提。每一粒种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土地,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发每个人的独特潜能,发展个性,实现个人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既能充分实现个性发展,又能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正是经过了教育的点化和教师的引导启发,人的生命才逐渐地从蒙昧中觉醒,走向文明。教育并不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堆积知识,而是要让人的灵魂变得高尚。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唤醒学生内在的灵性,养成高尚的品格。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锤炼学生品格的引路人。 UvCWvdO6xWB31J+CnJeQlqfaEJ1M26xo0WNiikn8QFpLRDUWVbHhduhTuVEvGY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