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故事催眠,让醒着的人也听话

故事在心理上的作用非常神奇。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家都会利用故事重塑患者的创伤心态,比如亲自扮演曾经伤害过他的那个人,由衷而温和地对他说“对不起”;扮演给予他残酷童年的父母,真挚地向其道歉,而他也一一原谅他们。改变心中的故事以后,那些心理病患者甚至可以产生一种重生的感觉。当你想改变一个人的时候,不妨也试试这种方法,改变他心中的故事,他就会认同你的说辞。

一位名叫纳皮尔的青年常常为自己感到悲哀。因为他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丑陋,讲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既丑又笨的乡巴佬,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这天是他 30 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就在他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希拉克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纳皮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噢,是这样,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纳皮尔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纳皮尔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

多年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纳皮尔,查证到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为什么一个非常明显的善意谎言,能够让人信以为真?原因就在于语言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那些优秀的作家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让读者产生角色代入感,使得读者跟随自己设定的故事情节一步一步走下去。真正会讲故事的人同样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所描绘出来的东西,常常会让人心甘情愿沉迷其中,按照他们设定的路线逐步行进。

正如心理学家约翰·伯顿在其作品《催眠语言》中所讲述的那样,“所有的沟通交流都是邀请对方进入一个催眠的恍惚状态”。一个好的催眠故事,完全可以引导听者进入特定的心理状态,并对故事的内容深信不疑。

有一个身体肥胖的顾客问书店售货员:“有《如何减肥》这本书吗?”

“对不起,太太,刚刚卖完。您要同一作者写的《如何增肥》吗?”

“你拿我开玩笑?”

“绝非开玩笑,太太,只要按书内的建议反着去做不就成了。”

“我有一位朋友,她长得比您还要胖,有一次来我店里买《如何减肥》。当时没有,我就把《如何增肥》这本书推荐给她,想不到两个月后见到她时,居然瘦了 10 千克。”

这位售货员最终利用故事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把增肥的书卖给了一个肥胖的顾客。生活中有很多人,去逛一次商场后,往往买回来许多不必要的东西,原因就是不知不觉中被销售员进行了心理催眠。心理学专家曾指出,只要抓住对方的心理,洞察对方内心的想法和需求,采取言语攻势,对方就会被你俘获,这时你就可以牵制对方的思想,为己所用了。

这里所说的催眠,并不是让人昏昏欲睡,而是指通过语言作用在听者大脑中植入心理图片,让人进入一种专注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理状态,这被称之为“醒着的催眠”。这种催眠并不像影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使人产生幻觉,完全失去自主意识,任凭催眠者任意为之,而是引导你想要影响的人相信自己所听到的故事,哪怕这只是自欺欺人。

要达到使听众形成信任或自我欺骗的效果,讲故事的人首先要洞悉听者的内心想法,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故事引导。获知听者的心理需求是诱其进入故事情境的关键,或者说,催眠故事本身就是针对听众的内心想法而设定的。

一些人被非法销售组织洗脑,相信那些“投入几千回报几千万”的神话故事,一方面是讲故事的人确实具有一定的语言魔力,不过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他们心中的贪念和需求。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投机取巧走捷径的想法,而催眠者不过是利用独特的语言技巧,将心理防御力差的人的非分念想提前释放出去,使其进入一个虚拟的幻象之中,而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则认为那是真实的。这种真实的感受,会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讲故事人的指引。不避讳地说,故事催眠亦正亦邪,这取决于讲故事的人想要表达什么。因此我们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故事是正向的、积极的,不会对被催眠者造成伤害,只有这样,整个催眠活动才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管怎样,讲故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催眠方式,它是对人类潜意识的一种诱导,只不过这样的被催眠是清醒的时候进行的。 Ex52D4ggo3vYjlzIXS47mShuezv+HTEF4ft7zn1eS3veDml+YJU9JuoSApCaW29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