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互动·老师在举手

我知道,你们需要一个树洞

●刘小念

周一早上,班上一个叫郭雪的女生迟到了,她捂着头站在教室门口,声音微弱地喊:“报告。”

我赶紧让她进来上课。

结果,就听有同学小声问她:“郭雪,你剪头发啦?”万万没想到的是,郭雪竟然当堂大哭,说自己再也没法见人了。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夸张了,不就是换了个发型吗?我甚至都没看出这个发型跟她之前的发型有什么区别。

学生们的反应却比我强烈。课间,郭雪的几个好朋友走到她身边说:“别伤心了,很快就会长长的。”“你想想我被扔掉的那些海报,心情会不会好点儿?”

郭雪的伤心和难堪丝毫未减,一整天都神情恍惚。尽管我几次悄悄地提醒她注意听讲,她全部的心思仍然在发型上。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她的发型,也就是头发比从前短了,发尾参差不齐,但并不影响整体形象,她依然是一个好看的小姑娘。

我忍不住问她:“郭雪,老师想知道,剪个头发而已,你怎么反应这么大?”

结果,她再次哭了:“老师,这是我昨晚睡着后,我妈拿剪刀偷偷给我剪的。天天穿校服,发型和鞋子是我们唯一能做主的地方了,可是,连这一点自由她也不给我。”

谁承想,郭雪刚开了个头,呼啦啦围上来一圈孩子:“郭雪,你妈这算啥,我妈不仅偷看我的日记,还在下面写评语……”“老师,你看我这鞋子,爸妈为了防止我臭美,一模一样的鞋子直接给我买了3双。”“就因为我说想矫正牙齿,我妈死活认定我早恋了,‘审’了我一个晚上。”……

一时间,场面失控了。

我刚想批评他们,却无意间看到,其中一个男生在说到他爸爸把他的手办全部送人时,气愤地掰断了手里的铅笔。那断掉的铅笔,和郭雪一整天低迷的状态提醒我,也许我应该倾听这些孩子的心声。于是,我临时将那节自习变成了班会,关起门来,给他们开一次“吐槽父母大会”。此举获得了学生们欢天喜地的掌声。但很快,气氛就没那么欢乐了。

那天,最伤心的郭雪优先获得发言权:“从小我妈就反对我留长发。昨天晚上吃饭时她心情不好,又气急败坏地数落我披头散发像‘鬼’一样。趁我睡着,她居然拿剪刀把我的头发剪短了。早晨起来我跟她理论,她居然说:‘你一个初中生天天想着怎么臭美,学习能好吗?’我就不明白了,留个长发就伤天害理了吗?我就不能保留点自己的审美吗?”

一口气说完这些话,郭雪再一次委屈得满眼是泪。

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你这算啥,就因为我洗脸时多照了一会儿镜子,我爸妈审问了我两个小时,怀疑我早恋。”

“无论是日常小考还是大考,只要我没达到90分,我妈就摔坏一个我的拼装玩具。后来还摔上瘾了,只要我做错点事,她就会拿着玩具威胁我。前两天,就因为我打球时多玩了半个小时,一进家门,她不分青红皂白,拿起玩具就摔。”

“这算啥,就在昨晚,我做完作业玩了一会儿电话手表,我妈就把手表摔了,幸亏现在还能用。”

……

那天的“吐槽大会”,是家长们的“大型翻车现场”,就连那些我印象里平时很注重教育方法的“模范爸妈”也没能幸免。

父母都是学霸的周娜说,她爸妈每次在亲戚朋友面前说起她时,都会加一句:“我闺女是正宗的‘学渣’。”

那场班会进行了一小时。接下来是自习,教室里前所未有地安静,孩子们个个都在埋头写作业,就连那些平时不守纪律的孩子也格外自律。

我眼角微湿,心生感慨:孩子最怕的或许不是误解和冲突,而是不被看见与不被理解。他们十几岁的生命也会有不能承受之重,也需要倾诉与被倾听。

作为老师,我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树洞”。

打那之后,我在班级门口放了一个小信箱,就叫树洞。

我告诉孩子们,如果心里有什么不痛快,就写成小字条,每天早晨来学校时丢进树洞里。我会在早自习时打开信箱,然后给他们送去一个安慰的眼神。

是的,有时候,一个被看见的眼神就够了。

那些字条相当有意思——“因为一张卷子错了5道题,被罚做了两张卷子,深夜一点才睡,终于有‘吐槽’的事情了,可以往树洞里丢小字条了。”“又挨揍了,其实一点都不疼,明显感觉他力气没以前那么大了,心里也不再怕他了,反而觉得他挺可怜的,打已经不好使了,还能用啥招?”“本来挺生气的,拿起笔来写这件事时,突然就消气了。老师,就跟您‘皮’一下。”

大人每天被各种情绪左右,孩子又何尝不是?

渐渐地,树洞里不仅有孩子们对父母的“吐槽”,还有他们各种各样的烦恼。我也借此了解到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郭雪后来去理了一个齐肩短发,上学时她开心地对我说:“老师,感觉头轻了不少,解题思路都清晰了呢。”

我问她:“妈妈看了是什么反应?”她嘿嘿一笑:“我妈都哭了,跟我爸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她真是太夸张了。”她抓了抓自己的短发,又说:“老师,以后我再也不为这样的事跟爸妈较劲了,犯不上。”

这些话,我一字不差地转达给了郭雪妈妈。那么严肃、干练的一个职场女性,听完后红了眼眶。我也很感慨。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总是有时差的,要做到换位思考,是何其困难的事情。

孩子们正处在青春期的关口,他们常常会把父母、老师当成假想敌。所以,我要为他们情绪的子弹找一个靶心。树洞,就成了最好的去处。

渐渐地,我发现这些孩子因为被理解、被看见而变得平和、开朗了。我和他们之间的相处,也发生了变化,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变得丝滑了许多。”

有一天早上,我进教室时,将一张字条塞进树洞。

孩子们敏锐地发现了,纷纷问我:“老师,你怎么也有不开心的事啊?”我看着他们说:“当然啦,老师也是人啊。”

他们特别好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事能让老师找树洞倾诉。

于是,我打开信箱,拿出自己的字条,开始念:“被儿子气冒烟了,要不是碍于自己老师的身份,真想以武力解决问题。太生气了,我决定至少一天不理他。”

听我读完字条,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同情与关心,纷纷劝慰我:“老师,您今晚下班回去,他就会跟你道歉的。”“老师,连最难对付的我们您都能应付,弟弟自然不在话下。”“老师,您可千万别对他动手啊……”

看着那一双双关切的眼睛,我将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激。确实,当我们的烦恼被别人了解且共情时,我们终将夺回对自己情绪的掌控权。

那一刻,我感谢这个神奇树洞的存在。因为我深信,未来,当这些孩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无论他们过上怎样的生活,至少他们学会了一种本领,那就是安放自己的不开心,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莫非摘自微信公众号“写故事的刘小念”,与鱼图) PGAct6+O2K5RAvZwngWrz8uD6wUAH7VAQxmB2NCTcin1+sOgIAMEE++eP2WEA1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