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需要了解的知识点都在这里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知识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标,下同)《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作出了要求。婴幼儿配方奶粉含有必需成分和可选择成分,这些成分都会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出来,合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必需成分上都相同,差异主要体现在可选择成分、工艺和原料上,国标中婴儿配方奶粉(1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幼儿配方奶粉(3段)的成分对比见表1.1。

表1.1 1段奶粉、2段奶粉和3段奶粉的成分对比

table_image_22_0
为什么婴儿配方奶粉中会添加乳清蛋白

母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大概是7:3,牛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大概是2:8(如图1.1)。众所周知,婴儿配方奶粉代替的是母乳,所以在成分上要无限接近母乳。因此,婴儿配方奶粉中必须要加入乳清蛋白来调节蛋白质比例。此外,酪蛋白也不利于新生儿消化吸收,还容易引起过敏。

cutq_23_32481_m

图1.1 牛乳和母乳中的蛋白质比例示意图

“乳清蛋白粉”或者“脱盐乳清粉”都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经常添加的原料。国标中规定,1段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不得小于60%,2段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不得小于40%。3段奶粉虽然没有规定乳清蛋白的含量,但是对于蛋白质的总含量有严格要求。

国外没有特别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比例,而国标对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明确要求,具体可见表1.2。国产奶粉和国行奶粉都是严格按照国标制定的配方进行生产,家长不必担心奶粉中原料配比不协调的问题。

表1.2 国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规定

table_image_23_0
为什么要添加乳糖

很多家长会有疑问:乳糖为什么会排在配料表中比较靠前甚至是第一的位置呢?加了这么多糖会不会对宝宝不利?其实,母乳中给宝宝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乳糖。乳糖的甜度大概只有蔗糖的1/3,对于宝宝的味觉发育和牙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乳糖除了能提供能量,还可以调节益生菌菌群,促进钙、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为了模拟母乳成分,国标规定1段和2段奶粉中的乳糖含量不得小于总碳水化合物的90%,3段奶粉中的乳糖含量也不得低于50%。这也就是乳糖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原因了。

国外没有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糖的含量做具体要求。比如,荷兰版某1段奶粉就添加了麦芽糊精取代部分的乳糖,乳糖的含量只有87.32%,不足国标要求的90%。再比如,德国版某1段奶粉,添加了淀粉来增加饱腹感,以此降低乳糖的添加量,乳糖含量依然达不到国标要求的90%。

麦芽糊精、淀粉也是碳水化合物,可以给宝宝提供能量,但是在营养上却不如乳糖。加了这些成分虽然可以让宝宝耐饿,但宝宝可能会变得“虚胖”。麦芽糊精的价格差不多是乳糖的1/5,商家添加麦芽糊精也有降低成本的小心思。

麦芽糊精、淀粉等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成分越接近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越好。所以,1段和2段奶粉最好选择不含麦芽糊精和淀粉的。2段以上奶粉也尽量选择乳糖在配料表中排在麦芽糊精、淀粉等前面的。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早产儿或者低体重的宝宝,再考虑选择添加了其他类型碳水化合物的奶粉。

如何知道奶粉中的DHA有没有加足量

宝爸宝妈们对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也叫AA,花生四烯酸)应该不会陌生,这两种物质对宝宝的视力和智力发育有一定的帮助。虽然DHA和ARA是可选成分,但是现在市面上售卖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一般都会添加。如何知道DHA和ARA有没有加够量呢?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2004)是这样规定的:在1段奶粉中,DHA的添加量要不小于总脂肪酸的0.2%,才算含有DHA,而且至少要添加相同量的ARA(AA)。在2段奶粉中,如果DHA可以起到帮助宝宝视力发育的作用,那么含量不能小于总脂肪酸的0.3%。

所以判断DHA是否加足量,关键还是要看营养成分表。有的奶粉会直接标出来DH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判断。另外有一些婴幼儿配方奶粉只标了DHA的含量,也可以参考下面的公式自己算出来。

DH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标出的DHA含量÷脂肪的含量×100%,比如某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表如表1.3所示,其中DHA的含量为31.8mg/100g,即0.0318g/100g;脂肪的含量是22.6g/100g。

表1.3 某款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表

table_image_26_0

① IU为国际单位

② RE为视黄醇当量。1μgRE=1μg全反式视黄醇(维生素A)=3.33IU维生素A

那么该款奶粉DH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为:

0.0318÷22.6×100%≈0.14%。

OPO可以预防宝宝便秘吗

OPO是“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简称,也是母乳中的一种脂肪结构。OPO可以促进棕榈酸和钙的吸收,缓解宝宝便硬和便秘的症状。但是便硬和便秘的出现也不仅仅是因为缺少OPO,毕竟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和母乳有着很大区别。

要注意有些产品添加OPO只是为了抬高身价,OPO的添加量非常少,其中的含量跟母乳相差很多。

如果宝宝真的有便硬或便秘,想要购买含有OPO的婴儿配方奶粉,那么请横向比较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OPO含量高的。不然高价购买的OPO奶粉很可能跟一般奶粉没什么差别。

添加益生菌、益生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更好吗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加入益生菌或者益生元,一般是为了让宝宝排便更通畅。如果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益生菌,那么活菌数应不低于10 6 CFU/g(mL),菌种(菌株号)应符合我国允许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名单。宝爸宝妈们要注意,添加了益生菌却没有标明具体菌株的产品尽量不要选。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健康效果,与它们的组合、功能,以及加入的量有关,怎么判断它们是否真的对宝宝有益呢?大家可以根据标签或者官网信息,查看一下是否有相关的参考文献或是临床验证类的科学研究支持。如果都没有,那就不过是噱头和卖点而已。

奶粉中可以添加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吗

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属于香精。根据国家标准,使用范围覆盖0~6个月的婴儿配方奶粉中不得添加任何食品用香料,也就是说1段奶粉中不可以添加上述两种成分,但是2段及以上的奶粉里可以添加上述两种成分。

不建议宝宝过早尝试香精、糖、甜味剂和盐。如果长期食用这些成分,可能会加重宝宝的口味,让他们不易接受清淡的食物,容易出现挑食、偏食的现象,甚至会增加龋齿和肥胖的概率。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工艺知识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工艺分为三种: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和干湿法复合工艺。

湿法工艺

湿法工艺的流程如图1.2所示。湿法工艺的优点有:①原料乳是新鲜的牛奶或羊奶,能保证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新鲜程度。②绝大多数配料都溶解在原料乳中,营养素的混合更均匀。③混合均匀后,一次成粉(只经过一次喷雾干燥),降低了被污染的风险。

cutq_28_9269_l

图1.2 婴幼儿配方奶粉湿法工艺流程图

湿法工艺也有缺点:①湿法工艺的复杂程度高,会导致生产成本升高。②湿法工艺因为用的是新鲜原料乳,所以需要厂家有自己的奶源,也就是牧场,并且工厂要建在离牧场较近的地方。③杀菌和喷粉过程的温度较高,会导致部分对热敏感的营养素的流失,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 12 等。不过厂家在设计配方的时候,已经把这部分损失考虑进去了,因此消费者不必担心营养素不达标。

干法工艺

干法工艺的流程如图1.3所示。相对于湿法工艺来说,干法工艺有如下优点:①工艺简单,成本低,不受产奶季和产奶量的影响。②不经过二次高温处理,营养损失小。

cutq_29_23500_l

图1.3 婴幼儿配方奶粉干法工艺流程图

干法工艺的缺点是:①奶源用的是“大包粉”,再跟其他的营养素以粉状形式混合。一些添加量较低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 12 、叶酸和硒等)混合的均匀程度不如湿法工艺。②新鲜程度和安全程度不如湿法工艺。

干湿法复合工艺

干湿法复合工艺几乎包含了全部的湿法工艺和部分的干法工艺。所以,它既有湿法工艺的优点(比如奶源也是新鲜的牛奶或羊奶、大部分营养素混合的均一性较好),也有干法工艺的优点(比如热敏感营养素是在后续干法工艺中加入的,可以降低损失量)。总体上,干湿法复合工艺要优于单纯的干法工艺。另外,国家要求干湿法复合工艺要在同一厂区完成,这也保证了干湿法复合工艺的优势。

哪种工艺比较好

建议家长首选用湿法工艺和干湿法复合工艺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使用这两种工艺的具体判断方法可以去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查询,网址是http://tsspxx.gsxt.gov.cn/tyyp/ypindex.xhtml。 QC0gxL3RdR6lhS4vswd59ywNlsQ5R9Kq1hjNeTcwZ1CAtOwoaWfFcMndiFJdgk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