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外交礼仪服饰的规范基本上是源自英国和欧洲大陆。历史地看,国家和社会的礼仪是从政治中心逐渐向平民社会外溢和辐射的,形成规范人们形象、行为和言谈的社会规则。礼仪和服饰的发展也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乃至人际交往的需要密不可分,同时,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中也会包含民间百姓约定俗成的生活规范。英国源自宫廷的礼仪和服饰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商品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良并向大众普及。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大,由此形成的礼仪文化也比较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美国和澳大利亚都与欧洲关联密切,在礼仪文化上很大程度沿袭了欧洲的规则和传统,但是相对而言要求不那么严格。我们可以通过对英国礼仪服饰发展的观察,了解外交礼仪服饰变化的脉络。
英国现代女士礼仪服饰的源起,可以追溯到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执政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她非常懂得如何利用服饰来树立自己的威仪。从25岁成为英格兰女王起,她便开始谨慎地管理形象,因为自己不具备父亲亨利八世那样魁伟的身型,所以刻意利用繁复的设计和华贵的珠宝将礼服装饰得绚丽夺目。从现存的画像中可以看到,伊丽莎白一世礼服的领部是羽翼状的饰物,像云朵一样簇拥着脸部,试图显得气度不凡。礼服上镶嵌的珍珠、宝石构成各种图案,都有着强调权力的意味。
不过,都铎王朝时期女性的服饰并不舒适,甚至可以认为是刻意地束缚。贵族女性衣服里面需要穿一件用细密鲸骨织成的紧身胸衣,将身体束成不自然的瘦长形,腰部套一个天鹅绒面料的腰垫,状如今天的旅行头枕,腰垫外面套一层裙撑,形似木桶,为蓬蓬的礼服裙撑出一个庞大的空间。当时劳作阶层的平民是不需要也不可能这样穿戴的。伊丽莎白一世要求宫廷朝臣对她仿效追随,制定了“服饰法”(Statutes of Apparel),规定各个阶层的人应该穿什么,不该穿什么。
到了18世纪乔治国王时代,英国宫廷里标准的女性服饰演变为一款极为宽大的裙子,名为曼图亚(Mantua),扁平状的裙撑更大了,这种宫廷制服的历史贯穿整个18世纪。穿着曼图亚的女性行动十分不便,由于裙摆太宽,经过门廊时只能侧身行走,如果参加仪式活动,全程无法就座。这个时期英国普通妇女虽然也穿的是上身偏紧下身摆幅较大的长裙,但是远不似宫廷服装如此繁复。
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带来社会审美的变化,维多利亚女王对服饰的偏好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对社会产生影响。她一方面保持庄严持重的王室风范,同时也有大胆创新,比如白色婚纱就是她首创的。《简·爱》《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虽然出自不同国度,但是其中作者对女性形象的描绘都带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时代印记。不过整个19世纪,服饰都没能摆脱束缚性的用衬裙支撑大摆裙的基本形态,紧身上衣的变化无非是领口高些或者低些的调整。
推动服饰改革和社会普及的主要动力来自商业和消费社会的发展。1851年5月1日,在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尔伯特亲王的主持下,伦敦成功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也就是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其宗旨就是推广和推销英国正在蓬勃兴起的纺织业等行业的产品,来自中国湖州的原丝远渡重洋参加了世博会。我在参观伦敦圣马丁学院时,一位教授谈到伦敦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写为V&A)时说,这是1852年为了长久展示世博会展品而创建的,现在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是学设计的学生最好的课堂,其创立的初衷不仅是为设计者提供系统和连贯的历史素材,也是为了教育大众,培养公众的消费品位和兴趣。
维多利亚女王婚纱照
女性服饰风格变化贯穿始终的是如何一步步地简化、舒适化和平民化,而战争最快地促进了这个过程。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女性广泛参与各项工作,衣着不得不更加中性化和简朴化,逐渐抛弃了古典服饰的矫揉造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女性对好看和实用服装的需求,为新时尚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20世纪50年代,法国时尚品牌迪奥掀起的风潮从巴黎来到伦敦,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在伦敦的法国大使馆举办了一场时装秀,新兴时装风靡社会,大众礼服不再局限于由王室导向,潮流越来越多地被各种时尚品牌引领。
1966年,法国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将男装礼服元素运用到女装设计中,推出了第一套女式吸烟装(Le Smoking),其剪裁简洁利落,版型不失曲线,由此开创了女装趋向实用的中性风格。在此之前,女性服饰虽然不断变迁,但是一直围绕着裙装打转,而吸烟装颠覆了女性服饰的传统观念。
此后,女士西装潮流又经历了几度变迁,从20世纪70年代彰显个性和权力的夸张形式,回归到90年代的干练柔美,进入21世纪越发强调舒适实用,从中折射出女性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态度。现代女士西服裙装和裤装都已经成为职场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