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光合膜蛋白领域专利分析 |
![]()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在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中共检索到1222项专利。检索式为:ts=((Photosynthetic membrane protein*)or(Thylakoid membrane protein*)or"Photosystem II"or("Cytochrome b6"or"Cyt b6f")or"Photosystem I"or"ATP synthase")。本节利用Clarivate公司的DDA专利分析工具及Proquest Dialog公司的Innography专利分析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
按最早优先权年统计,自1973年申请专利 Automatic assembly,component orienting device-elements of photosystem mounted directly in clamps,for increased output 以来,关于光合膜蛋白的专利一直都在申请、授权中,国际上的研究持续不断。专利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1997年之后,专利数量明显增多,最突出的为2013年及2015年,专利数量分别为212项、204项,如图2.21所示(由于专利公布具有滞后性,因此2019—2020年的专利数量并不全,仅作参考)。
图2.21 世界光合膜蛋白研究专利数量发展趋势
分析专利最早优先权国家/地区可以发现相关技术的主要原创国家/地区。分析发现:美国是最主要的原创国家,持有专利数量约占所有专利数量的58.76%,反映出美国在世界光合膜蛋白研究中起主导地位;其次是加拿大,持有专利数量约占所有专利数量的18.99%;中国排名第三位,持有的专利数量约占所有专利数量的18.82%,如图2.2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虽然在发文量上已超越美国,但是在对于知识产权布局和申请保护的意识方面,离美国尚有很大差距。
图2.22 世界光合膜蛋白专利数量居前10位的国家/地区
为了解该领域专利技术主要掌握在哪些专利权人手中,明确拥有最多专利技术的核心专利权人,对专利权人按拥有专利产出数量的多少进行了排序。对789项专利涉及的专利权人进行分析,该领域国外机构申请专利最多的为先正达公司,持有专利90项;其次是陶氏化学公司,持有专利85项;巴斯夫股份公司持有专利69项,排在第三位,如图2.23所示。
图2.23 光合膜蛋白国外主要专利权人分布(持有10项及以上)
最早优先权国家为中国的专利共230项。国内机构在该领域申请专利最多的为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大学等机构,如图2.24所示。
图2.24 国内主要专利权人分布(持有5项及以上)
世界光合膜蛋白专利权人分布如表2.11所示。
表2.11 世界光合膜蛋白专利权人分布
(续表)
(续表)
利用Innography对排名前20位的专利权人的技术产出和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将专利数量、专利分类、专利引用次数3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作为公司技术实力的代表(横坐标),将资产、地理位置、诉讼3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作为公司的经济实力的代表(纵坐标),分析发现:排名前20位的专利权人中,Bayer AG(德国,拜耳公司)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较强;BASF SE(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竞争力不容小觑。Corteva Inc(美国,科迪华公司)、Thomas bravo(美国,托马布拉沃公司)的研发实力相当雄厚,但是经济实力偏弱,可能成为潜在的技术转移输出企业;Johnson&Johnson(美国,强生公司)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但是技术力量并不是特别突出,可能成为潜在的技术转移输入企业,如图2.25所示。
对1222项专利题名中涉及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其关键词涉及组分、植物、蛋白质、用途的专利较多,详细情况如表2.12所示。
在专利地图中,内容相近的文献在图中的距离也相近,最终形成山峰,图中不同山峰区域内表示某一特定技术主题中聚集的相应的专利群。在该领域的技术主题主要聚焦于大豆品种和植被等,如图2.26所示。
图2.25 光合膜蛋白研究排名前20位专利权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对比
表2.12 专利题名中关键词分析
图2.26 光合膜蛋白专利技术地图
一般来说,仅将一国的专利数量作为其发明活动的指标不能区分较小和显著经济潜力的发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专利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3个专利中心,由于这3个专利机构的专利申请和维护成本较高,如果发明者同时在这3个市场寻求专利保护,并愿意支付高成本的专利申请和维护费,一般认为这些专利背后的发明可能有较高价值。因此,全球创新政策研究者引入了“三方专利”这一测度创新的指标。所谓“三方专利”,就是指同时在世界上最大的3个市场(美国、欧盟和日本)寻求保护的专利。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申请专利多为本国专利,目前尚没有三方专利。
在1222项相关专利技术发明中,共涉及212项三方专利。对这些专利的最早优先权国家/地区进行分析发现,按最早优先权国家/地区划分,其中最早优先权国家/地区为美国的专利数量最多,为147项;其次为加拿大,持有专利120项;韩国排在第三位,持有专利71项,如表2.13所示。
表2.13 三方专利的最早优先权国家/地区分布
对这212项三方专利的专利家族进行分析发现,除美国、欧洲、日本外,这些专利有175项(82.55%)、159项(74.53%)、134项(63.21%)分别在澳大利亚、中国和加拿大进行了布局,这些国家也是该领域比较重要的目标市场。中国排名第五位,可见国外企业也比较看好中国市场,已经在该领域进行了较充分的布局,相比之下,我国专利缺乏对全球市场的布局,且我国在本国申请的专利数量甚至少于其他国家在我国布局的专利数量,这一点在面向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转移转化方面,对我国来说相当不利,如表2.14所示。
表2.14 三方专利的专利家族国家/地区分布
(续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五大专利局囊括了全球80%的专利申请。目前,每年共有25万个专利申请“横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五大专利局中的两个或以上。在五局中的任意三局均有分布的专利技术发明一般具有较高的价值,对这些专利技术发明我们简称为五分之三局专利,下面将着重对这些专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在1222项相关专利技术发明中,共涉及294项五分之三局专利,占总量的24.06%。专利强度(Patent Strength)是进行专利评价的新指标,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寻找核心专利。专利强度取值为0~100分,值越大表示专利价值越高。专利强度参考了10余个专利价值的相关指标,包括专利权利要求数量(Patent Claim)、引用先前技术文献数量(Prior Art Citations Made)、专利被引次数(Citations Received)、专利及专利申请案的家族(Families of Applications and Patents)、专利申请时程(Prosecution Length)、专利年龄(Patent Age)、专利诉讼(Patent Litigation)及其他指标。
对这294项专利的专利强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94项五分之三局专利共涉及6670件同族专利,其中,专利强度在70分以上的有382件,专利强度在30~70分的有2344件,专利强度在30分以下的有3944件,如图2.27所示。
图2.27 光合膜蛋白领域五分之三局专利强度分布
五分之三局专利强度在90分以上的专利共计30件,详细信息如表2.15所示。
表2.15 五分之三局专利强度在90分以上的专利
(续表)
(续表)
对这6670件专利的法律状态和转让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3522件专利已经取得授权并保持有效状态,有3148件专利无效,如图2.28所示。
图2.28 五分之三局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对专利的转让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41项专利发生过转让,且41项均在美国发生转让行为,说明美国是该领域比较活跃、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
五分之三局有效专利转让信息如表2.16所示。
从专利被引次数的角度考虑,对专利被引情况的研究可以确定该专利的质量和影响力。由于一件专利从最初被引用到大范围被引用通常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一般来说70%的专利从未被引用或仅被引用一两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一件专利被频繁引用,说明它是超出平均技术水平的、重要的、有生命力的发明。
对294项五分之三局专利的后续引用专利的专利权人技术和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发现,Bayer AG(德国,拜耳公司)和BASF SE(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较强;Corteva Inc(美国,科迪华公司)、Thomas Bravo公司(美国,托马布拉沃公司)的研发实力相当雄厚,但是经济实力偏弱,可能成为潜在的技术转移输出企业;Johnson&Johnson(美国,强生公司)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但是技术力量并不是特别突出,可能成为潜在的技术转移输入企业(见图2.29)。
在该技术领域294项专利中,被引次数在10次以上的有29项专利,最高被引次数为34次,表2.17列出了这29项高被引专利技术发明的基本情况。
表2.16 五分之三局有效专利转让信息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图2.29 五分之三局专利后续引用专利的专利权人技术和经济实力对比分析
表2.17 五分之三局专利中被引次数≥10次的专利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