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选择这样一个日子为我的老朋友王宏广教授的新作《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作序,我感到十分高兴。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19年,全世界有近6.9亿人遭受饥饿,占世界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如果同时考虑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短缺的人口总数,全世界则有20亿人无法正常获取安全、营养、充足的食物。如果不能扭转这一趋势,世界到2030年将难以实现零饥饿的目标。

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非洲沙漠蝗虫、美洲秋黏虫等病虫害的暴发,给本来就很脆弱的世界粮食格局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粮食供应链断裂、粮价上涨的危险,进口国家可能买不到足够的粮食,低收入人群可能买不起粮食。有粮食、有土地、有技术的国家,难以大力支援缺粮食、缺资金、缺土地、缺技术的国家。我很赞同王宏广教授的观点:“世界粮食鸿沟将长期存在。”

7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4.5亿人口的中国面临饥饿的威胁。1998年,当中国人口达到12.5亿时,中国政府宣布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的数量不足矛盾已经解决,质量不高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困扰数千年的饥饿问题基本解决。2019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70千克,超越人均400千克的粮食安全线,正如王宏广教授书中的判断: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当前,在世界粮食供应链面临问题时,中国政府提出“保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十分及时。

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解决吃饱问题、解决贫困问题最成功的国家,不是之一,而是第一。因为,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超越10亿人口的吃饱与贫困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解决了如此多人口的饥饿与贫困问题。我长期在国际组织工作,深有体会:如果世界其他国家都能像中国一样成功解决粮食与贫困问题,联合国提出的“零饥饿”“消灭贫困”的目标就能够早日实现。

中国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不同时期也许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中国政府明确指出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方面,中国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发布多个“一号文件”,这在国外是不多见的。技术方面,中国有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专家,使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跨上新台阶,主要畜禽饲养效率不断提高,赢得了世界农业科技界的敬佩。

王宏广教授在农业政策特别是农业科技政策方面进行了30多年的深耕,做了大量很有成效的工作。在王宏广教授作为大会秘书长发起并组织的首届“国际农业科技大会”上,他首次发出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倡议。他还作为文件起草组组长起草了中国第一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参与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农业科技大会”。这些工作对国内外农业科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宏广32岁时就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在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93年《中国农业:问题·潜力·道路·效益》一书提出中国粮食安全“低水平、高难度、不安全”。当时人均粮食占有量未达到400千克的安全线,但该书预测中国粮食产量可达6.4亿吨。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6.64亿吨,说明他的预测是较为准确的。2005年,《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国耕作制度70年》两本书提出“世界粮食不安全,粮食鸿沟将长期存在”“中国粮食问题可忧不可怕”等观点。此次出版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是宏广教授及其团队30多年来持续研究国内外粮食安全的结晶,这一力作数据翔实、视野宽广纵深、观点独到、逻辑严密,值得推荐。

一是回顾了60年世界粮食生产、消费、贸易的历程,研判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粮食安全格局的影响,展望了未来20年粮食安全的趋势;二是总结了2000多年来中国粮食安全的历史与经验,展望了未来20年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三是提出了“粮食安全六维指数”,从数量、质量、技术、生态、经济、社会等六个维度测算不同省(市、区)的粮食安全指数,很有创新性,很有实用价值;四是对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八管齐下确保粮食安全,四大战略化解粮食危机”的建议措施。

为此,我十分高兴向广大读者推荐王宏广教授的新作《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粮食安全问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原助理总干事
世界银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原秘书长
2020年10月16日 M/ghToRrHw5OnXRAe4Nx6asqMyCSpIHw77Q3O/RKlK2yMkWZyWtujTcFy8IxSG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