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用学习赋予生涯发展流动性

职业选择是每个人一生中一连串学习经验的结果。

——克朗伯兹

克朗伯兹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历经90年代的两次升级,将学习作为生涯发展的核心一以贯之。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学习经验(工具性学习经验和联结性学习经验)系统地塑造了我们的态度、标准、偏好及行为。这个过程是在两个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分别是内部的遗传和特殊能力因素,以及外部的环境情况和事件影响因素。从70年代的研究结果来看,社会学习理论解构了人的特质的稳定性,认为特质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兴趣可以培养,性格可以完善,技能可以提升,价值观可以塑造,驱动上述改变的就是学习。

来访者丽丽是一位普通本科院校大三的同学,她学的是小语种专业,家人希望她到国外继续进修语言学,毕业后回国做一名小语种教师。来访者和家人讨论后,也理性地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稳妥和务实的选择。但来访者心中有另一个梦想,在校学习期间她对商法很感兴趣,她希望能去国外深造并从事商法相关工作,她非常不甘心就这样从事一份并不热爱的职业。

丽丽心有不甘,于是详细咨询了留学机构和师兄师姐,发现该小语种国家的法学专业入学考试难、毕业难。她也找来国外的法典阅读,发现海量的专有词汇,让她头皮发麻,那一刻她发现自己“本科学的只是些皮毛”。

在上述个案中,来访者面临“适合”和“想要”之间的冲突。按照生涯领域经典的特质因素论的观点,咨询师可以通过“知彼知己,决策行动”的思路,帮助来访者理性地探索,最终实现人职匹配,即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而社会学习理论给出了另一种思路,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现在不匹配并不意味着未来不匹配。来访者丽丽的不适合只是当下的状态,并不代表未来的可能性。人的偏好、行为、能力等都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改变的。所以社会学习理论更看重来访者的发展意愿,主张积极行动,通过学习达成生涯目标,最终创造幸福的生活。

一位大二物理学专业的男生,热衷于观察和反思社会的不良现象,在他一番针砭时弊后,咨询师探问:“除了吐槽,如果能给这些社会问题带来些改善,你觉得还可以做些什么?”男生想了想,说希望将来能成为教育部部长,这样就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咨询师没有选择让来访者仅仅针对现实做理性认知,而是支持来访者为了梦想做积极尝试。咨询师认为,比梦想本身更为珍贵的是追梦的过程。这个男生年纪尚小,还有试错的机会。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他的能力在提升,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就像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想当科学家,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最终没能成为科学家,但这个过程中的点滴积累成就了我们今天的职业生涯。一个年轻人为了内心的愿景而努力,哪怕最终没能实现梦想,在生命绽放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见识和才干,对于他接下来的生涯发展也必将大有裨益。

理性决策一度是生涯咨询决策类议题的重要取向,而随着后物质主义时代的到来,人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社会舆论对于梦想愈发推崇。社会学习理论突破了静态匹配的局限,以学习为核心,提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更具流动性的咨询思路。 A/hvBM+RhS83JcpYfguKhG24F7xYsmwl4zdJx2vvb2HidI5NMkb+Vn38fewt14k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