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方面满足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维持这一过程就是工作适应。
在生涯规划领域,决策一度是研究和应用的核心议题,当大众的目光聚焦在如何做出对的选择时,明尼苏达的几位研究者开始反思一个重要的问题:纵观人的生涯发展历程,到底是选择更重要,还是适应更重要?他们经过研究,旗帜鲜明地提出适应比选择更重要的理论假设,即工作适应论。
工作适应论从组织视角揭示了员工持续留任的规律,但生涯辅导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所以接下来我们从个体视角来看看工作适应论揭示的重要生涯发展规律。工作适应包括工作要求的满足(个人能力-工作要求)和个人需求的满足(个人需要-工作给予)两组适应维度(见图3-1)。工作适应意味着这两组维度中的4个因素达成了平衡,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改变,整个平衡就会被打破,4个因素经过一系列的动态调整再次达到平衡,这个动态过程就是工作适应。
图3-1 工作适应的两组维度示意图
来访者刘先生毕业于某师范学院化学专业(非师范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某高中担任化学老师。这两年的高中教师经历让他痛苦不堪,工作非常辛苦且频频受挫,学生调皮捣蛋、不好带,校长经常找他谈话,对他的工作不满意,学生家长要求学校给孩子调换班级……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想知道自己如果换一所学校会不会好一点。
咨询师通过来访者的描述,认为来访者出现了职业适应不良,所以借助工作适应论帮助来访者分析现在种种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
首先,咨询师和刘先生探讨了他的需求在这份工作中是否得到满足。刘先生提到了这份工作的待遇符合期待,且子女可以免试就读这所学校的附小、初中和高中,接受当地最好的基础教育。咨询师问道:“这份工作还带给了你什么?”来访者开始有些动情,提到结识了爱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周围高手很多,而且不乏愿意为改变教育现状而努力的有识之士。同时他非常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氛围,对这份工作他是基本满意的,只是“好像自己配不上这里”。
咨询师顺势和刘先生聊起关于“配不上”的话题:探讨工作能力是否足以让刘先生胜任这份工作。
经过沟通,刘先生做了进一步整合,发现“学生不好带”“校长不满意”“家长要求换班级”的核心原因是自己“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非师范专业的学业背景使得他教学能力相对薄弱,换一所学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能力才是治本之道。
刘先生从理性层面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找到了解决方案。但他陷入了自我否定的状态,情绪低迷。咨询师很有经验,请刘先生描述了五件入职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通过对成就事件的回忆,刘先生发现自己一路走来,通过努力不断突破自己。比如在学校课程设计比赛中获奖,让一个学生因为他而爱上化学,并在教师节收到了学生写的一张感谢卡……他从自己的工作经验中看到了成长和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他越说越兴奋,音量也变大了。
最后咨询师协助刘先生制订了一份个人成长计划,将提升个人教学能力以匹配工作要求的目标具体落实。
在本案例中,面对来访者出现工作适应不良的种种问题,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聚焦厘清问题:到底是“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个人能力-工作要求)引发的挫败,还是来访者“想要的东西这份工作给不了”(个人需要-工作给予)引发的不满意,这是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用来分析职业适应问题的两组维度。通过逐步深入的探讨,来访者慢慢觉察到问题的症结,从“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的角度分析了现实所需的工作要求,进而找到了个人差距,最后制订了个人成长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不仅要求来访者提升“个人能力”或者降低“个人需要”,来访者同样可以根据所在机构和工作性质,向组织提出降低“工作要求”(如降低工作量)或改善“工作给予”(如增加薪资)的诉求,即工作适应两组维度上的4个因素均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