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高血压病气虚证证治规律探讨

一、理论溯源

《黄帝内经》中记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器逐渐出现虚损而呈现气虚征象,从而发为眩晕。《丹溪心法》中记载“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于上,此气虚眩晕也”。张介宾明确提出“无虚不能作眩”,并进一步说明“眩晕,掉摇惑乱者,总于气虚于上而然”。清代程国彭总结了眩晕的治疗大法,还着重介绍了以重剂参、芪、附治疗眩晕的经验,认识到气虚在眩晕发病中的意义。可见,气虚是眩晕(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高血压病气虚证的发生,主要责之脾肾二脏,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之脏。如忧思劳倦、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肾气亏虚而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气虚则清阳不振、清气不升发为眩晕。正如《景岳全书·眩晕》中所说“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

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则形成瘀血,故气虚往往导致血瘀,而瘀血内阻、脑失所养便发为眩晕。虞抟倡主张“血瘀致眩”的观点,杨仁斋所著的《直指方》中则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另外,气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而化风,上扰清窍则眩,即“无风不作眩”。再则,气虚水湿运化不利,可聚而成痰,血瘀津凝也可成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而发为眩晕,此即“无痰不作眩”。痰为阴性有形之物,滞留体内影响血液运行,又可产生瘀血。因此,气虚是高血压病的发病之本,水湿、瘀血、内风是气虚证的病理结果,是发病之标,然而日久不除亦可耗伤正气导致气虚。

二、证治方药

高血压病气虚证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较长,证见眩晕乏力、头痛绵绵不休、腰酸耳鸣、少气懒言、气短健忘、动则加重、口淡不渴、舌淡胖、苔薄白、脉弦细弱。但由于病情轻重、发病脏腑不同,所以除气虚证外,尚有兼瘀血、肝风、痰湿的演变,其特点各异。兼瘀血者,多见头晕头痛、部位固定、心胸憋闷疼痛、唇舌紫暗、肢体麻木、舌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兼肝风者,多见头晕胀痛、恼怒则加重、肢麻震颤、颜面潮红、眠差腰酸、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涩。夹痰湿者,证见头晕头痛、头身困重、纳呆腹胀、口黏便溏、舌淡胖苔厚腻、脉弦滑或细。

根据高血压病气虚证的病机特点,当以补气为治则。因有发于脾、肾之异,故又有补益脾气和补益肾气的区别。补脾者宜选防己黄芪汤,补肾者宜选济生肾气丸。兼血瘀者,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可选用牛膝、川芎、水蛭、红花,或合补阳还五汤以使瘀祛络通、血压自平;兼痰湿者,当施祛痰除湿之法,可选用半夏、胆南星、天麻、白术,或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以祛除痰湿;夹内风者,又宜平肝熄风,可选用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以平熄内风、和畅气血。

三、临床应用

现代医家在用补气方药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刘玉琴以补中益气汤(人参10g、黄芪12g、甘草10g、当归15g、陈皮10g、天麻12g、柴胡10g、白术12g)治疗高血压病15例,结果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李可法等人以益气聪明汤加减(党参20g、茯苓10g、黄芪12 g、白芍10 g、葛根15 g、升麻5 g、黄柏12 g、蔓荆子12 g)治疗气虚型高血压病37例,结果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8%。郭伟星以益肾降压流膏(生黄芪、泽泻、淫羊藿、桑寄生、女贞子)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虚证38例,显效18例、改善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1%。俞长荣对偏气虚型高血压病采用健脾益气兼补血的方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亦取得了较好疗效。尚专堂等人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25例,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左室舒张功能亦得到明显改善。李雁等人用参附注射液配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40例,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较单用硝苯地平组效果更明显,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nBTFSvkoOLmU8lR/Gv3ebh+0TJI0gNEENuJ2IZgeimXObyy2s5CZlDu8t/ZrxkG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