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从历史记载的连续性看民族的凝聚力

我国史学传统可以追溯到很早。相传夏代有史官终古,殷代有史官向挚。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大量记事的卜辞,并有意识地保存备查。周初的记载还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更说明殷商时代对历史记载的重视。到西周初年,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典籍《尚书》。这部商代和周初历史文献的汇集,不仅有宝贵的文献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因而成为几千年间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影响我国达几千年的“殷鉴”观念,即是在这时形成的。《尚书·召诰》篇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酒诰》篇说:“‘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十分明确地提出周应以殷朝灭亡的历史为鉴戒,警惕重蹈覆辙。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今天是历史的发展,总结历史的教训可以作为今天国家治乱兴亡的鉴戒。这种重视历史、以之作为现实社会教材的思想,我们祖先在三千年以前即已产生,这就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我国就有明确的纪年,从此连续不断。至春秋末年,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历史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教材之一,并依据鲁国国史记载而修成《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史事、史文、史义三者结合的最早的编年史。孔子重视历史记载对后人产生极大影响,战国时期产生了《左传》《国语》等著作,到西汉武帝时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以“继《春秋》”为己任,著成不朽的《史记》,不仅记载了自传说以来中华民族全部的历史,而且把周初以来“殷鉴”的思想大大向前推进,提出“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成为整个中古时代历史学很有光辉的命题。

中华民族自西周初年“殷鉴”思想的提出,到司马迁“原始察终”思想的形成,若以西方哲人黑格尔的话作为参照系来评价,恰恰标志着历史意识达到自觉和臻于成熟的阶段。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有以下论述:“‘历史’这样东西需要理智——就是在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眼光下去观察一个对象,并且了解它和其他对象间合理的联系的这一种能力。所以只有那些民族,它们已经达到相当的发展程度,并且能够从这一点出发,个人已经了解他们自己是为本身而存在的,就是有自我意识的时候,那种民族才有‘历史’和一般散文。”“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永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靠了历史,才能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精神’表现在‘法律’、‘礼节’、‘风俗’和‘事功’上的发展行程。……假如没有‘历史’,他们在时间上的生存,在本身中便是盲目的——任性在多种形式下重复表演而已。历史使这种偶然性停止。” 黑格尔的话说明,重视历史记载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尺度,表明它已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有了“自我意识”,能从以往历史经验中吸取智慧,总结出有规律意义的东西,按照它来确定未来的行动,以达到更合理的政治、社会状况。换言之,以史为鉴,使中华民族能够不断获得智慧和激发创造力,选择未来行程的方向,在经历挫折之中不断发展。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珍视历史传统的意义所在。因此黑格尔又通过对比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情况,十分感慨于两者在历史记载连续性上的巨大反差:“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印度则恰好相反。”

中国史学的发达,历史记载的世代连续、绵延不断,是举世无匹的。历史记载的长期连续性,即是我们民族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明证。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历史记载保持连续不断。中华民族这种强烈的历史感,其实质意义即是重视民族自身的由来、发展,并且自觉地将它传续下去。自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史记》之后,班固继之撰成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以后历代相因,一直到清朝修成《明史》,一共完成了纪传体史书二十四部。二十四史是自有文字以来前后相接的历史巨著,共三千二百多卷,是世界各国历史著作中所仅有的。另外两种重要体裁的史书,编年体自《春秋》以后,有《左传》《汉纪》《后汉纪》《资治通鉴》等,直至《明通鉴》;纪事本末体,有《通鉴纪事本末》至《明史纪事本末》等,也都能贯穿古今而自成系统。

修史工作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许多史家把撰史视为名山事业,当权者也视保存历史记载是一代大事。唐初李世民在诏书中说:“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 把历史视为治国者的教材。至清代龚自珍更进一步说:“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则更认为史学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民族存灭了。

我国历史记载的长期连续,体现出古代儒家经典所概括的“生生不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保证我们民族虽然历经劫难,却能衰而复兴,蹶而复振!值得注意的是,当历代鼎革之际,继起的皇朝都十分重视修纂前朝历史,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不例外,以此作为朝政大事。元朝至正三年(1343),即诏令纂修宋、辽、金三史。清朝入关第二年(1645),即下诏修明史。由于实际未进行,至康熙十八年(1679)正式设馆纂修,至乾隆四年(1739)最后定稿,历时六十年。元、清两朝如此重视修撰前朝历史,表现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中原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当然也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UGBDl0xGbDJmsv8B1g7d43v6B7gwX93DEL5VKByi1gT2dou47pQCARJT/LwnMO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