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立于2017年,主要负责北京市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学、课程、教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指导。近年来,教科院特教中心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推动北京市融合教育的发展,增强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支持保障能力,促进普通学校对多样性的理解。
北京市是国内最早开展随班就读实验的地区之一。早在80年代初期就开启了针对三类残障儿童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实践探索。1998年至2012年是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大力发展的十五年。这个阶段主要以规范管理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为重点,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出台文件加强管理,另一方面着重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从安置方式、资源配置、师资队伍、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在2000年前后,北京市的一批学校开展了对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探索,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经验,为北京市全面建设资源教室和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是北京市从随班就读迈向融合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出台,在整体定位上以“融合教育”为发展方向,明确提出“有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均可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在这一时期北京市特殊学生的融合比例达到7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无论是从教育的观念上,还是从教育的内容与具体的方法、途径等实践上来说,教育改革都必须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为起点,并借助每一位教师的实践来完成。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推进,普通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日渐复杂多样,整齐划一的教育活动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提倡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的新要求,认同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效应对充满差异和个性的课堂,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信念和能力。
在我国师范培养体系中,普通教师和特教教师是分开、独立培养的,这使得几乎所有的普通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了解甚微,缺乏回应特殊需要、有效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在职后培训中也鲜有融合教育相关内容,教师们仅靠爱心、经验或零散的自主学习来担当这一需要经过系统化、专业化培养和培训才能真正胜任的新角色和应对新要求,显然是不够的。在本市进行的多次相关调查中,大多数教师均表示自己对有效开展融合教育、教育和管理特殊需要学生力不从心,这直接制约了融合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和学生受教育质量的提升,他们急需补充相关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方法是目前北京市融合教育工作开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显现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融合教育已是世界范围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北京市系统推进融合教育发展,尽可能保障每一个特殊儿童实际获得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影响融合教育质量实现突破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帮助每一个教师系统提升有效开展融合教育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成为近年来北京市发展融合教育的重要举措,从而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本书聚焦“普通学校教师遇到特殊学生怎么办”这一现实问题,对“教师和学校应该如何看待融合教育和特殊学生”“学校应该怎样建设有利于所有学生成长的校园和校园文化”“教师应该采用哪些方法和技术保障包括特殊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学有所获”“特殊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服务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讨论应该着重解决哪些问题,抓住哪些关键环节,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引导教师提高面对多样性需求的专业素养。
本书能够问世,首先要感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方中雄院长,他的关注、督促、指导使我们打破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壁垒,站在普通教育、普通教师的角度系统思考他们的需求。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邓猛教授,他对融合教育持续深入的研究和不懈的追求一直激励和滋养着我们。感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杨希洁副研究员,她不仅为我们出谋划策,还参与了本书第一章第三节的编写。感谢原宣武区培智学校的潘镭校长,她在试读的过程中提出了详细的修改建议。感谢北京市所有特殊教育领域的伙伴们,他们的探索和实践给了我们坚实的本土化经验基础。感谢所有为特殊学生服务的普通学校及其教师,他们的期盼和教育情怀是鞭策我们向前的动力。感谢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伙伴们,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零散的碎片时间将多年累积的融合教育经验以全面系统的方式梳理成册,第一章第一、二、四节由陆莎编写;第二章由杜媛编写;第三章第一节由王善峰编写,第二、三节由杜媛编写;第四章由陈瑛华编写;第五章由王善峰编写;第六章由朱振云编写。作为中心的主任,我为他们对本书的真情投入所感动。
融合教育就在我们身边,融合教育一直在路上,希望我们能认识到融合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改变以及影响,期待我们有更积极的应对,努力创造我们期许的教育,我们希望的未来。
孙 颖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