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媒体融合时代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探讨
——以四川传媒学院为例

马洪奎

作者简介:马洪奎(1941— ),男,教授、四川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摘要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有一批懂得、学会并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传媒人才队伍,因此,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十分必要。为此,文章就媒体融合时代如何有效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传媒人才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培养适应媒体融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传媒人才的总体思路与主要措施:确定“升级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抓好顶层设计;将传媒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培养适应融媒体的能力;实施“两个贯通”,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四个优化升级”,提升办学能力。最后,本文就四川传媒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效作了相应总结。

关键词 】媒体融合时代 应用型传媒人才 “双师型”教师队伍 创新创业能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移动通信、智能终端、云计算服务等新技术支撑并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变革,“互联网”与“媒体”的结合使传统媒体转型和与新兴媒体融合成为发展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构想,2014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有一批懂得、学会并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传媒人才队伍,因此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十分必要。

四川传媒学院作为专门的传媒院校,近年来针对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满足现代传媒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一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努力实现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新突破。

一、媒体融合时代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通过调研,认为在媒体融合时代,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与传媒新业态的适应性不强。科技与传媒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媒体形式,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传媒新业态,部分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纸质媒体、平面媒体等传统媒体的传媒人才培养已经难以适应传媒新业态的发展。二是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或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高,两张皮现象严重,而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需要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既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突出的实践能力。三是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支撑条件不够。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需要强大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需要充足的实践设施设备条件,需要校内校外的实践育人平台等支撑条件。

针对以上问题,四川传媒学院紧紧把握“媒体融合”这一现代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用升级人才培养服务传媒产业转型。通过改革实践,形成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以与传媒产业的“五对接”布局为立足点,进行“升级版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以深入把握传媒新业态的特征为切入点,将传媒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培养学生适应融媒体的能力;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推行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育人“两个贯通”为突破口,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推进决策执行机制、“双师双能型”教师、教学资源配置、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四个优化升级”为着力点,提升办学能力。

二、四川传媒学院培养媒体融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传媒人才的总体思路与主要措施

1.确定“升级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抓好顶层设计

紧紧把握“媒体融合”的现代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用升级人才培养服务传媒产业转型。经充分调研,进行了“升级版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明晰了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表1)。

表1 “升级版”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续表

2.将传媒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培养适应融媒体的能力

(1)确立传媒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理念,将这一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新常态下的传媒产业正步入全媒体、融媒体时代。以IPTV、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并与传统媒体融合并存,代表了传媒新业态的发展方向;以音视频的创意设计、制作传播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传媒产业越来越依赖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面对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确立了传媒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重强调两者的深度融合和双向支撑:一方面,用科技手段支撑艺术表现力,给传媒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另一方面,用传媒艺术支撑技术创新,给科技注入艺术的活力。

(2)优化专业结构

依据传媒产业(生态)链、创新链对应用型传媒人才的需求,设置、调整专业(方向)和加强专业建设;成立新媒体研究院、新媒体传播艺术系、艺术与科技系等新媒体相关院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支撑;增设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11个新兴专业,构建了较系统的体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数字媒体专业集群;依托网络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等专业提供的技术支撑,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传媒艺术类专业的技术化改造。

(3)“两减三增三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由行业专家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机制,于2013年、2016年两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两减三增三改”,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两减”:减少理论课学分,减掉与产业脱节的课程。“三增”:增加实践课学分比重,占比超过35%;增加创新创业课学分,达到12学分;增设反映传媒新业态的系列课程。“三改”:改革过时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评价方式从以考试为主改革为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将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毕业创作(设计)。

(4)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

将新知识、新技术充实到艺术教育中,同时为非艺术专业增设艺术教学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对高端专业技能的掌握。系统开设提升数字摄影、数字编辑、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能力的系列课程;开设“新媒体概论”“艺术概论”“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影视画面编辑”等新媒体类、艺术类通识课程;开设“后期制作与特技特效”“数字音频技术”或超高清、3D、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等前沿性课程。

3.实施“两个贯通”,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将实践育人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施“四个‘三’实践教学工程”:按照真实生产条件建设教学场所,实现“教室—实验室—工作室”三合一;根据实践课程特点开展分层次教学,形成“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三段融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推进项目制教学,根据“项目进课堂、教学在现场”的原则,促进“学(学习)、做(实践)、创(创作)”三统一;按照产业标准实施研究和开展教学,依据“作业变作品、作品变产品”的要求,推进“产、学、研”三结合。

(2)将创新创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

确立“大一有意识、大二有规划、大三有行动、大四出成果”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施“四维”教育。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员覆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全面“双师双能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全面优化、创新创业过程的全产业链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的全方位孵化“五全”推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4.推进“四个优化升级”,提升办学能力

(1)推进决策执行机制优化升级

学校决策层由企业家、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构成,增加行业专家在决策层中的人数以进一步优化决策层结构;加强决策中心(董事会)、政治核心(党委)和管理中心(行政)“三心合一心”机制建设,优化决策机制,保证决策执行高效性;院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主要由具有行业经历的专家担任,消除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执行障碍。

(2)“双引双促四提升”,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高端技术技能型师资的引才、引智“双引”计划,2009年以来引进了136名业内师资和两个业内团队,在引进方式上由引进单个专家向引进业内团队升级;开展促进行业教师向“行业专家+教育家”转变、促进青年教师向“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变的“双促工程”,推进师资队伍质量和总量升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多达417人,形成对接各个传媒生产环节的高端人才汇聚;实施“专业技术、教育教学、科研创作、实践指导四大能力提升计划”和“传帮带”制度,培训教师4000余人次,推进教师综合素质升级。

(3)“全配套、大规模、高水平、重引领”,推进教学资源配置全面升级

通过校企、校地共建、自建等方式,建设了配备高于或对接行业标准的西部第一录音棚等113个实验实训室,形成了覆盖传媒全产业链的生产型实验室群落,建立了5个电视频道和网络构成的完善制播系统,推进了教学资源的配套升级;购置了包括高清3D转播车、3000套非线编机、1200台摄像机(含300台4K超高清摄像机)等价值2亿元的先进设备,实现了由“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的制播能力转换,推进了教学资源配置的水平和规模的升级;建设了包括全国领先的全媒体交互演播中心、虚拟摄影棚、数字绘景工作室等在内的数字实验室体系,保证了教学资源配置在新业态中的领先性。

(4)搭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推进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升级

形成“产学结合,重点在学;校企合作,关键在校”的“产教融合”新思路,聚集业内精英、搭建产业平台,形成吸引企事业单位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的良性机制;与知名传媒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03个;搭建起“一园区、两中心、两基地”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图1);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郫都区政府共建产业园;与索尼、松下等企业共建实验室;与艾迪普、海润集团等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与大陆桥公司建立“前店后厂”合作模式;与苹果、中科大洋等公司开展职业认证培训;与中广传媒、中影集团等企业开展产品开发;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联合培养专业硕士,不断提升合作伙伴的数量和级别,加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推进协同育人升级。

图1 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三、四川传媒学院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效

1.培养出一大批掌握传媒新技术、满足传媒新业态需求的优秀传媒人才

(1)提升“四大能力”,涌现出大批优秀传媒人才

研究成果在近七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推广,2万余名学生受益。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获得明显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尤为显著。学生呈现出政治素养过硬、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等特征,很好地适应了传媒新业态的人才需求,涌现出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一等奖获得者——摄影专业2012届毕业生鲍泰良等一大批高端传媒人才。学生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高达134项、省级项目274项,孵化出企业42家;参加竞赛得奖904项,其中国际国家级奖235项、省级奖366项。例如,2011级学生周晶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BIG TOY大玩具视频杂志”获得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银奖(为新建本科院校唯一奖);学生任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获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等13个国际、国家级大奖;2014级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作品《特效小哥大战建模小哥》走红网络;参与创作了一系列电影、电视剧、话剧、广播剧,如在CCTV-6播出的微电影《父亲》、院线电影《巴山女红军》、3D动画电影《喵星少年漂流记》等电影,《国仗》《琼崖支队》等电视剧、纪录片,在清华大学演出并促进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代斯文》原创话剧,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广播剧《康巴》《父亲》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对我校学生在“4·20”芦山地震期间紧急支援国家首次建立“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给予充分认可;福州电视台对11名学生在“2015年全国青年运动会”期间运用全媒体交互式虚拟演播系统完成《青运来了》栏目节目制播的高端技术运用能力给予高度赞扬;2017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四川传媒学院毕业生能力调查报告》对学生的“四大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2)取得“四高、三满意”的人才培养效果

“四高”即一次性就业率高、专业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自主创业率高;“三满意”即用人单位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报告》显示,我校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0.4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在全川受抽查的14所本专科院校中名列第一。2017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四川传媒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学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6%,专业就业对口率超过75%,自主创业率达到9.74%。

2.促进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品牌的提升

(1)促进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四大能力”

我校教师与产业的融合度明显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教育教学、科研创作、实践指导四大能力获得明显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特色鲜明。

①教师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5名青年教师在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在全省民办院校中首屈一指)。②实践指导能力凸显。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数达到547项。③研究能力提升。出版教研教改研究专著50部,编写教材和讲义125部(其中正式出版88部,四川省“十二五”高教规划教材3部);2009年以来共获得各类奖项214项,其中省部级奖项达52项。教师的创作能力尤为突出,创作各类作品555项,其中2010年以来的获奖作品就多达84项。

(2)促进形成学科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的竞争力

建成一个省级特色专业、两个省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两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五个省级综合改革建设专业、四个省级民办高校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专业。据《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6—2017)》显示:我校艺术学学科在全国排名第23位,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7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全国排名第3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全国排名第6位,摄影专业在全国排名第9位。

(3)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凸显和品牌的提升

学校2015年成为四川首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2013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6年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成果孵化奖)”;2017年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试点院校。改革成果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凸显、品牌进一步提升、知名度不断扩大、认可度不断提高。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上,学校自2015年起就在“中国艺术类民办大学排行榜”中稳居前三位。

3.取得了同类院校和行业充分肯定的人才培养经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家长和考生的认同

(1)取得了同类院校和行业充分肯定的人才培养经验,示范效果显著

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支撑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得到了同类院校和行业的充分肯定。仅2015年以来,浙江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70多所省内外高校,美国布鲁克斯摄影和电影制作学院、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传媒学院等10多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院校,峨影集团、松下、索尼、韩国SBS电视台、澳大利亚迈斯特集团等50多家业内单位专程到校考察或学习我校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举措和效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显著的示范效果。

(2)改革成效影响广泛,社会认可度高

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在“产教融合发展国际论坛”“全国新建本科联席会议”等国际国内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多次进行交流;新华网、光明网、网易新闻、新浪网等媒体对我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报道,《四川日报》《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简报》等也进行了专题报道;2015年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2016年四川省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等会议选择在我校召开;2016年学校成为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从社会反馈来看,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反响良好,各级领导对我校办学高度认可,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3)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不断提高,报考我校的学生与日俱增

从招生情况看,报考我校的学生呈逐年递增趋势,录取分数不断攀升,生源质量不断提升。以学校近年来在19个省市的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人数为例,2015年为68816人,2016年为95602人,2017年达到112134人,近两年的平均增幅超过25%,说明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莹.高校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理念、路径和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32-33.

[2]陈佩芬.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传媒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9):70-72.

[3]张颜梅.浅析全媒体时代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J].传媒,2020(10):84-87. YngiD+B8T+I/qPpSmH0zpKjDp7NAIw8FLZsFkg59iior6/5+gQ0Yu+SghUUwxO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