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洞深藏碧山头

昨天晨练时没带照相机,留下了诸多遗撼。

今晨6:40分走出酒店。同昨天相反,今天是逆时针而行,从滨江公园开始,经赵家井、过文惠桥、沿柳江对岸的绿化带一路前行,再从柳江大桥返回南岸。一路上持相机拍了许多照片,特别是在赵家井附近对游泳的人群和“成语石雕”拍摄得最多。

在柳江大桥南岸,乘12路公交去火车站。售票处只开了两个窗口,但买票的人也不多。每个窗口前只有十多个人,很快我就买到了第二天上午去南宁的K 9301次车票(41元)。

打开手机,见距同永年兄约定会面的时间尚早,我乘车回到了距离所住酒店不远处,下车后便在街上随便游荡起来。并在一个小型集市上买了两个油卷、一杯豆浆边吃边走。

到文惠桥南时接永年兄电话,急回酒店门前,永年兄正在车内等我。

上午九点,永年兄开车带我直奔柳州市东南约12公里处的“柳江人遗址博物馆”。在前去“博物馆”的车子里,永年兄曾告诉我,说这里就是继“北京猿人”、“元谋猿人”、“蓝田人”之后“柳江人”的发掘地,这里有个看似普通的溶洞,曾孕育过远古人类的一个重要脉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处并非著名旅游景点,平时很少有人光顾,我们车子到时大门才刚刚开启。

“柳江人遗址博物馆”又叫“白莲洞文化遗址”。遗址地处白面山麓南侧,高出附近地面约152米,是个岩厦式洞穴。因传说“古有僧人隐迹于此,遍种白莲”而得名,至今,其洞口上方仍有一块形似莲花蓓蕾的钟乳石。该遗址是著名人类学家、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和旧石器研究专家贾兰坡教授于1956年在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时发现、并提议筹办的我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

进入遗址保护区,大树参天,绿荫铺地,一股幽远清新、带有原始洪荒味道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我知道,这空气中肯定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离子。可当我十分羡慕地赞叹这里的居住环境时,空旷的大院中一位孤零零的中年工作人员却不无感慨地说:他在这里已经待了三十年了。言外之意似有远离尘寰、生活不便、早已被世人忘却的遗憾。

据那位工作人员说:“柳江人”真正的发掘地实际上是在距此向南十多公里的地方。已发掘出来的头盖骨也不在这里,而是珍藏在北京的古人类博物馆。

“那在这里设置遗址博物馆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不无疑惑地询问对方。

那位工作人员笑了,说:“这里是距今3万年——7千年石器时代不同时期一处古人类生活遗址,通俗地说就是当年‘柳江人’居住的山洞。自从发现这处遗址三十多年来,曾陆续出土过人类牙齿化石和石锛、石环等史前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骨胳化石。”

噢,现在我算明白了,这里其实是当年人类祖先的一处原始家园!因在这里的各堆积物中发掘到了数量可观的石器、石制装饰和少量的原始砂陶片及丰富的古人类用火遗迹,反映了该遗址包含着旧石器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连续层位。这一巨大跨度的时代处在同一洞穴中,在国内实属罕见,因此,它对探索我国华南地区三个石器时代的过渡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科研线索和依据。

因这里是博物馆性质,主要做为历史教育和古人类学研究之用,不是做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为了节约导游和洞内的电力资源,要求进洞参观时必须凑够六个人。因此,那位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可以先到林木森森的院中或顺着长满古藤修竹的山坡漫游一下,稍微等一会儿,但切忌不可走失。

遗址半山坡上林木深处、野草丛中的原始生态环境中塑有几组高大的野象、犀牛和古人类活动的大型雕像,体态巨大,形态逼真,乍然看到,还真以为遇到了史前猛兽。若是在风晨雨夕一个人钻入这密林之中,说不定还真能被吓出病来!

我同永年兄拨开离离荒草、告别“象群”拾级而上,在半山坡上果然见到了一个有三、四间房屋大小、两层楼高的巨大洞穴。“白莲洞”三个朱红色行书大字嵌刻在洞口上方,但整个洞口则封有巨大玻璃,严禁游人入内。透过厚厚的玻璃,我看到了里面被火焰长期烧灼成褐红色的岩石和被扒开的石坑内有两、三尺厚的灰土堆积层。毫无疑问,这里便是原始“柳江人”的火塘或炉灶。

可以想见,在西方《圣经·创世纪》以及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伏羲和女娲”故事中;在那混沌初开、亘古如一、世界一片汪洋的洪水渐渐远离并退却之后;在两、三万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在这草木凄凄、藤缠树绕的半山古洞之内,顽强地生存着一个“柳江人”聚族而居的原始群落。他们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低、有胖有瘦、有强有弱,他们或赤身裸体或穿着兽皮树叶连缀而成的简单衣物,白天外出围捕野兽猎物、采摘野果或收集植物的种子,夜晚则依偎在这长年不息的火塘边抵足而眠,柔软的手指触摸着坚硬的化石,短暂的生命叩问着无穷的历史,经冬历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那开辟鸿蒙的史前石器时代,这两三尺厚的原始灰土堆积层绝非短时间所能积聚而成!

在一位中年人带领两三个小学生熙熙攘攘到来之后,我的思绪才从那远古时期的风帘雨幕中挣扎出来。

除了中年人和这几个小学生,又等来了一对中年夫妇以及一位在本地工作的江苏徐州人。人凑齐后,这里的一位工作人员终于打开了通往洞内的一道铁栅栏门,我们七、八个人才跟随在这位工作人员身后鱼贯而入。

初入洞内,宽敞高大。随着逐渐深入,在洞内昏黄灯光的映照下,就像蜀中剑阁的古栈道,脚下的道路迅速升起到了半空中,并且渐渐开始局促起来。前进时既要防止蜿蜒曲折、遍布水渍的道路会令人一不留神,滑出悬崖边那根锈迹斑驳的铁扶手而掉进下边深深的暗河,又要小心上面的钟乳石碰撞头顶。

据那位工作人员介绍:白莲洞上下六层,共有五个洞口,总面积达7500平方米,已整修出道路可供游览里程约4华里。洞内有一条暗河,暗河的流水直通几十里外的柳江。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我们甚至看到了脚下暗河中那个头细小、游动嬉戏的盲鱼。

柳州同风景名胜区桂林一样,也是石灰岩地质,由于原始洪荒时期河流洪水的长期冲刷,差不多每座山上都存在有大小不等的溶洞,这就是与众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的显著特征。

在“白莲洞”漫长的洞穴壁上,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到处都能看到水流冲刷之后所形成的一层层地质“年轮”。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我们不时可以看到由亿万年水滴蒸发后的沉淀物所形成的天然石坝和古海底生物化石。在洞内微弱光线照耀下,还有大量闪闪发光的白云石、方解石的结晶体。而石笋、石柱、石幔等所形成的千奇百怪、奇妙瑰丽的自然景观更是随处可见。

这使我想起了少年时读过的一本名叫《水晶洞》的长篇小说。书中写的是几个少年儿童,在弹弓比赛时射中了一只麻雀,为了寻找这只掉落在树丛深处的麻雀,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一个庞大深邃而又奇幻无比的神秘洞穴——水晶洞!后来的大致情节我已忘却了,但对神秘洞穴的偏爱和喜欢探险的天性也可能在那个童真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

当那位引领我们的工作人员招呼大家加快脚步,尽快出洞时,其实已经晚了半拍,在“吱吱吱”一阵如同老鼠的叫声和“啪嗒啪嗒”有什么东西的滴落声中,差不多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溅落上了一种湿乎乎的东西。

原来,离出口不远处那高大广阔的洞穴是一个蝙蝠洞,洞顶的钟乳石上倒挂着成千上万只蝙蝠。蝙蝠此伏彼起的叫声就像一支音色单一、并不耐人寻味的交响曲。脚下的滑腻腥膻和头顶不时掉落的蝙蝠粪就像无形的鞭子,把众人迅速赶出了洞外。

我感到了刺激和满足!

同其他旅游景点不同的是,这里人为修整的成分很少,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有原始洞穴神密蛮荒的自然况味。洞内的气息和磁场甚至还能够给人传递出一种亿万年前的信息密码。因此,我告诉永年兄,洞穴的观赏到此为止,放弃下一个诸如此类的景点(当然也包括那些被人们奉为人间仙境的桂林芦笛岩和七星岩等洞穴景点)。因为我追求的就是这种原始苍凉和人迹罕至(不罕至起码也要人迹稀少)。那种利用声、光、电把洞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做法本身就令人生厌,是我所不能、也不愿接受的! BqcmDLvUKzMD7iJYDlJua2i9sMrIzQxQanEZHcteCX9MIvIlWbUPe5hpnwMq8U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