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论证与质疑

本章思维导图

扫码听本节课程(199 管理类联考)

扫码听本节课程(396 经济类联考)

第1节 辨识论证

1 什么是论证

论证就是用一些理由和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一个论证包括三个要素:论据、论点和论证过程。

即:

例1.

石头哥哥给多位前女友都赠送了心形石头( 论据 ),因此,石头哥哥不靠谱( 论点 )。

例2.

针对某种溃疡最常用的一种疗法可在 6 个月内将 44%的患者的溃疡完全治愈。针对这种溃疡的一种新疗法在 6 个月的试验中使治疗的80%的患者的溃疡取得了明显改善,61%的患者的溃疡得到了痊愈( 论据 )。因此,这种新疗法显然在疗效方面比最常用的疗法更显著( 论点 )。

1.1 论点

(1)定义

论点是论证者所持的观点,它代表了论证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见解、主张、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论证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缺少论据的观点不是论点

一个论点必须有论据作为支撑,才能称为“论点”。没有论据支撑的结论,只能叫“观点”而不是论点。

例3.

老吕长得真丑呀!

这只能算是一种“观点”,而不是一个“论点”,因为它没有论据支撑。

我们补充论据:

老吕眼睛小、鼻孔大,因此,老吕长得真丑呀!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论证,“老吕长得真丑”就成了论点,而不仅仅是一个观点。

(3)论点的位置

论点常常放在一个段落的开头(论点前置型)或者结尾(论点后置型),只有少数论证会将论点置于段落的中间(论点中置型)。

例4.

历史上,女性结婚非常早( 论点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结婚时,还不满十四岁。在中世纪,十三岁是犹太女性通常的结婚年龄。在罗马帝国时期,很多罗马女性在十三岁或者更早就结婚了。

例5.

人们经常使用微波炉给食品加热。有人认为,微波炉加热时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还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严重的生理变化,从而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论点 )。

例6.

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每小时 120 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不应由120 公里改为现在的110 公里( 论点 ),因为这既会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

1.2 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它一般包括两大类:一是事实论据,二是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例7.

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更深刻( 论点 )。《颜氏家训》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理论论据 )。”这说明了小时候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定的品德习惯。大家所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例,孟母为了给孟轲选择一个适宜成长的居住环境,竟三次搬家,由“近墓之所”迁至“市傍”,继而到“学宫之旁”。正因为孟母如此重视客观环境,所以孟子与学堂为邻、与知识为友,也就成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 事实论据 )。

——老吕学员柏佳琪习作《环境造就人生》

1.3 论证的隐含假设

如果在一个论证中存在虽未言明,但是其论证要想成立必须具有某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该论证的隐含假设。如果这一隐含假设不成立,则该论证就不可能成立。

例8.

曹操文治武功卓越( 论据 ),因此,他是一代明君( 论点 )。

此例中,该论证要想成立必须得有一个前提:曹操是君主。在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做过君主,因此,这一论证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本质上说,隐含假设是论证者隐含的论据。

1.4 论证过程

论证过程一般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1)直接论证

直接论证即由一个或几个论据直接证明一个论点的正确性,其基本结构为:

例9.

电视剧《破冰行动》的大结局一集中,赵嘉良“强行送人头”,不符合其一贯谨慎的做事风格( 论据 )。因此,这一结局不合常理( 论点 )。

大多数论证都是直接论证,比如上述例1 至例5 中的论证都属于直接论证。

(2)间接论证:反证法

反证法是间接论证的一种方法,指通过论证与论点矛盾的观点(矛盾命题)不成立,来论证论点的真实性。

反证法的基本结构是:原命题为A,先假设其不正确(┐ A),发现推出了矛盾,即┐ A不成立,所以,A成立。

例10.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否则,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小于60°,则三个内角的和一定小于180°,与定理“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相矛盾,故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

(3)间接论证:选言证法

选言证法也叫排除法,即已知几个论断中必有一真,排除其他几个论断为真的可能性,从而确定论点为真。

即:A ∨ B成立,┐ A,所以B。

例11.

你老公或者是小岳岳,或者是仲基。经调查发现,你不喜欢丑的,即能够排除小岳岳,所以你老公是仲基。

2 论证的辨识
2.1 论证的标志词

根据语言习惯,一般情况下一个论证会有一些明显的标志词,用来提示语句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理解语义及论证关系。

例12.

据统计 ,2008年民用航空飞机每飞行 100万次发生恶性事故的次数为0.2 次,而 1989年为1.4 次。 由此看出 ,乘飞机出行越来越安全。

此段是一个简单的论证。其中“据统计”是论据提示词,提示读者我的论点是有数据支持的;“由此看出”是论点提示词,后面跟的就是作者所主张的论点。

常见的论点标志词有:

因此……,所以……,可见……,这表明……,实验表明……,据此推断……,由此认为……,我认为……,这样说来……,简而言之……,显然……,等等。

常见的论据标志词有:

例如……,因为……,由于……,依据……,据统计……,……据此推断,……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因此,等等。

2.2 没有标志词如何判断论证?

并不是所有的论证都有标志词。此时,我们需要判断一个段落是否为论证时,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论证的定义,即是否存在用一些证据来证明一个观点的情况。

例13. (2011年经济类联考真题)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将在某些城市试点推出一项针对国人的汉语水平考试——“汉语能力测试(HNC)”。该测试主要考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按照难度分为各个等级,其中最低等级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扫盲水平),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水平。考生不设职业、学历、年龄限制,可直接报考。

【分析】

本段不是一个论证,它仅仅描述了汉语能力测试的基本情况,并未对此发表观点。

例14.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2018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 380 元,比上年增长11%;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 461 元,比上年增长11%,增速比上年加快 1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 575 元,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上年加快 1.5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分析】

虽然本段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确实可以作为论据用来证明一些观点,但是,本段并未依据这些事实提出观点,因此,本段不是一个论证。

例15.

再美好的神仙眷侣也敌不过庸常的柴米油盐。无论是仲基和慧乔,抑或是柏然和妮妮,又或是承宪和亦菲,还有清子和凌尘,都以分手而告终。

【分析】

本段虽然没有明显的结构提示词,但是它提供了四个例子(仲基和慧乔、柏然和妮妮、承宪和亦菲、清子和凌尘)作为论据,来证明一个观点“再美好的神仙眷侣也敌不过庸常的柴米油盐”。因此,本段是一个论证。

3 论证的图示
3.1 论证的图示

美国的著名逻辑学家欧文·M·柯匹和卡尔·科恩在他们合著的《逻辑学导论》一书中,介绍了如何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论证。用图示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论证的结构,帮助我们去理解论证。

老吕将两位前辈的图示方法略做优化,约定如下:

(1)用带圈号的数字①、②、③、④……标志段落中的句子。

(2)论据总是在左边,论点总是在右边。

(3)论据对论点的支持用“→”标示,若有多个论据支持同一论点,则用“}”标示。

(4)同级论据写成一列。

根据上述约定,我们将上述例4、例5、例6 图示如下:

例4.

①历史上,女性结婚非常早 论点 )。②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结婚时,还不满十四岁。③在中世纪,十三岁是犹太女性通常的结婚年龄。④在罗马帝国时期,很多罗马女性在十三岁或者更早就结婚了。

例5.

①人们经常使用微波炉给食品加热。②有人认为,微波炉加热时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③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还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因此,④ 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严重的生理变化,从 而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论点 )。

注意: 此例中句①仅仅是背景介绍,是不含有论证的语句。

例6.

①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每小时 120 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因此,②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不应由120 公里改为现在的110 公里( 论点 ),③因为这既会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④也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

再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

例16.

①国产影片《英雄》显然是前两年最好的古装武打片。②这部电影是由著名导演、演员、摄影师、武打设计师参与的一部国际化大制作的电影,③票房收入明显领先,④说明观看该片的人数远多于观看进口的美国大片《卧虎藏龙》的人数,尽管《卧虎藏龙》也是精心制作的中国古装武打片。

3.2 论证的隐含假设的图示

隐含假设是论证的默认论据,如有需要,在图示时也可以将其标注出来。因此,例8 可以图示如下:

例17. (2006年MBA联考逻辑真题)

张教授:和谐的本质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是和谐的,例如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克隆人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种潜在危险。

此例中,由“和谐的本质是多样性的统一”,推断出“克隆人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种潜在危险”,必须补充一个隐含前提:“克隆人不具备多样性”。补充完这个隐含假设后,本段可以调整语序如下:

张教授:①自然界是和谐的,②例如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这说明,③和谐的本质是多样性的统一,④而克隆人不具备这样的多样性(与被克隆者相同),因此,⑤克隆人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种潜在危险。

现在,可以写出本段的论证图示如下:

第2节 论证的评价

什么是有效的论证?什么是无效的论证?这就是对论证的评价。从学术的角度来讲,早在 2 000年以前,逻辑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有效论证的三个标准:形式逻辑标准、论辩标准和修辞标准。作为非逻辑学专业的考生,我们无须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能从论据、论点和论证过程三个角度来理解论证的评价即可。

1 论据的评价
1.1 真实性

论据既然是作为证据来证明一个论点,它就必须是已知真实的。如果论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甚至是虚假的或捏造的,它又如何证明论点成立呢?法庭上的“伪证”其实就是这种情况。在此情况下,论证者犯了虚假论据的逻辑错误。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判断哪些论据是虚假论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一方面,这些论据未必是你熟悉的领域;另一方面,一些所谓的“常识”也未必是正确的。

例1.

肥皂可以杀菌,因此,使用肥皂可以减少我们患病的可能。

虽然有很多广告宣传自己的肥皂具有抑菌因子,但是,与我们的常识不同,绝大多数肥皂并不具有杀菌功能。我们使用肥皂主要是因为肥皂可以洗去污垢,这些污垢恰恰是滋生细菌的温床。

1.2 相关性

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依据,与论点须具备必然的相关性。然而,我们却经常把一些在情感上、历史上、人格上等方面相关,逻辑上却并不相关的内容作为论据使用。

例2.

像谦谦这样花心的男人,人品都有问题,怎么可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歌曲呢?

其实,一个人人格高尚与否,与其是否有足够的才华写出好歌曲之间在逻辑上并不相关。比如唐诗《悯农》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作者李绅因此被称为“悯农诗人”。然而在生活中,李绅是一个生活奢侈、为政残暴的酷吏。可见一个人高尚与否,与其作品是否伟大之间并不具备必然的相关性。如果仅依据一个人的人格好坏就对他的作品妄下论断,就犯了诉诸人身(诉诸人格)的逻辑错误。

再比如说,很多人很会以激发人的怜悯、愤怒、畏惧等情绪,来代替理智论证。但是这些情绪仅仅是在情感上相关,在逻辑上并不相关。这种策略经常为律师所用,他们希望法官同情犯罪嫌疑人,而从是否有罪这个问题上转移注意力。律师可能辩称其客户幼年不幸,早年丧母,父亲酗酒,所生活的社区充满毒犯与妓女,经常受到暴力威胁,希望以此牵动法官的怜悯之情,判其客户无罪。虽然律师的陈述可能是感人的,但是在有罪还是无罪这个问题上,与其客户的悲惨经历是无关的。如果法官或陪审团基于对其客户的同情而宣判其无罪,则是受到情感的影响。这种怜悯之情,并不应该左右定罪,因此,他犯了诉诸情感(诉诸怜悯)的逻辑错误。

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我们还会因为众人的观点、历史的长短等因素影响我们对一个论证的判断,这都是不妥当的。

1.3 代表性

(1)所见所闻

我曾以为山东人都挺能喝酒,只因为我宿舍有一个山东哥们儿酒量很大;我曾以为哈尔滨女孩都很漂亮,只因为我上大学时的女神是一位哈尔滨女孩;我曾以为海南人都会打排球,只因为我认识的几个海南人都是沙滩排球爱好者……可事实证明,山东人并不都是酒中豪杰,哈尔滨女孩并不都是女神,海南人也并不都爱排球运动。所以,以上我的这些所见所闻,并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我们常常把自我的经验、感觉、见闻当成真理,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2)样本问题

为了提高例证的说服力,我们常常采用调查问卷、科学实验等方法,来调查或测评一组样本的情况,以此来推断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一般来说,样本的数量越大,样本的说服力就越强,但大样本有时候也会出现问题,也未必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比如:

例3.

某市亲子鉴定中心的调查表明,前来做亲子鉴定的10 000 组样本中,有接近一半的男人的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因此,该市有一半的男人“喜当爹”,他们养的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本例中,“10 000 组样本”已经算是一个大样本了,但这个样本仍然可能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因为根据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一般正常的亲子关系是不需要进行亲子鉴定的。很可能是本来就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才去做亲子鉴定。所以,亲子鉴定中心的样本情况,并不能代表那些没来做亲子鉴定的人的情况。

一组有代表性的样本,至少要符合三个特点:第一,样本是随机选取的;第二,样本的数量要足够大;第三,样本的广度要足够宽。否则,这个样本就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犯了不当归纳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1.4 中立性

如果一个论据的来源并不中立,那么这个论据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

例4.

有一款手机测评软件叫安兔兔,被用来测试手机硬件配置的好坏。小米手机就经常以安兔兔的评分高作为其手机卖点进行宣传。然而后来有网友发现,小米和安兔兔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均为雷军,因此,小米手机的宣传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备注:2014年 12月 25 日,安兔兔进行了工商变更,雷军不再担任北京安兔兔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以上案例中,安兔兔与小米手机是利益相关方,所以,即使安兔兔的手机测评数据是真实的、中立的,也难免受到质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是同样的道理。

1.5 权威性

宝马汽车的技术人员有资格讨论宝马汽车的优劣,律师有资格分析案情,老师有资格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体系,医生有资格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这些人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具备在某一领域的权威性,因此,大多数时候,向他们咨询问题、获取建议是合理的。

但是,经常有学员问老吕一些类似的问题:“老师,我男朋友要和我分手,我该怎么办?”“老师,我老公和我离婚了,孩子归他,但他不让我见孩子,我该怎么办?”老吕固然是考研方面的专家,可是在爱情、婚姻方面也是专家吗?未必如此。

而且,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权威者的意见有时候也并不足信。首先,专家或权威者有时候是利益相关者,有可能会为了利益而掩盖真相;其次,专家或权威者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会犯错。因此,想当然地认为专家或权威者的意见就是对的,是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称之为诉诸权威。

因此,判断一个人的意见是否可信,不能只看他的身份,而是要看他的论据是否足以证明他的结论。

1.6 充分性

有的论据是论点的充分条件,有了这个论据当然就能证明论点成立。但很多时候,一个或少量论据很难足够地证明论点,我们就要用多个论据从不同的侧面来证明论点。

例5.

(1)某高校发生一起凶杀案,凶杀现场有康哥的指纹,因此,康哥是杀人凶手。

(2)某高校发生一起凶杀案,凶杀现场发现大量的康哥的指纹。现场发现一把匕首,匕首的形状与死者的致命伤口吻合,在匕首上也同样发现了康哥的指纹;现场出现打斗痕迹,而且经尸检发现,死者指甲缝中存在一些人体的表皮组织,经DNA鉴定,与康哥的DNA吻合。据此,调查人员立即抓捕了康哥,发现康哥的脖子上有被人抓伤的痕迹。经调查,死者与康哥存在感情纠纷,因此康哥始终怀恨在心。经调查人员的突击审问,康哥供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指认了现场。因此,可以确认,康哥是杀人凶手。

以上案例中,在论据的充分性上,情况(2)显然优于情况(1)。基于情况(2)做出的断定,可以算是“铁证如山”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个论证想如此完美并非易事,我们经常根据有限的几个并不充分的论据就妄下结论了。这时,就犯了论据不充分的逻辑错误。

1.7 可比性

类比是通过寻找甲、乙两个事物具有一些共同点A,从而认为甲所具有的性质B,乙也应当具有。在文学上,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与类比接近,也是通过两种事物之间的类似性,以此物来说明彼物,从而将复杂问题进行形象化、简单化地说明。

例6.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荀子的这一段论证名传千古。从逻辑上分析,把天才比喻为“骐骥”,把普通人比喻为“驽马”,当然十分妥帖。但是,将“蚓”和“蟹”与人类相比真的妥当吗?其一,蚓和蟹的行为出于本能,生存环境不同而已,不存在高下之别,更与“用心一”“用心躁”无关;其二,蚓、蟹与人类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使得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可比性。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类比或者比喻时,我们要思考:二者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二者之间存在可比性吗?如果二者不存在可比性,就称之为不当类比。

2 论点的评价
2.1 断定明确

论点应该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示判断的陈述句,不能有歧义,不能让人产生误解。比如前文中的例5,它的断定是十分明确的:“康哥是杀人凶手”,没有模糊之处,也不会有歧义。

例7.

前几天,老吕约一位同学吃饭,发生了如下对话:

老吕:“晚上一起吃饭吧。”

同学:“我住得远,所以,我不一定能来吃饭。”

老吕:“住得有多远?”

同学:“有点远。”

老吕:“具体在什么位置?”

同学:“南边。”

老吕:“那到底能不能来吃饭?”

同学:“看情况。”

老吕相信,以我们两个人十几年的友情,他并不是故意推脱,而是试图以一种“委婉”的方式与我交流。然而他的“委婉”让我费解:第一,到底来不来吃饭?第二,“有点远”到底是有多远?第三,“南边”是什么位置?北京南站?广州?还是澳大利亚?

当然,我们之间的对话并不是严谨的论证。但是,如果我们将这种模糊性甚至有歧义的语言用在论证中,这个论证当然很难有效。

2.2 前后一致

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论点(概念)的前后一致性,不能偷换论点(概念)。

例8.

有一只老虎感冒了,想要吃掉熊猫,熊猫哭了:“你感冒了,干吗要吃掉我呢?”老虎说:“广告上都说了,感冒就要吃‘白加黑’!”

本例中,感冒要吃“药物‘白加黑’”,被偷换成了“白色加黑色的熊猫”。

再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

例9.

实验发现,口服少量某种类型的安定药物,可使人们在测谎器的测验中撒谎而不被发现。测谎器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能够被这类安定药物有效地抑制,同时没有显著的副作用。因此,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而无显著的副作用。

论据中提及,某种安定药物可以抑制“测谎器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结论却说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出现了概念上的偷换。

3 论证过程的评价

一个论证过程必须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否则,就是一个无效的论证。

例10.

我喜欢冬雨,我喜欢美女。因此,冬雨是美女。

这个论证是一个无效的论证,因为它不符合形式逻辑中三段论的基本逻辑(相关知识见《老吕逻辑要点精编》)。不过,在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很少涉及此类论证和谬误。

4 因果关系及其评价

如果一种(一些)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另外一种(一些)现象的发生,那么这两种(两类)现象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并将前面的现象称为因,后面的现象称为果。

例11.

他给了她一刀,她死了。

显然,“他给了她一刀”这个事件的发生,导致“她死了”这个事件的发生,我们将前者称为因,后者称为果,二者之间的联系称为因果关系。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果关系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比如“为什么出现雷声和闪电”,这一问题的探究耗费了人类数千年的时间。直到现在,我们也并不了解很多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因此,它需要我们进行一些推断,这类推断被称为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又分为两种类型:找原因、猜结果。

4.1 找原因及其评价

很多时候,我们观察到了一种现象,但对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猜测、推断。

例12.

任正非的事业取得了成功,原因是什么?

冬雨这两年很红,原因是什么?

康哥一直找不到对象,原因是什么?

未名湖畔出现了一具无名女尸,死因是什么?

一个现象之所以出现,可能会有很多种解释,比如,康哥一直找不到对象,可能是因为丑,可能是因为穷,可能是因为矮,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没头发。所以,我们要考察这些原因和结果的相关性哪个更强,从而判断哪个是真正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几个原因都起到了作用。

当我们找的原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时,就犯了强拉因果的逻辑错误。

另外,很多时候一个结果的出现并不是单一原因的结果,而是由多个原因所致。比如你男朋友和你分手,可能就是由多个原因所致,比如他既不喜欢你吃饭吧唧嘴,也不喜欢你洗完脸后的样子,还不喜欢你跋扈的性格,等等。

4.2 猜结果及其评价

除了找原因外,我们还会预测结果。

例13.

赵四学习很努力,我猜测他会考上研究生。

王五总是酒后驾驶,我猜测他早晚有一天会因酒驾被拘留。

隔壁老王得了癌症,医生预测他命不久矣。

对未来结果的预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我们就都成了未卜先知的大师。因此,我们要去衡量这个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否有足够的相关性。

当我们对结果的推断并不妥当时,就犯了推断不当的逻辑错误。

第3节 论证的质疑

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我们找到题干的逻辑漏洞,并加以分析。换句话说,就是质疑一个论证的成立性。当然,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的论证都是有问题的,那么,如何质疑一个论证的成立性呢?

1 直接质疑
1.1 论点明确吗?

对方的论证有无概念模糊之处?论点有无歧义之处?如果有,就指出其模糊或歧义之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个问题在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很少出现。

例1. (2007年MBA联考真题)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却是,中国的经济学还远远没有走到经济科学的门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 5 个。

【分析】

材料的论点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 5 个”。但是什么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这一概念不明确,因此难以确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的数量。

1.2 是否偷换概念?

对方的论证中,概念的使用前后一致吗?是否将两个相似的概念混用?是否偷换了概念的程度、范围等修饰词?

例2. (2008年MBA联考真题)

“科学没有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

【分析】

“科学”与“知识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普遍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无国界的。知识产权则是指科学研究成果,这样的成果应该用法律手段予以保护,是有国界的。所以,材料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1.3 论据虚假吗?

对方的论证中使用的论据真实吗?是否为虚假论据?要注意的是,这虽然的确是质疑论据的常规手法,但在论证有效性分析中考得较少。

例3. (2005年MBA联考真题)

我反对MBA教育的一个理由是: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

【分析】

上述材料的论据“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虚假论据,因为MBA招生要求中明确规定考生需要具备几年的工作经验。

1.4 论据充分吗?

对方的论证中,论据与论点相关吗?论据能支持论点吗?如果论据能支持论点的话,是否可以充分地支持论点,使论点成立?

例4. (2006年在职MBA联考真题)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却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这充分说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带来道德的进步。

【分析】

“美国比发展中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多”,有可能说明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道德的进步,但这并不充分。美国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多,这一结果可能是由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媒体曝光度造成的。

1.5 有不当假设吗?

对方的论证中有隐含假设吗?如果有,这一隐含假设成立吗?

例5. (2008年在职MBA联考真题)

俗话说:“人无完人。”如果在选拔官员中拘泥于小节而不注意大局(将“孝”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

【分析】

将“孝”作为选拔标准,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这种论证背后隐含着一个假设,即“精英”往往不孝,而“庸才”才有孝心、尽孝道。这一隐含假设显然是不成立的。

1.6 样本有代表性吗?

如果对方的论证中出现了个人经验、例证、调查、统计,我们就要看这些经验、例证、调查、统计中所使用的样本的数量是不是足够大、样本的广度是不是足够广、样本是不是随机选取的。如果不是,就可以说这一样本没有足够的代表性,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例6. (2005年在职MBA联考真题)

该公司去年在 100 家洋快餐店内进行的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9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食用洋快餐对于个人的营养均衡有所帮助。

【分析】

材料中在洋快餐店内进行了问卷调查,但这一调查的样本没有普遍的代表性。因为它调查的对象是洋快餐店内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大多是认同洋快餐的,否则也不会去洋快餐店消费。这些人的意见很难代表那些不去或很少去洋快餐店的消费者的意见。所以,该调查有以偏概全之嫌。

1.7 可以类比吗?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属性,从而推断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者相似。一个类比有效的前提是类比对象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否则就质疑它是不当类比。

例7.

东哥:小天是我心中最纯洁、最善良的人,希望可以牵手而行。

网友:呦,照你这么说,幼儿园小朋友还是我心中最纯洁、最善良的人呢。

【分析】

网友的回复使用了类比论证。小天和小朋友都具有“最纯洁、最善良”这个性质,所以在“牵手而行”这个性质上也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其结论应该是:“希望和小朋友牵手而行。”

所以,类比论证的结构为:

但在此例中,小天和小朋友存在不当类比。因为二者一个是成年人,一个是未成年人,在找对象这一点上二者有本质性的区别。

1.8 数据有效吗?

人们常常用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在数据的使用上常常出错。比如用平均状况来代替个体状况,仅仅因为增长率高就认为数量大等。

例8.

某学校声称该校去年MBA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达到 20万元,因此,选择该学校的MBA是物超所值的。

【分析】

“平均年薪达到 20万元”并不能说明大家实际的薪资水平,比如其中一个毕业生的年薪为1 000万元,然而其他毕业生的年薪可能低得可怜。另外,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入学前的收入是多少,也不知道读该校MBA的成本有多大。假如入学前平均收入更高,或者读MBA的成本过大,则选择该校MBA并不是物超所值的。

1.9 推断合理吗?

对方的论证出现推断时,我们要看这种推断是否合理?是否推理过度?

例9. (2005年在职MBA联考真题)

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洋快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跃升。

【分析】

“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未必会导致“洋快餐的市场需求大幅度跃升”。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都会有所变化,可能小时候喜欢的食物,长大后并不喜欢。

注意: 如果一个论证不合理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的因果关系扩大为“必然性”,从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就犯了滑坡谬误。

例10.

小红认为,张屠户当前杀猪,杀猪就会变暴力,暴力以后就会杀人。所以,张屠户会成为杀人犯。

例11.

假如潘金莲不开窗户,就不会遇到西门庆;不遇到西门庆,就不会出轨;不出轨,武松就不会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就不会被擒,如此可取得大宋江山;也就不会有靖康之耻、金兵入关,不会有大清朝;更不会闭关锁国,不会有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这样中国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诸侯”都是浮云。小潘呀!闲着没事儿你开什么窗户?

1.10 原因妥当吗?

如果对方的论证涉及找原因,我们就要看原因找得妥当吗?是否存在归因不当?

例12. (2008年MBA联考真题)

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现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约七十岁,完全拜现代医学之赐。

【分析】

上述材料把中国人人均寿命的提高,完全归因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存在不当。能够提高人均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农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营养、纺织业的发展使人摆脱衣不蔽体的境况、建筑业的发展带来的居住条件的改善,等等,未必仅仅是医学发展的功劳。

1.11 自相矛盾吗?

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前后不一致、互相冲突,我们就说他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例13.

甲、乙两人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否都是有目的的”这一论题展开辩论。甲认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乙持相反的观点。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乙说:“我现在就可以有意识但无目的地举起我的手。”

【分析】

乙举起自己的手的目的就是反驳甲的观点,但乙却说自己“无目的”,因此,乙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1.12 非黑即白吗?

黑色和白色是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因为,除了黑色和白色外,还有很多其他颜色,所以,不是黑色也并不一定是白色。所以,非黑即白就是误把反对关系当作矛盾关系,误认为否定一方,就肯定了另外一方,也称为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也叫虚假二分,即错误地把一个事件误认为只有两种可能性。

例14.

要么人类是上帝创造的,要么人类是猴子变成的。

【分析】

这个推论犯了非黑即白(虚假二分)的逻辑谬误。因为“上帝创造”和“猴子变成”并不是人类来源的所有可能。除非能证明除这两种可能以外,人类不可能有其他来源,否则这句话并不成立。

2 间接质疑:归谬法

归谬法是先假设对方的论点为真,从而推出荒谬的结论,进而证明对方论点虚假的论证方法。

例15.

老吕:坤坤篮球打得太臭了。

冬雨:你有什么资格评价坤坤?你行你上呀。

老吕:只有自己行,才能评价别人吗?照你这么说,我评价一个冰箱好不好,还得自己会制冷呀。

【分析】

在上例中,老吕构造了一个和对方类似的论证,而这一论证的结论显然是荒谬的,从而达到质疑冬雨的目的,这就是归谬法。

例16. (2005年在职MBA联考真题)

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洋快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跃升。

【分析】

“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未必会导致“洋快餐的市场需求大幅度跃升”。消费偏好不是固定不变的,未成年时期的嗜好不必然成年时也有,不然的话,儿童玩具应该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产品(归谬)。

注意: 以上方法并不是质疑论证的所有方法,但它基本概括了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90%左右的题目,请优先掌握。

第4节 案例分析:易中天怒撕马同学

通过前面三节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论证、如何质疑一个论证。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吧。

1 易中天怒撕马同学

在 2014年 5月 24 日的《开讲啦》节目中,易中天大师在录制现场怒撕马同学!让我们来扫码看一下视频。

【原文再现】

马同学:我想跟您探讨一个问题——“刷存在感”。因为您本职是一位教师,在快退休的年纪又上起了电视,讲起了不属于本专业的历史,把“业”变成了“余”,把“余”变成了“业”,我妈肯定会说您是不务正业。

扫码看视频

我也知道您有两个兄弟,是不是在家里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关爱也被除以了三,以致您现在没有了存在感?是不是当初您在放牛的时候,那些离您而去的母牛造成了您的空虚,也造成了您没有存在感?

包括您现在写的新书,叫《易中天中华史》,而不是在“中华史”下面写“易中天著”四个字,所以我想知道,大师也缺存在感吗?

同台女孩的质疑:照你这么说,你现在还是一个学生……

马同学: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说我现在是一个学生,但站在了这个舞台上,是不是也是不务正业?我想告诉你的是,我并没有像易中天老师那样,已经放弃了学校的教职,我还是一个大四的学生,我即将毕业,我还在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我即将去美国读我的博士,我觉得我是务正业的,我只不过是今天利用了一下午的空闲时间,来到了这个舞台上,这有什么错吗?

易中天:第一条,我当年上《百家讲坛》的时候,学校没耽误一节课,我跟你一样,也是利用课余时间呀。

马同学:那您现在呢?

易中天:我退休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光荣退休,不可以吗?我是利用退休老头钓鱼的时间,来做《开讲啦》,不可以吗?

小撒:他已经在这个讲台上成功地惹恼了很多嘉宾。

易中天:我一点都不恼,他的逻辑环节没问题,他的逻辑起点错了,所以他后面的说法全是不成立的。

你是从先认定我是“刷存在感”开始,然后才追问了是因为兄弟吗?是因为母牛吗?是因为什么吗?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我在“刷存在感”。你的这“一大堆”论述逻辑不通。

还有什么叫不务正业?你说你去讲一个不是你专业的课,这就叫不务正业?这叫“不务专业”!不正吗?用词不当吧。难道所谓“不务专业”这个词是罪名吗?是谁规定了一个人大学读什么专业,将来就得干什么?小撒是主持人专业毕业的吗?

一个人的存在就是存在,需要“刷”吗?除了《开讲啦》,你还能找得出今年我参加的一个电视节目吗?如果像你这么说,我要上电视太容易了,有多少电视台在请我,我只需要每天刷刷刷,嘻唰唰嘻唰唰……

看完这段视频,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内心由衷感叹,大师就是大师,理论起来都是“大师级”水准。那么,马同学的论证有理吗?易大师的反驳有效吗?现在,就让我们用所学知识一一分析。

2 马同学的论证与易中天的质疑分析
2.1 马同学的第一段论证

马同学:我想跟您探讨一个问题——“刷存在感”。因为您本职是一位教师,在快退休的年纪又上起了电视,讲起了不属于本专业的历史,把“业”变成了“余”,把“余”变成了“业”,我妈肯定会说您是不务正业( 论据① )。

我也知道您有两个兄弟,是不是在家里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关爱也被除以了三,以致您现在没有了存在感( 论据② )?是不是当初您在放牛的时候,那些离您而去的母牛造成了您的空虚,也造成了您没有存在感( 论据③ )?

包括您现在写的新书,叫《易中天中华史》,而不是在“中华史”下面写“易中天著”四个字( 论据④ ),所以我想知道, 大师也缺存在感吗 论点 )?

马同学的论证非常简单,用四个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大师(易中天)也缺存在感”。其论证结构如下:

(1)论据①

此论据有两个问题:第一,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叫“不务专业”而非“不务正业”,此处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第二,“不务正业”的隐含假设是“有正业”,即有本职工作,如果这一前提错误,马同学的论证就不能成立。

【易中天的质疑】

易中天: 还有什么叫不务正业?你说你去讲一个不是你专业的课,这就叫不务正业?这 叫“不务专业”!不正吗?用词不当吧 指出马同学偷换概念 )。 难道所谓“不务专业”这 个词是罪名吗?是谁规定了一个人大学读什么专业,将来就得干什么 直接反驳马同学的观 )? 小撒是主持人专业毕业的吗 举反例 )?

易中天: 我退休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光荣退休,不可以吗?我是利用退 休老头钓鱼的时间,来做《开讲啦》,不可以吗? 指出马同学不当假设 )。

(2)论据②

首先,家里有两个兄弟,不代表关爱被除以了三,也可能易中天是被偏爱的一方。而且,因为兄弟多,除了父母之爱外,他还收获了兄弟之情。

其次,本段存在不当假设。因为,本论据是一个溯因推理,即找原因。但是,我们寻找一个现象的原因的前提是这一现象的确出现了。所以,本段先假定了易中天缺少存在感,又去寻找易中天缺少存在感的原因。由于“易中天缺少存在感”正是马同学的论点,是尚待证明的。用一个尚待证明的观点作为论证的前提是不妥当的。

(3)论据③

首先,本段作为论据是马同学虚构的场景,虚构的场景是无法作为论据的,犯了虚假论据的逻辑错误。这样的论证只能博人一笑,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其次,本段也是溯因推理,犯了和论据②相同的谬误。

【易中天的质疑】

易中天:我一点都不恼,他的逻辑环节没问题,他的逻辑起点错了,所以他后面的说法全是不成立的。

你是从先认定我是“刷存在感”开始,然后才追问了是因为兄弟吗?是因为母牛吗?是 因为什么吗?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我在“刷存在感” 指出马同学不当假设 )。你的这“一大堆”论述逻辑不通。

(4)论据④

本段也是一个溯因推理,找新书名叫《易中天中华史》的原因。那么,原因是不是“易中天缺少存在感”呢?当然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更合理的解释是:第一,易中天作为一个知名文化学者,以易中天命名更利于营销;第二,这本书写的是易中天对中华史的理解,是一家之言,因此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与《南怀瑾选集》无本质不同。

但是,新书命名为《易中天中华史》更利于营销这一点,易中天是很难在节目中承认的,毕竟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学者是研究学问的,而不应该考虑赚钱。当然,这种传统观念的成立性存疑,因为学者也是人,也需要养家糊口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也需要赚钱。

2.2 马同学的第二段论证

马同学的第二段话,实际上是一段质疑。同台女孩的话被打断了,没有说完整,让我们把它补充完整:

照你这么说,你现在还是一个学生,本职工作是学习,可现在也出现在舞台上。如果易中天老师是不务正业的话,你这不也是不务正业吗?

这位女孩使用了归谬法,即马同学要质疑易中天不务正业的话,就不得不接受一个荒谬的现实——自己也不务正业。

但这一归谬法是通过类比论证实现的,论证结构如下:

易中天的本职工作是老师,出现在舞台上,他是不务正业。

马同学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也出现在舞台上。

因此,马同学也是不务正业。

类比论证的问题在于,如果类比论证的对象存在本质或关键差异的话,类比就不能成立。马同学就机智地抓住了这一点。

马同学: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说我现在是一个学生,但站在了这个舞台上,是不是也是不务正业?我想告诉你的是, 我并没有像易中天老师那样,已经放弃了学校的教职 比对象有差异 ),我还是一个大四的学生,我即将毕业, 我还在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我即将 去美国读我的博士,我觉得我是务正业的 质疑同台女孩的结论“马同学不务正业” ),我只不过是今天利用了一下午的空闲时间,来到了这个舞台上,这有什么错吗?

马同学的这段质疑是非常犀利的,抓住了类比论证的最大质疑点:论证对象有差异。而易中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出谁说咱们这两个类比对象不一样,我们是一样的呀!

【易中天的质疑】

易中天:第一条,我当年上《百家讲坛》的时候,学校没耽误一节课,我跟你一样,也是利用课余时间呀。

3 对易中天其他论证的分析

(1)归谬法

易中天的论证中使用了归谬法:

除了《开讲啦》,你还能找得出今年我参加的一个电视节目吗?如果像你这么说,我要上电视太容易了,有多少电视台在请我,我只需要每天刷刷刷,嘻唰唰嘻唰唰……

这一归谬法的手法是:假定上电视就是缺少存在感,那“我”可以天天上电视来刷刷刷,这是不符合现实的。从而说明“我”并不缺少存在感。

(2)易中天的逻辑错误

百密一疏,易中天也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一个人的存在就是存在,需要刷吗?

此处存在偷换概念:一个人“存在”和一个人有“存在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老吕提醒

论证有效性分析与易中天的反驳极其相似,但也有区别。因为,反驳要求的是驳倒对方的观点,很多时候还会在驳倒对方的同时树立自己的观点。这时,我们会提出大量的论据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论证有效性分析,则只要求指出并分析对方的逻辑漏洞即可,并不要求反驳他,也不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一区别,你会在后面的练习中深有体会。 nFWO/alxko9rFvBwr7HrxQL01CO+YcFhAsKIw1yfoIwJJlkOJR59tgCRJRdMcj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