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位置上左摸摸右看看,若不是王翠芳在外侧挡着,他简直想起来在公交车上翻看个遍。
“行啦小磊,安静坐好,你这样会影响到别人的。”徐淼淼感觉到动静回过头阻止徐磊。公交车一排一共四个位置,一边两个,中间是过道,王翠芳带着徐磊坐在一起,徐淼淼坐在他们前面的位置上。
“姐姐,这个车好大啊,比小轿车都大!小轿车里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徐磊一直跟着卖卤肉,已经见过几次小轿车了。
“当然不一样了,小轿车里面的位置少,只能坐几个人。”
“那它不能多加几个位子吗,能不能搬着板凳上去,这样就不占位子了。”
“当然不能啊。”
“可是为什么呢?”
“等以后你坐了小轿车就知道了。”徐淼淼不知道怎么描述,就敷衍他。
“那我什么时候能坐小轿车啊?”
“呃、等今年九月就送你去上学,好好学习等将来有出息了就能坐了。”
“啊?那……”
两个人来来回回罗罗嗦嗦了好久,车上的乘客一会儿一催司机,司机说着快了快了,五分钟,两分钟,就是不开车。
又等了半天,车上上来最后俩乘客,大概是时间到了,司机终于上车开始发动了。
汽车嗡嗡地开始原地预热,一直坐在门口位置是没动弹的售票员这时候也起身开始收钱。
在徐淼淼前边只有两个人,很快就到了她们,王翠芳掏出一张一毛的土黄色纸币交给售票员,因为身高没有超过门口栏杆上的刻度,徐磊是不用买票的。
这种公交车说是售票,其实只是数人头收钱,是没有纸质的票据的。
售票员从车头部往车尾走,路过一个乘客就停下收五分钱,就这么走一趟车费也就收齐了,后边如果再有人上车就会直接在门口先将车票钱给售票员,然后再进到车厢里面找位置坐下。
司机就让公交车这么嗡嗡嗡的响了又有将近五分钟,才终于开始往前走。
先是缓慢的滑行,等到走出了十来米之后就开始提速,徐淼淼这才终于觉得有了一点坐车的感觉。
一路上有两个上车的,还有一个下车的。
这种跑城郊线的公交车和城市里面的不一样,虽然路线是固定的,但是沿途却没有停靠的站点,中途如果有人想下车的话就直接喊司机师傅停车,或者是上车的时候对司机说哪哪哪个路口或者哪哪哪个村头停一下。
如果有些大一点儿上下车的人比较多的地点到了,司机也会向车里喊一句,哪哪哪到了,有下车的没,如果车上有人回答就停车让人下去,如果没有就不停车直接开过去。
沿线想要上车的就更简单了,直接在公交车顺手的那个方向,站在路边招手,司机就会直接将车停在想要坐车的乘客面前。
这次中途上车两个人一个是个中年大叔,另一个是个老婆婆,擓着个篮子,从岔路上过来的时候差点错过这辆公交车,边走边着急忙慌的向公交车招手,跑又不敢跑过来,还是司机师傅停下车,把头从驾驶室旁边的车窗伸出去对她喊,不用急,慢慢走,我等着你,她才没那么着急。
等上了车才知道她篮子里装的是鸡蛋,是给闺女补身体的,她闺女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今天她就是要去医院看闺女去。
车上的乘客听了都打趣恭喜她,她开心的要给大家分鸡蛋,只是这谁能要?纷纷拒绝,她就说这里边是生鸡蛋,等回去了要煮喜蛋再来送给司机和售票员吃,一车人开心的哈哈笑。
等到了县城,王翠芳带着徐淼淼徐磊直奔着百货商店去,因为这时候虽然也有一些人就像她们一样开始做生意,但大多是一些零碎单一的小打小闹,要是想买一些大件或者想东西齐全,还是得去供销社和百货商店。
县城里的百货商店不止像镇上一样是一家大一点儿的店了,而是一整座楼,整整三层,楼体前边有百货大楼四个大大的字竖着贴在楼层中间。
进到里面转悠了一大圈,她们之前只知道想买三轮车要到百货大楼来买,却没想到光一个百货大楼竟然也有这么多地方,卖衣服的、卖钟表的、卖餐具的、卖生活用品的、就连被子都有得卖,这边好像来过又好像没有。白天还开着灯,明晃晃的晃眼睛。
是的,她们在百货大楼迷路了!
好好的一个三层大楼,竟然没有一个指路标识。
“咱先别看这些东西了,先找人问问路去买三轮车吧,不然万一没买着咱买一堆东西不好带回家。”
徐淼淼将被晃花眼的王翠芳拉出来。
问了两次路,拐了几个弯儿,她们才到了专门买车辆的区域,原来属于车辆的区域放在了一楼的后半部分,被楼梯口挡着,而她们几次路过都是直接从楼梯上下,根本没注意到后边竟然还有一半。
她们只穿过一小块摆放着服装的区域,就看见了一大片车子排成排整整齐齐的放在那。
带杠的二八自行车最多,还有不带杠的女士自行车,竟然有几种颜色,不同牌子还有不一样是小标识。
这边有一男一女两个售货员,她们过去的时候这个区域还没有顾客,两个售货员正在边说话边拿着抹布擦拭自行车上的灰尘。
女售货员先看见她们过来,马上放下了手上的抹布,过来问她们想要什么样的自行车,准备给她们介绍。
王翠芳赶紧摇头:“我们不要自行车,我想要一辆三轮车,最好是大一点能做人也能拉货的那种。”
“呀,那大姐你可真是来巧了,我们这儿还真有三轮车,不过就是没得挑,正好还剩下最后一辆。”女售货员眼神一亮,引着王翠芳往一头走:“大姐你过来看看,就是这一辆。”
女售货员指着所有自行车的里边最边上靠墙位置停放的一辆三轮车。
“这三轮车贵是贵了点儿,可是它方便啊,又能拉东西又能带孩子,最适合像您这样的,关键是还容易学,骑上就能走,不用像学自行车那样动不动摔几个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