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株烟树空陂上:云林春霁图轴

《云林春霁图轴》,纸本墨笔,纵73厘米,横54.4厘米,作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云林传世精品。清初鉴赏大家吴其贞评此画:“纸稍朽坏,气色则佳,写石板上有五株树木,画法秀嫩,气韵绝伦,为云林上乘画也。”此画作于1354年,云林当时正值壮年,但在元末的混乱时世中,他的人生经历了激烈的震荡。就在作此画的前两年,他弃田宅,偕妻子,系舟汾湖之滨,日与烟波钓叟、江海不羁之士相游,清閟阁中的高傲文士,一变而为湖上的飘零人。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较大的思想转变。这年早春时节,一场冷雨过后,他在一客店遇到十六年未见的老友王宗晋,与之作一夕长谈,后作此画赠之。

画上云林题有一诗:“开元道士来相访,索写云林春霁图。我别云林已二载,为濯沧浪游五湖。满目波容蘸山黛,撩人柳眼乱花须。避喧政欲寻耕钓,源上桃花无处无。”后跋交代缘由:“余与宗晋道兄别十有六年矣,忽邂逅吴下,杯酒陈情,不能相舍。老杜所谓‘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者,讽咏斯语,相与怆然。人生良会不易,而况艰虞契阔若此者乎。以十余载而仅一面,则人生果能几会耶!悲慨亦未有若此言也。明日道兄将归钱唐,余亦鼓柂烟波之外。因写图赋诗,以寓别后恋恋不尽之情云耳。”

倪瓒《云林春霁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 73cm×54.4cm

两年后,王蒙题此画云:“五株烟树空陂上,便是云林春霁图。仙老御风归洞府,隐君鼓柂入江湖。几回梦见青双眼,十载相逢白尽须。此日武陵溪上路,桃花流出世间无。”

此画的构图颇似《六君子图》,此时冬天刚过,阳春并未真正到来,云林应这位道士之请,为其画《云林春霁图》。云林,梁溪,清閟阁,那是云林曾经在无锡的居所,也是他们十六年前相会的地方,而眼前所见乃是一片萧瑟,他们的“春霁”只能留在记忆中。云林的画中只有四株萧疏烟树(王蒙说是五株烟树,是误录),但云林,乃至他的画友王蒙特别谈了桃花,这春天的使者、道教的法物。

云林说“源上桃花无处无”——源上,桃花源也。“无处”,说的是“非有”,意思是不在桃花,不在荣景,一切外在的色相世界,都是幻象。“无处无”中的后一个“无”,说的是“非无”,超越对“无”的执着,如他的脉脉寒流,萧疏老木,如睡的远山,一片沉寂的气氛,这些“否定式意象”,并不是他心中的桃花源。他的桃花源,不在寂寞中,而在寂寞的眺望里,在心灵的回望处,在当下真实的生命体验中,这里才有他“真性”的桃花。

王蒙说云林的萧疏烟树乃是“桃花流出世间无”——云林画出了别样的桃花,一种没有桃花的桃花源,那是漂泊中的云林对彼岸世界的眺望。《云林春霁图》的主题是“远望”,不是视觉的望,而是通过世间幻象——寒林瘦水,回望生命的真实。元代诗人盛景年题云林《疏林图》(此图今藏于大阪市立博物馆):“木落风初起,诗成酒未酣。故人今不见,秋风满江南。”秋风满江南中,有多少殷切的生命回望! XnwLODpNEh5WjNRqNKoF0QILF0uv+gp9qyYHszut5XsVbMvzEkOl3Si+5OKIHT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