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引发致病的链球菌主要有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
1978年,一名日本男孩感染A族β型链球菌(GABHS),10天后出现抽动障碍,氟哌啶醇治疗无效,改用泼尼松龙后症状迅速好转。1989年,美国罗德岛爆发A族β型链球菌感染后抽动患者突然增多,显示链球菌感染和抽动存在着某种关联。其后,有研究证实咽部链球菌感染与抽动发病及复发加重高度相关,而且链球菌抗体滴度越高抽动症状越严重。
当少量病菌进入人体后,能刺激身体里的B细胞产生抗体,把病菌消灭掉,这样人就不会生病了。因而有研究推测,感染A型链球菌后,机体产生链球菌抗体,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宿主基底神经节上的抗原表位发生反应,导致出现一系列由神经元抗体介导的异常行为。疾病的反复也被认为是机体再次感染链球菌时,因记忆性B细胞快速活化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导致抽动复发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