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交流中,“称呼”这个细节看上去简单,其实却蕴含着不小的学问。一个得体的称呼能够彰显自己的高情商和优秀的素质,也能够让对方如沐春风,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为之后的顺畅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如果称呼不当,会让对方十分不悦,更有可能影响彼此的关系。
小文和佳佳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她们同时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小文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与人打交道时不太在意称呼的问题。在部门里,见到比自己年龄大的前辈一律称呼“×哥”“×姐”,几个女员工虽然表面上笑眯眯地答应着,心里却十分不满,总觉得小文是在“卖弄”自己的年轻。部门经理马先生——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士,一听到小文称呼自己“马哥”,也是直皱眉头,心想这个新人怎么这么“没大没小、不懂分寸”。没过多久,小文发现自己在部门里似乎被“孤立”了,同事们对话的时候都有说有笑,可一和自己说话就一本正经,而且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其他话题几乎都不会和小文交流,这让小文感到十分困惑。
与小文相比,佳佳的职场路走得就要顺利得多。刚进单位的时候,由于对同事的情况还不太熟悉,佳佳便尽量称呼对方“×老师”,让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尊重,也能够表现出自己希望向对方学习的意愿,这让很多同事都对佳佳留下了“谦虚”“有礼貌”的印象。接着,佳佳又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了几位领导的职务状况,在称呼的时候就注意用“姓氏+职务”的方法,像周总、李经理等,对于那些带着“副”字头衔的领导,佳佳也很贴心地省略了“副”字,让对方听了非常舒服。没过多久,佳佳就在部门里赢得了不错的人缘,领导十分看重她的能力,还安排她接待来访的重要客人。一次,佳佳接待了一位姓“禚”(音同“琢”,zhuó)的贵宾,由于事前做过“功课”,佳佳非常自然而正确地称呼对方“禚先生”,让对方感到非常惊喜。事后对方还向佳佳的领导夸赞了一番,说很少遇到这种不用自我介绍,别人就能正确称呼自己的情况……
在上述案例中,小文和佳佳谁的情商更高是显而易见的。像佳佳这样的高情商者,在说话时注意礼貌的细节,根据对对方的了解程度,结合对方的年龄、性别、职务、亲疏关系等来选择合适的称呼,让对方感觉受到了足够的尊敬和重视,自然有助于拉近关系、促进交流。
下面这些技巧都是高情商者在称呼他人时会经常用到的,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在一开口说话时就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称呼应当考虑到对方的年龄、性别,对于比自己年长的男性应当根据其年龄尊称“大哥”“叔叔”“爷爷”等,对于德高望重的老人还可以尊称为“×老”,以表示自己的尊敬、重视之情。
不过,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女性,由于很多女性有“不服老”的心理,所以在称呼上要尽量“叫小”一些,能称呼“阿姨”就不要称呼“奶奶”,能称呼“姐姐”就不要称呼“阿姨”,这样才不会招致对方的反感。
称呼要考虑对方的职务,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比如,可以直接称呼其职务,像“董事长”“总经理”等,也可以采用姓氏+职务的叫法。对于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可以用职称来称呼,如“×教授”“×工程师”“×主编”等。同样,在这类称呼中最好也要学习案例中佳佳的做法,将“副”字去掉,让对方感觉更加舒服。
另外,对于从事某些职业的专业人士,还可以用其职业来对其称呼,如“×老师”“×教练”“×医生”等。
称呼他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自己与对方的亲疏关系。比如,对于熟人、好友、亲密的同事,就可以直呼其姓名,有时还可以省去姓氏,直接称呼名字,这样更能拉近关系、顺畅沟通。
当然,对于关系不够亲密的领导、同事还是要以正式的称呼为宜,而对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更应该采用“先生”“女士”“太太”之类的泛尊称,特别是在不清楚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称呼“女士”要比称呼“太太”更为得体。而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则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要按照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的顺序来分别称呼。
在身处不同的场合时,称呼也要注意有所变化。比如,在工作岗位上,称呼他人时要注意庄重、正式、规范,不宜使用过于亲昵的称呼或绰号等。而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相处时,就不宜一本正经地使用正式称呼,否则反而会给人留下“摆架子”“装腔作势”等不好的印象。
总之,合适的称呼能够体现个人的修养,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所以一定要用心学习和体会,才能像高情商者一样在说话时轻松赢得他人的好感。
高情商者的小技巧
在国际交往中,称呼还要注意符合各国风俗、语言习惯等特点。比如,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说英语的国家,人们的姓名为名字在前、姓氏在后,称呼时可以用后面的“姓氏”加上“先生”“夫人”“女士”等称呼;对于关系亲密的朋友可以直呼前面的名字;不过在俄罗斯姓名往往由本名、父名、姓氏三个部分组成,在称呼时一般只用姓氏或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