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也许是我写校园文写多了的缘故,长大后认识的人,总会代入学生时代去考虑,思考如果当时我们在一个学校里,会不会成为好朋友的问题。如果这个人是简蔓,我无论再怎么客气、含蓄、婉转、礼貌、逢场作戏,答案好像都是,不大可能。

嗯,就是不大可能。

小时候的我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因为成长境况的缘故,我大多时候都很颓丧,充满戾气,像只刺猬一样。

——这么一说,仿佛很像这本书中的女主角,但事实上,更像这本书中的女配角。

年幼的我是某种意义上的坏孩子,好朋友也都是同一类型,我们浩浩荡荡地走在学校里,一大群人,自视甚高,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对低调温柔的女生是不会放在眼里的,也不是不想,就是没有任何共同话题。

喜欢上这样的人是毕业之后的事。

说起来有一点儿令人失望的是,绝大部分人,在青春期无论怎样暗自发誓或者拍着胸脯扬言不会成为一个庸俗的人,在长大之后还是会被大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变得平庸世故。我不是很想用“油腻”这样的词汇去形容他们,因为也很清楚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有多少无奈或难言之隐。生活很辛苦,我经常这样说,说久了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但很无奈,它就是一个客观事实。

然而还是有人在这样的无奈和辛苦里停留在少女时代,就像坐在教室角落里的那些女生一样,不是很在意教室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只低着头默默做功课、发呆、有小心事,会为很小的事情难过,也会因为“夏天来了啊”这样的原因雀跃半天——傻乎乎的,又简简单单的。

简蔓在我心里大概就是这种印象。

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很红了,有争议,我也知道,据说还很敏感。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人是很容易钻牛角尖的,不大适合跟我这种神经大条的人相处。我们同为小MM旗下签约作者,却从未联系过,一次也没有。直到有一次我俩写了同一本书《浪漫星语(白羊卷)·101度少女心》,要一起做活动,我就在想,肯定还是要象征性地认识一下的吧?

就这样一发不可收起来,被编辑绿茶认为“像热恋一样”,每天聊到大半夜,互相甩文章,聊怎么写小说,怎么面对读者的差评……然后发现,其实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人嘛!

该怎么描述她呢?就真的是笨笨的,迟钝的,但是很认真地在钻研自己和别人的文章。理论上,她也出版过那么多书了,经验应该很丰富了,然而她还是保持在初学者的状态里,皱着眉,咬着嘴唇,对着电脑摸索,自己跟自己较劲一样,试图去证明自己还能够进步,还能写得更好。

然后就有了《我曾记得那男孩》,以及这本《有风有海有别离》。熟悉她的读者可能明白,她在一次次地改变风格,脱离了她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放弃了自己擅长的主题,努力拓展自己的故事和格局——相信我,这件事真的不容易,因为几乎要全盘否定自己,重新开始,无论在心态上还是精力上,都是件很辛苦的事。

这种改变,其实跟毕业很像。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毕业,都要离开自己习惯的舒适区,去往一个新的环境,从头开始;在一次次重新建立自身生活的时候,一次次地怀疑自己,并重新认识自己;在告别里学会面对孤单,面对不舍……这些,都是毕业将会带来的事。

但人生是没有毕业期限的,也没有什么毕业证书让你握在手里。有些人在离开校园之后还会不停地卡壳,在一次次挫败和一次次无能为力之间缓慢地前行。就像书里的沈素禾一样,周而复始地在失败里打转,渐渐被疲惫压垮,无所适从。

我想以你们现在的年纪可能还无法理解这些角色,但至少希望你们能不去嘲笑他们。因为人生,是真的有点儿辛苦的,而善意,是人生的星火,让青春能明亮一点儿,温暖一点儿。

退回去说这套书,两本,我们分开来写,为防止互相影响,写作期间也没有交流,隐约知道彼此的大概故事,还开玩笑说“我们简直拿错了大纲”。我自己并没有拥有一个很好的青春期,就想写一些快乐富足的孩子们;简蔓则截然相反,选了孤独而边缘的少女。我们在后来交换书稿的时候都很诧异,两本书的情节竟然能达到某种共振,全然不同的角色和故事,细微之处却是链接在一起的,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彼此衬托,彼此抵达。

可能这也侧面证明了一些事情,那就是,不管你是谁,无论生活怎样,在青春期和毕业季里所要经历的事情都有些像。

那么也同样证明了,正在经历这一切的你,并非孤单一人。

由此希望你们能够快乐地度过这个夏季,不管是正在毕业的,还是将来要毕业的。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丢失的行李箱,并在将来,遇到属于自己的简蔓,还能学会什么、认识什么人。希望你们的生活有海有风,能够波澜壮阔,也能风平浪静。

短发夏天
2018.6.1 MLn3YXsTOU/T7hmAuq0ZUmcOoiTXo3OHgJdi0qpmEa32v1fGLDANwH0S1cqAO2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