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小短(短发夏天)认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常常跟绿茶感叹:“如果我能早点儿认识她就好了。”更确切点说:这么棒的她,我实在是认识得太晚了。
我是一个有点儿封闭的人,不善言谈,执拗,不懂变通,自卑怯懦,并且敏感。坦白来讲,我认为这样的自己并不是一个会被别人喜欢的朋友。而我心中的小短,博学、洒脱、充满智慧。我们之间似乎找不到什么相似之处,我担心交流中会冷场和尴尬,所以一直缩在原地,连她的微博都没有关注。
后来,我想,我或许可以去了解一下她,说不定能找到什么成为朋友的契机。于是,我翻看了她的豆瓣书单,把自己感兴趣的那些书列在文档里,一本一本地买来看。一些相同的想法让我觉得自己和她的距离好像不那么遥远了,我因此获得了信心和勇气,渐渐与她熟悉起来。
但,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看过很多她的文章了,长篇、短篇都有。她的文字十分轻盈亲切,像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坐在阳光普照的树下,笑眯眯地,用随意自然的语气,跟你讲一个故事。就如这本书的开场白——“你有没有发现菠萝和萝卜这两个词很有意思,读音相反,却刚好都是食物?只不过一个是水果一个是蔬菜!”
是不是很灵?
嗯,实在太灵了。简单的句子营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读者在她的文字中感受到信手拈来的轻松自如。但是,大概没人能够猜到,她本子上写满的详细到极致的人物档案,其中包括每个人的行事风格、说话方式、感情观和一些细碎的人物互动的场景对话。
坦白讲,越熟悉小短,越会觉得她可怕。
她聪明,可是又勤奋。她洒脱,但是又谨慎。她就像学生时代里,那些看起来不怎么努力却总是能轻松拿高分的神奇的女孩子。但事实上,哪有什么毫不费力就能得到的回报?不过是她把竭尽全力藏在了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她也曾与我讲起她颓丧的童年经历,我听得心惊肉跳,她却显得风轻云淡:没关系啊,我又不在乎。每当那时,我都会回她一串“拥抱”的表情。尽管我知道,她是真的不在乎了。
我常常想:她是怎么在那样动荡不安的成长环境中变得如此优秀的呢?她是怎么摒弃那些负面的、压抑的、无可奈何的部分,而拥有如此温暖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呢?可是想着想着,就觉得更难过了。还能有什么捷径呢?一定经受了很多痛苦和打击,所谓的成熟不就是一次次与挫折斗争的结果吗?
她就像我在小说中写过的那些女孩,拥有破碎的成长经历,却也拥有抵抗苦难的坚韧果敢,让我既心疼,又敬畏。
这种很奇妙的感情联系使得我们走得越来越近。是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在傍晚回家的地铁上收到了她的微信,她说:我们一起写套书啊。
因为被她选中,我很开心,甚至还很不矜持地问询了选我的原因。她笑得坦荡,回我:因为我们很不一样,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大概也会很不一样吧!
后面就是和责编绿茶商议策划,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敲定之后,有了摆在你们面前的这套毕业主题书。
以“旅行箱”为媒介,连通了两个陌生女孩的生命——许云舒和佟雨颜。
除了拥有一个颜色相同的行李箱,以及都处于面临高考的人生阶段之外,她们没有一丁点儿相像之处。
小短笔下的云舒,拥有父母和朋友的宠爱,她像很多不需要过早成熟起来的女孩,有任性和自私的理由,不需要畏惧什么,惬意地享受自由,勇往无前。未来是怎样她不知道,但她却能够笃定足够美好。
云舒就是这样明亮到耀眼的女孩。
所以,整本书,我沉浸在她给我的这份天真梦幻里,暂时忘却了未知前路上埋伏的危难。如果我们迟早要踏入社会,面对一系列事与愿违,那在这之前,何不先将所有的美好享受殆尽?
为了让好闺蜜重拾自信,排除万难重聚舞台;对一个男孩子产生好感,坦荡接受他“一起去北京读大学”的提议;最好的朋友不告而别时放肆痛哭……不扭捏的云舒,也刚好拥有着不纠结的青春。在平凡生活中,烦恼着那些清淡的小事,茫茫然地感怀着别人的人生,又茫茫然地面对着自己的未来,笃定快乐,霸道前行。
云舒真的是属于那种佟雨颜连羡慕的资格都没有的女孩。
所以,理论上讲,她们不可能成为朋友。但,故事的最后,她们重逢,彼此却从对方完全不同的微笑中感受到了一些相似的东西。
接受与自己不同属性的人,坦然面对未知的相遇,对此后获得的一切报以积极宽容的态度……这大概就是成长的力量,这大概才是毕业前需要做的最好的准备。
而我也相信,你已经整理好了装满祝福和希冀的旅行箱,踏上人生中这个独特的夏天,去迎接未来的风、广阔的海和未完待续的别离。
简 蔓 2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