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凡尔赛宫的宏伟掩盖了一个事实:它起码象征着文化对抗自然的胜利。路易十四统治期间,圣西蒙公爵(1675—1755)作为廷臣在凡尔赛宫生活了十余年,但很显然,他并非国王的朋友。多年后撰写回忆录时,他痛斥路易十四的宫殿选址决策:在他看来,那是“最令人神伤且不值得留恋的地方,那里没有风景,没有树林,没有水源,没有土壤。那里只有流沙和沼泽,所以空气也十分糟糕”。 [1] 水流顺着山谷两侧的斜坡淌进一片沼泽平原,其上到处是池塘和面积广阔的死水,使整片区域弥漫着危害健康且恶臭难闻的气息,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狂风也在这里肆虐,滋生出一种潮湿且萧瑟凄凉的氛围。
在路易十四出生前的几年里,“凡尔赛”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那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位于加利山谷南侧,巴黎西南方约19千米处。当地历史与其地理位置一样不引人注目。2006年,在如今宫殿所在位置的南边发现了一座墨洛温王朝时期的墓葬,证明早在公元8世纪这里便有人居住,但直到11世纪中期,“凡尔赛”才见诸文字记载。这个地名来源于古法语的“versail”,意为开垦过的土地。虽然中世纪这里以密林和低洼的沼泽为主,但其实还有葡萄藤和果园,以及开阔的耕地。有处高地上矗立着一座磨坊,日后就是在那里,路易十四修建起了他的宫殿。
16世纪中期,在这座山村及其外围农庄里,可能总共只有几百个居民,住在简陋的有着茅草屋顶或石板屋顶的村舍里。这个地区位于诸多道路的交叉点,其中包括一条连接巴黎与诺曼底的主干道,当地所享的任何繁荣都归功于此。经由凡尔赛被送往巴黎屠宰的牲畜要比经由这里去往巴黎的人多得多。到16世纪中期,富有的巴黎人开始在这里投资地产。马夏尔·德·洛梅尼是一位有影响力的金融家,他在凡尔赛修建了一座庄园,并向国王请愿,希望能恩准村子每周举办一次集市,每年定期举办四次交易会。在1572年针对新教徒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中,洛梅尼在巴黎罹难,其财产落入阿尔贝·德·贡迪手中。贡迪是托斯卡纳人,时任法国摄政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的随从,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贡迪忙于国事,无暇顾及凡尔赛的发展,但与其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他仍继续在那里购置地产。等到世纪之交,即法国国王开始对凡尔赛感兴趣的时候,贡迪家族已成为当地最具权势的家族。
1589年,法国的宗教战争已近尾声,在围攻巴黎的路上,亨利四世率军途经凡尔赛。也许这里令他难以忘怀,因为自1604年起,他曾多次返回此地行猎。茂密的树林使这里成为狩猎游戏的理想场所,尤其是猎杀鹿、野猪、狼和野兔。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国王们在圣日耳曼昂莱兴建了一座时尚的城堡,那里后来成为最受法国王室青睐的居所之一。凡尔赛与之毗邻,对进行一日狩猎来说,是一处非常合适的目的地,但亨利四世有时也在那里过夜,通常住在贡迪的庄园里。1607年,他带着5岁的儿子前往凡尔赛,进行男孩人生中第一次狩猎冒险。男孩猎到了“一只野兔,五六只鹌鹑和两只鹧鸪” [2] ,而且似乎对这个地方表现出了持久的热情。
返回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后,这个男孩即位为王,即路易十三。在位期间,路易十三(1610—1643在位)饱受宗教冲突、地方起义和城市暴乱的困扰。此外,从1635年开始,法国又在三十年战争中公开与奥地利和西班牙对抗。国王投身于全国各地似乎永无休止的战争,而返回法兰西岛时,他首选的住所总是圣日耳曼昂莱。1618年前后,他开始前往凡尔赛行猎。路易十三腼腆、粗鲁,还有些歧视女性,因此在前往圣日耳曼昂莱时,他更喜欢让几名男性猎手陪伴左右。1623年,为满足自己休闲的需要,他决定在那座高地上的磨坊旁,修建一座狩猎小屋。
1624年,路易十三第一次住进了这座小房子:它位于路易十四所建宫殿的心脏地带,如今正好被凡尔赛宫的大理石庭院占据。但作为凡尔赛宫的前身,这座建筑十分简陋,算上随从也只能容纳十几个人。当时法国仍为各地方频发的争斗困扰,为了加强防御,路易十三下令在狩猎小屋周围开挖壕沟,并修筑一道高约3米、转角处建有塔楼的围墙。小屋风格略显过时:当时首都的主流是用白色巴黎石修建房屋,但路易十三的凡尔赛小屋却用红砖建成,点缀着多立克石柱,屋顶则由黑色板岩铺就。据圣西蒙说,正因如此,这座小屋才被称作“纸牌屋” [3] ——拥有红、白、黑三种颜色,而且看上去十分脆弱。拆掉邻近的磨坊,小屋的情况才好了一点儿。
在许多宫廷中人看来,国王对凡尔赛的热情着实令人费解。除了丰富的狩猎活动以外,那里鲜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圣西蒙曾尖刻地指出凡尔赛的缺陷, (2) 而若将其与巴黎卢浮宫、杜伊勒里宫,或是可以饱览塞纳河美景的圣日耳曼昂莱城堡相比,则更加相形见绌。在巴松皮埃尔侯爵看来,凡尔赛只不过是一座“微不足道的城堡”,连乡绅也不会引以为傲。后来路易十三提醒某位廷臣自己拆除了凡尔赛的磨坊,后者反唇相讥,说虽然磨坊的风车不见了,但风并没有消失。 [4] 夏天的臭气也是如此。但路易十三更倾向于将环境问题视为一种挑战,而非阻碍。自17世纪20年代后期起,他开始对自己的小屋进行改造,使其不仅能供人留宿,还更适宜长期居住。他还在村内及周边获得了新的地产,以此在小屋后方修建了面积广阔的花园。
1630年,凡尔赛见证了“愚人日”:一场针对路易十三的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派系政变遭到挫败。自那之后,路易十三将圣日耳曼昂莱设为其本人和宫廷的主要驻地,他可由此前往凡尔赛或其他王室行宫避难,如枫丹白露宫或贡比涅宫,而黎塞留作为国王的首席顾问,则被安顿在吕埃尔附近。除处理一些重要国务外,这一安排使路易十三得以远离巴黎和卢浮宫——对于这二者,他都没什么好感。
1631—1634年的进一步修建,使凡尔赛宫从简陋的狩猎小屋,摇身一变成为乡间别墅,甚至是观光景点。1639年,克劳德·德·瓦雷纳在《法兰西之旅》( Le voyage de France )中怂恿前往巴黎地区的观光者们到凡尔赛参观,这是日后成为热门旅行地点的凡尔赛首次出现在旅游指南中。 [5] 此外,国王也对自己的新领地极为自豪。为了向各国达官显贵炫耀,他将会面地点也安排在这里(1641年,他在这里接见了教皇的使者朱里欧·马萨里诺;一年后,后者以红衣主教马萨林的身份接替黎塞留,担任国王的首相)。路易十三也在这里款待了他的王后——奥地利的安妮,并为她修建了房间,但他从不允许她在此过夜。1641年,圣日耳曼昂莱暴发天花,为保护自己的儿子、继承人,路易十三将当时年仅3岁的路易十四带到了凡尔赛,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下令让安妮另寻庇护之所。凡尔赛是男性的专属领地。
这幅图中,制图师雅克·贡布斯特描绘了17世纪30年代早期凡尔赛宫经路易十三修饰后的样子。
据说尚在婴儿时代,路易十四就对他那忧郁的父亲畏惧不已,一见到他就大声尖叫。尽管父子间早期存在这种反感情绪,孩子还是继承了父亲那种对凡尔赛的热爱,这种情感上的延续性盖过了两位君主在这处地点用途上的分歧。路易十三更青睐小规模的凡尔赛宫,沉醉于其远离宫廷的私密性、高度男性化的氛围以及堡垒般的外观。然而,1661年马萨林去世后,路易十四开始亲政,从那时起,他便致力于拆除这里的防御工事,招徕女性成员,将此地活动公开化,最终在1682年,他将整个宫廷和政府机构全部迁至此处,极大扩展了凡尔赛的规模。他将把简朴的乡间别墅改造成一座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