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禮記舊疏考證

郜同麟

提要: 孔穎達等人編撰的《禮記正義》是在皇侃、熊安生舊疏的基礎上編修而成。《禮記正義》引用皇、熊舊疏之文多不出二氏之名,但從該書行文中還是可以找到舊疏的遺痕。本文提出了辨别《禮記》舊疏的二十七例,借之可以略窺南北朝《禮記》義疏的面貌。

關鍵詞: 《禮記正義》;皇侃;熊安生;南北朝義疏

貞觀年間,唐太宗命孔穎達等“撰定《五經》義疏” 。撰成後,時人病其“雖包貫異家爲詳博,然其中不能無謬冗”,於是永徽二年(651)唐高宗又詔長孫無忌等刊正之。長孫無忌的刊正工作在永徽四年(653)完成 ,這便是今天看到的《五經正義》。《五經正義》並非孔穎達等人從零開始撰寫的,大多前有所本。如《左傳正義序》稱劉炫《左傳述議》“比諸義疏猶有可觀,今奉敕删定,據以爲本”,可知《左傳正義》正據劉炫書删定而成。劉文淇《左傳舊疏考正》更認爲“唐人所删定者僅駁劉炫説百餘條,餘皆光伯《述議》也” ,其説雖未免過激,但亦可知《左傳正義》確實前有所本。《禮記正義序》則稱“今奉敕删理,仍據皇氏以爲本,其有不備,以熊氏補焉” ,亦可見《禮記正義》主要據皇侃、熊安生二氏之書,而以皇侃爲主。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有《禮記子本疏義》一殘卷,爲鄭灼據皇侃義疏增益而成,將之與《禮記正義》對比,尤可見《禮記正義》因襲皇侃之迹

遺憾的是,《禮記子本疏義》僅存卷五十九,即今《喪服小記》的部分内容。通過這一小部分可以看出全書的大致情況,但《禮記正義》其他篇卷所保留的舊疏遺存仍難以指實。《禮記正義》確實有不少地方還可以看到來自皇侃、熊安生的蛛絲馬迹。劉文淇之子劉毓崧曾撰《禮記舊疏考證》一卷 ,但筆者一直没有找到該書,或原未成書,或早已亡佚。從該書的名稱及劉毓崧的身份來看,該書應即沿續了劉文淇《左傳舊疏考正》的方法。除劉毓崧外,喬秀巖、華喆等都曾就此問題做過一些論述,但筆者迄今尚未見到全面考察《禮記正義》中舊疏的論著。筆者在閲讀《禮記正義》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舊疏的痕迹,現總結爲二十七例,羅列於下。 /jYqnxX7vW4CnkWQWdkwRTJlcIhVHs+XbsnFSD9YVF61LQaHbSYnCS3O+JUJ2v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