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六经经气的气血多少和阴阳盛微

六经气血多少,《内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以《素问·血气形志》为准。六经气血多少主要着眼于经气质和量的特点。太阳多血少气,以其太阳的营血津液而言,成为化生标气三阳的雄厚物质基础。厥阴多血少气,以其藏血蓄血的功能而言。阳明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故多血多气。少阴心主神明,统血运,少阴肾推动激发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皆以阳气为主;少阳相火在君主神明的主持下完成具体的气液转输过程,也以阳气为主;太阴脾主运化之能,肺为气之大主,故皆少血多气。

六经的阴阳盛微主要反映人体经气的性质及其量的大略差别,病理上主要反映外感热病过程中阳气和阴液损伤的不同层次及外感热病演进的大体过程。

太阳统营卫,司气立,内通于六经,外应于六气,时时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其阳气量盛;病理上反映外邪初犯,邪尚在表,正气尚盛的阶段。阳明为其燥化之能,也有强盛的阳气为基础,但从量上不如太阳的阳气强大,故为二阳;病理过程中,若邪入阳明,随其气机内阖,阳郁不散,蓄积转增,则多为高热烦渴之症。少阳以厥阴阴血为基,阳气由微渐盛,故为一阳;病理过程中,其往往反映人体阳气受抑以至不足,邪气入于腠理,正邪交争,互有进退的阶段。太阴主持一身之津液,其阴气最盛,故为三阴;病理过程中,往往反映邪入三阴,以中气损伤为主,但此时阴液损伤却不甚严重。少阴为一身阳气、阴液之根基,且阳根于阴,以心血、肾精为基,但量上较太阴主持的津液为少,故为二阴;病入少阴,说明人体阳气、阴液已损伤到严重程度,已动摇了人身之根本。厥阴为一阴,重在蓄藏阴血,以助少阳相火之成化,为阴尽阳生之地;病理过程中,往往反映人体阳气内郁或上逆的证候,或外感热病的转化向愈阶段。 F0qUfCFNaI+3Yw1k0WECn8NOgQs0mIXy3TsGsPIL0EHh+cTGNeMNMI2iBbGiki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