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旷序

经络学说之源在我国可上溯几千年,尽管经络实质至今仍然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谜,但经络学说对于防病治病的指导意义却众所皆知。早在《黄帝内经》就已认识到经脉不仅能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沟通表里,联络脏腑,濡养四肢百骸,而且对于诊治疾病、决断生死也有重要作用。《灵枢·经脉》谓:“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明确经络能“决死生,处百病”,强调经络辨证的重要意义则不言而喻。医圣张仲景深得《黄帝内经》之旨,首先将经络辨证运用于临床。《伤寒论》创立外感病六经辨证方法,《金匮要略》则以脏腑经络辨证学说作为总纲。张仲景运用经络辨证之妙,世人钦佩,开临床运用经络辨证之先河。

千百年来,医学发展,名医辈出,名著充栋。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陆续发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感传)现象和经络敏感人。经络辨证在针灸学领域的运用日渐成熟,但经络腧穴,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之极,能熟练地运用经络辨证于指导处方用药者则寥若星辰。

当我的学生毛以林博士将他的《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一书呈现在我面前时,我竟爱不释手,先睹为快,阅后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毛博士不仅对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学习经络辨证的方法(三部曲)等详细论述,尤其结合历代名医以及自己亲手诊治的临床病案,对经络诊法、经络辨证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深刻阐述。由于源自实践,有感而发,故其阐释经络辨证深入浅出,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言之有物,给人颇多启发,颇多思考!我不能不发出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生可畏!

毛博士的处女作《步入中医之门》,在“环球中医网”与多家网站、出版社举办的“2007年中医药十大精品图书”评选中荣登榜首,可见其深受好评,短期内第二部著作《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又将面世,可以预言也必将受到读者的喜爱。作为老师,对学生获得的成绩从心里为之欣慰,故欣然为之序。

旷惠桃
2008年7月于长沙

注:旷惠桃,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特聘专家,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uxrjexAA0RQmh6fyybIZ7vqyl1Oi1cUYq9OZZthpN6goWBhIUmzpFcD89cpG0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