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记住作者自创方剂并善于临床化裁

中医古籍可谓汗牛充栋,要想每本书都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很重要,每一门专业课的发展史中都提到了各个年代的代表作,这些代表作就是我们要阅读的。

阅读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精读,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知要》《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疫疹一得》《温病条辨》等,不仅要读熟,而且重要的条文要会背。我这是说干内科的,其他科都有代表作,像外科的《外科正宗》,妇科的《傅青主女科》,等等。当然,内科医生最好对每科的代表作也能读一读,这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思维。这些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种是泛读,要选好读本。各人读书的经验不同,我的经验是泛读的图书要注意作者自己加注的地方。一般来说,内科的古籍,很多书的内容可以说是重复的,只是注解的方法有所不同,也就是作者对前人的经验看法不同,当你有了以上精读的基础后,你理解起来并不难。但 对于作者个人的经验,应加以重视,往往一个医家,一生就创出那么几个方子,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常常会加以自注,这些东西,你得细看,并记录下来,到临床上去印证 ,说不准你就学到手了。

下面说说我是怎么读《医学心悟》这本书的。《医学心悟》共分六卷,主要内容大家看看书就行了。我读这本书,时间花得很多,最后学到手的就是程氏自创的几首方,哪几首?启膈散,治痢散,止嗽散,消瘰丸,加味香苏散。除治痢散外,其他的大家可能都很熟,但是你在临床上真的能很好地运用吗?

我简单地谈谈其中两个方。

1.止嗽散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剂了,先看看程氏原书是怎么说的。程氏强调:“外感之邪,初病在肺,肺咳不已,则移于五脏,脏咳不已,则移于六腑”“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经云:微寒咳嗽,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故初治必须发散,而又不可以过散,不散则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请注意在止嗽散下,自注“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从上面这段文字看,止嗽散实际上是治风寒咳嗽初起,临床效果确实不错(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但在临床上有一些患者,确系风寒咳嗽,但就是久咳不止,用止嗽散效果不好,诸位不知有这样的体会吗?

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上很多,即使是风寒犯肺,用止嗽散不一定像书上说的疗效那么好,你就要思考为什么?以古人方治今人病,有时候须加减。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加诃子。有人说外感咳嗽忌用收敛,诃子有收敛邪气的作用,用了会闭门留寇。这就要看你对诃子药性的认识了,《本草备要》云,诃子可以治“痰嗽喘急”,说明什么?该药有痰无痰均可使用,没有闭门留寇的弊端,可以收敛肺气而不留邪气,外感咳嗽的患者久咳不止往往是因为肺气耗散不收,不收敛往往很难取得好疗效,这在临床上我们是经过实践验证的。

朱丹溪讲到“用古方治今病”,当“药随证变”“证随药愈”。

2.治痢散

原方说“专治痢疾初起之时,不论赤白皆效”,又说本方加黄连,尤效。用方极平:葛根、苦参、陈皮、陈松罗茶、赤芍、麦芽、山楂。这方子无芍药汤、白头翁汤的苦寒,用之效果如何?到临床验证,我发现疗效比上述两方好得多。结合现代研究,其中苦参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后来我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济仁、张舜华》,李老以苦参作为主药,组方5首,辨证用于丝虫病、尿路感染,说明苦参抗炎疗效确实。另外,我还汲取别人经验,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苦参抗心律失常,疗效可靠。诸位不妨试试,当然使用的前提是要符合中医辨证。 qCzPhle5IX864WZf4P/NQG6z/psDRdPWR9ouOczSPWmVI7M+Iq0+L1IHMXuqfH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