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治疗痤疮、面斑的痤斑四药

任之堂治疗了上百例痤疮,还有面斑,效果都不错。病人都知道中医可以美容,可以减肥,这是从病人角度来看的,但从我们医生角度来看就不同。中医调好心脏、血脉,瘀血阻滞消除,容颜自然光泽、润泽。中医调好脾胃、肠道,痰湿之邪去,自然就达到减肥的效果。

那么最常见的治疗痤疮或面斑的药有哪些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问老师。

老师说,我们常用的有四味,用的频率最高,就是丹参、桂枝、乳香、没药。这四味药是从强壮心脏,还有疏通血脉角度来用的。痤疮和面斑不是什么大病,基本上没有不能治的痤疮和面斑。病人要配合,医生用药要辨证准确,再疑难的痤疮和面斑也会治好。

学生问,用这四味药是以活血化瘀为主吗?老师说,活血化瘀只是一方面。血脉运行不畅,面部循环就差,就容易堆积东西,脸色也不好看。好比一个城市,倒在街边的垃圾不能及时运走的话,就会在那个地方腐烂发臭。这痤疮通俗地来说,就是面部的垃圾。按西医的说法就是毛囊阻塞,皮脂腺分泌不畅。用活血化瘀就起到疏通血脉、加强运行的作用。这还不够,我们通常还加入桂枝或者心三药,起到什么作用呢?强大心脏的作用。血脉流畅只是一方面,心脏还要很强大。就像河道里面要清理干净,一方面要疏通河道,另一方面上游过来的水量要足,水势要猛,才能把垃圾一下子冲走。

学生又问,痤疮和面斑治疗有什么不同呢?老师说,相同的是都要从心入手,但痤疮好治些,面斑难治些。年轻人一般爱得痤疮,中老年人一般爱得面斑。痤疮是年轻人阳气足,发不出来郁在那里才得的。如果阳气不足,很难长痤疮。而面斑呢?中老年人一般才长,叫老年斑,又叫黄褐斑。一个点是痤疮,一大片是斑,当你阳气不够,鼓动不出来时,就容易形成斑。从这个痤疮和面斑形成的过程来看,它们有共同之处,所以我们都可以用痤斑四药,即丹参、桂枝、乳香、没药,用来强壮心脏,疏通血脉。治疗过程始终要围绕心,心其华在面,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才是面部的真正领导。美容也要强大心脏,疏通血脉。

40岁以上的妇女,头面容易长斑,对于爱美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压力。十堰一个妇女,36岁,平时老爱生气,脸上的斑一片一片的,很严重了。

她不解地问老师,为何三十多岁,就长这么多斑?

老师跟她说,你这是气的。她想了想,也点头称是,因为自己的病自己知道。她每次生气后,都明显觉得面斑会加重一些。

老师说,相由心生,脸色要好,首先你心态要好,你天天和老公吵架,和孩子怄气,把气郁在那里,跟猪肝的颜色一样,你这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吗?

她问老师,有没有办法快点消掉?老师说,痤疮好治些,面斑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至少要15天,并交代她用热毛巾打上薄荷味肥皂来敷脸,这可是绝对廉价的的护肤品。面斑和痤疮皆可通用,重的可以减轻,轻的单用这种办法也可以治好。

老师说,你别小看这个生活小窍门,热毛巾是温通血脉的,血脉得到温则流通,遇到寒则凝滞。脸上长痤疮、长面斑的,没有哪个血脉会顺畅通透的。而用薄荷味肥皂也有道理,薄荷辛凉,能够把在肌表的风热透出来,肥皂是碱性的,酸碱中和,能够把酸性的污垢中和成盐,析出体外。老师把这个外治小窍门教给不少长痤疮、长面斑的病人。有些反映单用这办法,还没吃药,脸上就好了,大部分都反映有效果。这个办法既安全,又实惠,还方便,可以广为推广。

当然这小窍门只是外治法,病人的气不消,积滞不排出去,这面斑还是难以彻底根治。于是老师就给她开了痤斑四药和通肠六药,她吃了十多剂中药,面斑终于退下去了,整个脸部光洁得很,跟刚来时完全是两个模样。并且说,她以前怎么死命地搓脸都感觉洗不干净,现在轻而易举就能把脸洗干净。

老师笑着说,人的脸色是从心脉里头透出来的,洗脸要从里面洗,你心中不气,肠中无郁,脸上就好看。所以治斑要上下观,上面心脏动力不够,下面肠道压力阻滞,才使血脉走不动,在脸上留下很多垢浊。我们用痤斑四药有强心通脉之功,而通肠六药直接通肠降压。这样心脏动力变大,血脉疏通,肠道又能排空,压力一减,自然轻松。气血自然就流通,跑到脸上来美容。

我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治面斑同样要遵循这个大道理,第一要在上游心脏那里增强动力发大水;第二要从下游疏通河道,使肠道的浊垢排下去,这样浊降清升,肠通血活,则暗斑可消,气色变好。

痤斑好治理,先要观整体。

相由心中生,必须少生气。

强心给动力,通肠去垃圾。

压力一时减,血活斑自愈。

治病要有天地人的大思路

学生又问,碰到一些不同类型的痤疮,要怎么治?老师说,这些在《医间道》,还有《高手过招》中都有。总的来说,不单是痤疮,乃至所有的皮肤病,我们都要站在《内经》高层次的原则来看,围绕着“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这个医理。你们想想,要是清阳不发腠理了,浊阴也不走五脏了,清阳发不出来郁在那里,浊阴降不下去,堆积在那里,清浊不分,升降不明,就算是皮肤病这个小病,能好吗?如果把这个医理想通后,那就不是治疗一些小病痤疮、褐斑了,甚至皮肤顽疾都可以治疗。围绕这个思路,我们用的是透表和清里的治法。应当往外发的风寒湿,要帮它往外宣发;应当往肠道下降的痰浊、食积,我们要帮它往下降;应当在中间疏通流动循环通畅的,我们就通过理气活血的药,让它们斡旋起来。所以这治疗痤疮也是天地人的思路。

学生不解地问,什么是天地人的思路?老师说,治上焦要清,治下焦要浊,治中焦要活。上焦是天,下焦是地,中焦是人。不单如此,把脉浮中沉,也代表着天地人。一个痤疮在皮肤的表现,它也可以分三层——天地人,在外层的我们要透;在中层的我们要行气活血,让它流动起来;在下层的我们要降浊。

因为风寒湿在表,我们要用一些风药,取这股清气,用治天的药,治上焦如羽,让它宣发,让它清阳上升,这叫“治上焦要清”,如荆芥、防风、蝉蜕、薄荷等。这些风药,进入人体开孔窍,就像家里长期不开窗户,空气很闷浊一样,把窗户打开后,新鲜空气进来,人就神清气爽。

由于瘀血阻在脉络里,肥腻之物堵在毛囊中,我们要疏通,要让它活起来,这就要用到治人的药,要活,让它运行顺畅,气血对流,通而不滞。这叫“治中焦要活”,如枳壳、桔梗、木香、当归、赤芍等。

又由于痤疮的根部都是一些败浊物,你要全让它往外面透发,它不可能透发干净。《内经》里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在下的我们要采取釜底抽薪之法,把这些浊邪撤出来,使浊阴不走皮肤,而走六腑。所以要用到治地的药,要降浊,让它下行,这个叫“治下焦如权”。我们常选用通肠四药,或通肠六药,还加入枇杷叶、竹茹或川牛膝等引败浊之物下行的药。

学生们听后,思路大开,一个小小的痤疮,里面天地人俱全啊!不论是大病小病,无非是升降出入。当我们把这个治痤疮的理法搞明白后,面对其他的疑难杂病,我们同样有了底气。

老师笑着说,其实治病不难,《内经》里面早已经把最精髓的东西道破了,你们只要肯去琢磨,从生活小事中去多观察发现,你们的进步会天天不断的。故曰: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风药透肌表,宣发开窗妙。

通肠排浊药,肃降下水道。

中间气周流,痤斑何愁消?

学生们又问,以前看老师经常用防风通圣散的思路治疗痤疮,这是解表通里吗?老师说,是解表通里,也叫升清降浊。防风通圣散里面的大法很好,有祛风宣散的药,也有通肠降浊的药,很符合升降的思路。

现在痤疮的病人,有一部分有长期便秘。这个与经常坐办公室,肠道腑气不通分不开。你们想一下,便秘看似肠道的问题,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这个大小肠可以帮心肺降浊气,我们常用这个以腑治脏的道理也在这里。如果大小肠动力下降,便秘,这些浊邪不能够正常下行,它循着经络往上发,这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首先就会出现异常。肺主皮毛,皮毛开合就不利了,风寒湿从外面进来,赶不出去,而心的浊邪也上泛于面,心其华在面,这些血脉里的浊邪和外面的风寒湿狼狈为奸,结合在一起,小则得痤疮,大则得各种疑难怪病,甚至肿瘤。

我们治病要必求于本,所以碰到脉象出现肠道郁而不畅的病人,或者病人有便秘习惯的,我们用这个防风通圣散的思路,很快就能见效。

学生们又问,老师有时候用仙方活命饮是什么医理?

老师说,这仙方活命饮,古人称为仙方,是治疗疮疡开手第一方。对于那些严重的痤疮化脓的,我们要把它当成疮疡来治,就用仙方活命饮,把这些脓消透掉。

学生们又问,老师要痤疮病人不能吃花椒、辣椒、肥肉等一切辛辣垢腻之物,也不能吃水果、冰饮,甚至凉茶,一切寒凉之物。这点很多病人都不解?

老师笑着说,正因为不解,才得这个痤疮,才老好不了。用药物来调痤疮是下下策,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来调痤疮,那是上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辛辣的东西是往上发的,你用药治痤疮,治好了这边的,它又给你发另外一边。那些老好不了的病人,就爱吃这些往外发的,当然不止于花椒、辣椒,海鲜、烧烤也是往上发的,这些都会令肺脉亢盛,疮毒下不来。

而另外有一些人,又走了另外一个极端,一有痤疮,他就以为是火,拼命地喝凉茶、吃水果,暂时压制住了,却把身体搞成寒热错杂体质,将来暴发起来更厉害。这些凉冷的东西伤了心脏阳气后,这些堆积的垃圾更加难以推动排出去,不要说痤疮治不好,甚至会因此而引发很多新的疾病。 4ezSTgatmz7oAwXEnyYWsr9sV/B2dWQCDSgNMGtRQgcPjTHasHygSvYfizrRe4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