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鱼塘贝类的启示
——牡蛎潜镇,收人体上焦浮亢的虚火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大药房,药房八点半开诊。病人特别多,我们像昨天一样跟老师抄方。

老师说,中医的根在民间,民间病种繁多,中医实践学习的机会也很多。

我边抄方边详细记录病人病历和医嘱,时而还号号脉。人在专注认真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这样一直忙到将近1点,看了三十多个病人。老师看病从不草率,非常仔细认真,所以看三十多个病人,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太忙的时候,老师便没办法多讲,只有在病人较少时,才能腾出些时间讲讲医理、药性,或者在疾病比较有特点的时候,老师也会专门指出。

譬如,一个老年病人,经常出虚汗,手脚凉,容易心慌心跳。老师说,这个病人可以敛阴汗,以养心血。病人容易心慌心跳,是因为汗为心之液,出虚汗多,心失所养则神不安。这时单用固表的药只是治其标,需用浮小麦煮水冲服桂附地黄丸。这样既治汗出之标,也治心肾阳虚、手脚冰冷的本。这体现了老师治病的整体观,以自身之汗养自身之心,使阴阳调和固秘,则疾病自然而愈。

早上看完病人,中午我们吃完饭,又回到大药房。老师把药商送来的一大麻袋牡蛎都倾倒出来,我们一起用锤子把它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大块的牡蛎大得像装菜的盘子那么大,一般都有手掌那么大,非常坚固。我们只有把它锤成块状,这样才方便用打粉机打成药粉。

老师用龙骨、牡蛎的频率比较高,以其潜阳定惊,把肾水往下收,来治疗现代人性情浮躁、肝火上亢、抽用肾水过度的病状。

龙骨由于比较贵,而且真货特别少,所以老师用潜阳下收的药时偏重于牡蛎,而且是用生牡蛎。牡蛎是海边的大贝壳,它潜藏在大海里面。中医取象比类,用牡蛎这种潜镇的特性来收人体上焦浮亢的虚火。现代很多人性情浮躁,虚火上亢的人非常多。老师治疗虚火上亢、心烦懊恼,多用牡蛎,取它潜镇安定的特色。

这种病人往往上面烦躁火旺,而下面腰脚却乏力酸软,头重脚轻,这时如果单用附子、干姜、白术扶下焦阳气的话,病人就会烦躁得更厉害。如果单用栀子、淡豆豉、黄芩来清上焦浮火,病人的腰肾就会更加寒凉不适。

这时老师往往采取寒温并用、升降气机的思路,加上龙骨、牡蛎、枳壳、桔梗、木香,这样补阳壮腰脚而不上火,清热宽胸膈而不伤阳气,又能升降上下气机,使身体寒热对流,则病人心宽体舒,容易消受。

打完牡蛎碎块,我们就在思考老师何以用牡蛎那么频繁?一定有他的道理。哲学说,存在即是合理。每样存在的东西、现象,都有它背后的道理。这背后的医理、药性又是什么呢?

吴师机说过,医理、药性无二。这牡蛎的药性对应的医理又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药证相合,效如桴鼓。牡蛎这味药对应的病症又是什么呢?

想到早上抄方时,老师直接叫我用龙胆泻肝汤打底,再加牡蛎、葛根。

这位病人是胆火重,有胆囊炎,口苦口干,容易着急,阴囊还潮湿。口苦是浊阴不降,以牡蛎收敛降下;口干、阴囊潮湿是清阳不升,以葛根升清疏津。这方子就活了,泻肝火的同时还调理升降。病人还说他容易着急、心慌,特别胆小。用牡蛎不正是重镇潜阳、安魂定志吗?

《汤头歌诀》说龙胆泻肝汤是“肝经湿热力能排”,而里面却没有重镇潜阳、收敛浮火的药,老师加入牡蛎这味药,在这里就有它独特的意味。它针对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性情浮躁、着急心态的一类人群,工作压力大,易于气机不定。

这个道理从渔民养鱼中就可以得到印证。据说有经验的渔民,会在鱼塘里放些类似于牡蛎的贝类,这样春天打雷时,鱼塘的鱼就能潜到水底,不会受惊。没有受到惊吓的鱼,就可以长得又肥又大。而没有放牡蛎之类贝类的池塘,鱼儿很容易因为惊雷而吓破胆子,四处逃窜,甚至跳出池塘。受到惊吓的鱼群,喂养起来,就比较难长大。即使用上好的饲料,也未必有理想的效果。

我们反观当今时代的人群,有不少人营养充足,却易浮躁、着急,这是为什么呢?是人的神魂不安,心浮气躁。这时在辨证方剂中加点牡蛎,敛敛神志,安安魂魄,比吃十全大补、人参养荣效果还要好。因为气能沉降到丹田,即老师常说的把肾水往下收,这样人体就更能吸收营养,身体健康。

真人之心若珠在渊,常人之心若瓢在水。这是老师很喜欢的一句养心座右铭,用来形容龙骨、牡蛎再好不过。

所以,当我们发现老师建议病人用龙牡壮骨颗粒来调养瘦弱的身体时,我们再次明白了这个道理,心中非常欢喜。这次过来学习,学到这点,就不虚此行了。

人先要神魂安定,饮食营养才能真正补养身体。若心浮气躁,气机不畅,吃再好的东西,也只能变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难以彻底潜降吸收,转为身体有用的能量。 HRo2F0Mx7+CBkrSHpzGFOUA3jLjOJfOxGlZMTvhGfW5+erUPmm6eIMjMHeXYnA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