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术思想

一、清解外邪

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肇端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伤寒论》,发展于温病诸家。清解外邪理论是中医对外感病认识的继承和发挥,指导着我们认识外感病,治疗外感病。

1.善治者治皮毛

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致病。因邪从外来,故统称为外感病。六淫四时常在,外感致病恒多。外感初起,病邪轻浅,传变入里,则变化颇多,为害亦甚。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治疗外感病,贵在早期及时治疗,并注重宣肺解表,不使外邪入里变化为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善治者治皮毛”。

2.六淫首先犯肺

春气温和,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寒冬凛冽,四时气候的变化有规律可循。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的表现,一般人体能够适应,不致引起疾病。六气太过而致病则称为六淫。六淫之邪常随不同季节侵犯人体。六淫侵犯人体,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皮肤毛窍,一为口鼻气道。口鼻气道是为肺脏的门户,皮肤毛窍也与肺脏密切相关。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为病,首先犯肺。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独温热,六淫都是如此。六淫为病初期表现为表证。在伤寒六经辨证中,以太阳为人体之藩篱,故表证属于太阳经,卫气营血辨证为卫分证,二者内含相同。病在肺卫,是外感病的轻浅阶段,这时如能及时祛除表邪,控制疾病传变,则可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3.火热致病的广泛性

火热致病具有广泛性。古人认为,“六气皆能化火”,风寒湿燥皆易化火化热,而暑即是热。五气之外,还有一个“火”字。《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属火热者多达九条。刘河间说:“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火,人以常动。动则属阳,静则属阴,内外皆扰,故不可峻用辛温大热之剂。”董德懋认为,自然环境的变迁、饮食结构和生活居处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导致火热为病者越来越多。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六淫多以火热为患。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界的影响日深,地球植被的破坏、环境的污染、二氧化碳的堆积等,以及五运六气的变化,使气候的整体趋势变暖,夏季炎热,冬季不冷。因而六淫之中,火热之邪为病的概率大增。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居处条件的变化,如过食油腻煎炸之物和肥甘厚味,使内热中生。另外,衣被过暖、居处温热、体质渐壮也是产生内热的原因。身有内热之人,易致外感。即使感受寒邪也多呈外寒内热之象,俗谓“寒包火”,且风寒极易化热入里。火热致病的广泛性是清解外邪的依据。

4.清解为治疗外感之大法

外感之病有其传变规律。初起在表,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脉浮为主症。如感冒初起,或热性传染病的前趋期,宜用解表法。药物以辛散轻宣、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为主,用以驱除表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外感温热篇》中也有“在卫汗之可也”的论述,这些均为汗法的依据。目前,表证属风寒的日少,属风热者渐多,故除少数患者用辛温之外,多数患者当主以辛凉解表之剂。热邪入里,传变最速,变证多端,因此在宣散风热的同时,要注意清热解毒,以截断病势,驱除热毒。董德懋认为,对热性传染病及以温热为主的外感病,清热药宜早用,不必拘泥“到气才可清气”的成法;邪热内陷,虽未见神昏谵语,但清热解毒、息风开窍之剂亦应早用,以阻断传变之势。

二、调理脾胃

脾胃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瑰宝,奠基于《内经》,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董德懋调理脾胃的思想属中医脾胃学说范畴,调理脾胃法是在脾胃学说指导下的具体运用和发挥。

1.脾胃为后天之本

人以水谷为本,水谷的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纳化和水谷精微的输布。《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这段文字精辟地描述了脾胃受纳水谷、输布饮食精微于全身的过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精气均来源于脾胃。同样水液代谢也靠脾的转输。《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于是水精可以四布于肢体,五经并行于全身。气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人体之气,靠脾胃化生。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其后依赖后天之精不断地滋养补充。正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所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宗气积于胸中,贯心脉而行呼吸,其来源于肺吸入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营气为水谷之精气,卫气为水谷之悍气。气的生成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人体的血液营养滋润周身,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变化而成。如《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得以生养,气血津液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得以化生。《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2.脾胃贵健通和畅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的功能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人体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的平衡。脾胃之气,有升有降。脾的清阳之气主升,津液赖脾气上升而输布周身。若脾气不升,则清阳之气下陷,产生腹胀、泄泻诸症。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胃气不降,浊气不行,则生呕恶、痞满、纳呆诸症。因此,脾气升则健运,胃气降则和顺。脾胃居于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气升发,则肝气随之升发,肾水得以升腾。胃气下降,则肺气得以肃降,心火因而能下交。脾胃居中,通达上下,升清降浊,以调节全身的气机升降。黄元御《四诊心源》说:“脾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胃为阳明燥土,胃燥则饮食能纳而腐熟。脾为太阴湿土,脾湿则水谷精微得以吸收输布。胃燥脾湿,相互作用,饮食物才能消化吸收。脾湿则健运如常,胃燥则和顺下行。燥湿、升降、运纳的相互作用与平衡是脾胃健通和畅的重要条件。

3.四季脾旺不受邪

脾为中土,不主时,旺于四季。《金匮要略》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旺,纳化正常,升清降浊,润燥相济,则本脏腑不受邪。脾健则四脏气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为外邪所侮,故不会导致外感性疾病。《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说:“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脾胃元气虚弱是各种内伤疾病的主要病因。李东垣又说:“观《内经》所说,变化百病,其原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然而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脾胃一病,生化源泉衰少,脏腑气血衰弱,内伤诸恙由生。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清阳不升则下陷,浊阴不降则气逆,因而化生诸多病证。脾胃虚弱及气则脏气虚衰;阳虚气弱则寒从中生;气虚不摄则滑脱失禁;气虚不能化生则阴血衰少;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则伤胃;脾胃损伤,不能纳化则食滞;运化不行,则湿邪留滞;气滞不畅则痞塞胀满;胃气不降,积久而化热,甚则腑气不通,阳明腑实。凡此种种,皆脾胃失调所致。然脾胃功能旺盛,升降运化如常,则不受内邪的侵袭。四季脾旺不受邪,在养生、防病、疾病的治疗中都有重要意义。

4.调脾胃与治五脏

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脾胃为后天之本,孤脏以溉四旁,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生息。因此,脾胃发生病变,必然影响其他脏腑,使其发病。如脾胃气衰,则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营血大亏,而生心病;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而见肝病;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则肺气失养,而生肺病;脾胃虚弱,土不制水,水泛而为肾病。董德懋认为,脾胃在人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善治脾胃者可以调五脏。因此,治疗疑难大症,他常从调理脾胃入手。正如周慎斋所言:“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虚,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久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如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同时调五脏,亦可治脾胃之病。明代张景岳说:“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土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董德懋重视调理脾胃,治病以调理脾胃为先务,同时也重视他脏对脾胃的影响。他指出,临床上要正确掌握脾胃与五脏之间的辩证关系,调脾胃以治五脏,或调五脏以治脾胃,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5.脾胃病的证候分类

脾胃代表脾、胃和大小肠的功能,张仲景《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和太阴病,同样是胃肠疾病,不过是为了证候分类,便于辨证治疗而分立罢了。实则阳明胃,以“胃家实”为纲;虚则太阴脾,以“腹满、食不下、自利”为纲,遥承《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道虚”之论,可称为脾病证候分类的开山。

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一则宜降,一则宜升;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所以临床上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几方面的病理变化来区分脾胃病的证候,辅之以寒热虚实。

胃主纳,脾主化。胃纳反常,则病纳减,不能食,胃中嘈杂,或多食善饥。脾化反常,则病食后作胀,或食后思睡,或虽食而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升降反常,胃气不降则为噎、嗝、胀、脘痛;胃气不降反升,则为呕吐、呃逆、反胃,病在血分则呕血。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困倦思睡、腹胀腹泻、四肢无力,饮食不为肌肉而消瘦;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而致脱肛、阴挺、内脏下垂、泄泻、大便滑脱不禁等。

内湿多由脾虚,外湿亦可由外深入内而伤脾。脾阳虚者易从寒化,胃热者易从热化。纳谷不馨,中脘饱闷,口甜而黏,头身重困,腹痛,便溏泄泻,舌苔白腻,脉濡而细,此当责之寒湿困脾;胸腹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面目身黄,溺赤便结,或溏而不爽,苔黄而腻,脉象濡数,当则责之胃蕴湿热。脾虚阳衰,湿邪内渍,为泄,为饮,为肿,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谓。胃滞胀满,邪从燥化,则为“胃家实”之证。脾为孤脏,以溉四旁,脾病常影响他脏,诸如肝脾不和、心脾两亏、脾肾俱虚、脾虚及肺等,自有证候可凭。

三、精、气、神与调气,积精,全神

中医气功的理论值得研究。董德懋研究气功,自己坚持做站桩功,并将气功用于临床几十年,治病调神,屡起沉疴。

1.精、气、神

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前人称“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构成人体与营养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精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内藏于肾及五脏。《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精既生之后,在生命活动中不断消耗,需要靠后天的水谷精微不断滋养和补充。气是指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是流动着的精微物质。气分为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四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同时又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内舍于心,所以心脏为君主之官。精化生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生命活动的主宰和生命活动的表现是神。因此,精、气、神三者相互资生,精充则气足而神全,是人体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人体衰老的原因。精、气、神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

2.调气,积精,全神

董德懋认为,气功作用的核心是调气,积精,全神,即必先治神。张景岳说:“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与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外有六气之侵,在内有九气之耗,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化,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只求一‘气’字,足以尽之,盖不调之处,即病所在之处。”

气机的失常与人体的精神活动密切相关。所谓调气,即调整呼吸。呼出身体中之浊气,吸入天地之精气。故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呼吸精气”之论,说的就是调息以调气之法。积精是指通过调气则精旺,调气积精则神全,以保持健康,祛病延年。《景岳全书·传忠录》认为:“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的主宰。精、气、神三宝是气功的基础。调气则精积,精聚则神全。同样,神聚、神全则精积、气调。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练功十六字诀

气功的流派很多,练功方法各不相同。董德懋认为,各种功法虽然不尽相同,然学理则是相通的。要练好气功必须具备“三心”,即信心、恒心、决心。

首先要相信气功能治好病,这便有了信心,也才能下决心去钻研气功、练气功。运行,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身所以养肾,是调整身体姿势,使其放松、舒服、适宜,为调心、调息打下基础。做好站桩功的关键是排除杂念,必先治神,精神与呼吸相结合。

4.气功养生起沉疴

气功的目的是调整人体功能,发挥人体潜能,治神,以祛病延年。人的精神活动在心,能源动力在肾,益气需要健脾,温阳需要补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治病要治神,养病需养神。调气、积精、全神对于治疗疑难病证及积年沉疴大有裨益。长期坚持,能使精气神旺盛,达到祛病的目的。沉疴大症发病日久,病情深重,多损伤人的精气神。气功调气,积精,全神,能使精气神得到补益,精神专一宁静,气盛精充神复,沉疴大症可起。病程久,病情重,故气功贵在坚持。董德懋治疗疑难病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嘱患者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坚持练站桩功,并授以要领,亲自示范。功后患者周身舒适,头清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

在摄生调养方面,董德懋非常赞赏苏东坡的《养生颂》,常嘱患者“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配合治疗,方能获得满意效果。

img

◎董德懋诊治患者(1986年) byyI7XHq44z2CZTjYx3P+elgIpjE2QpayPGKcdEZG5Nwm113MxPUuOQ64EO4F1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