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术思想

一、脑病多源于痰

脑为元神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载“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西汉《春秋元命苞》中载“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清代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阐明了脑与神明的相关性。中医理论明确指出,脑部疾病应该首先注重痰阻脑窍方面的问题,痰邪是多种脑病发生、发展及导致愈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痰浊上蒙清窍或滞于脑窍,会阻碍脑部的气血运行出现头疼、眩晕等症状或痰积化热、久热生风上冲于头顶,导致脑中风的发生。因此,在注重脑部病变特点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脑病的根源很可能是痰邪所致。在注意痰邪诱发脑病的同时,还应注意髓海不足也会影响脑功能。《灵相·海论》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而鸣”,王清任《医林改错》载“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因此,在临床中首先要明确脑病是由于痰邪所致,还是由于髓海虚衰所致。辨证施治明确病因、病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脑病治法以清为上

脑为清灵之府,喜静恶扰,藏而不泻,藏以精髓,精髓为阴,至清至纯,以清灵为其性,以清静和谐为贵。《奇效良方》载“脑喜静而恶动扰,静谧则清,动扰则掉摇散乱”,静谧则头脑敏捷,否则脏腑失常,气机逆乱常可扰于脑,出现精神、意识方面的病变。因此,脑病治疗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脑病属痰邪致病者施治宜清忌郁,从清热化痰选方用药,可获得事半功倍的临床效果。治疗上以清热泻火、涤痰开窍为主法,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黄连、半夏、石菖蒲、陈皮、茯苓、竹茹、枣仁等。苍术、厚朴、半夏等药辛开化湿,山栀子、黄连、黄柏等药苦寒清热,黄连、桂枝取交泰丸之开泄痰热,苍术、白术、三黄(黄芩、黄连、黄柏)对于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等病证有明显疗效。

2.心主神明在脑,清心也可起到清脑的作用,常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神昏重者,加安宫牛黄丸、紫血散、三黄汤。

3.脑病属气血异常者应调气血。一般在脑病后期,气血运行不畅,机体不良因素化为热毒,伤及阴经而导致脑内气血失常。血瘀为诸多脑病的主要原因。中医早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的论述,脑病宜清热化痰,也要注重活血化瘀,常用黄连解毒汤合四物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黄连解毒汤清郁热,四物汤散瘀血,两方合用瘀、热自除。血热者,加葛根、丹参、川芎等药物,葛根可升阳、解郁,丹参可降气行血。湿热、痰瘀互结者及高血压、脑梗死病证恢复期头疼、头晕等症状,加川芎配黄芩,川芎入血分能祛一切风邪、调理正气,黄芩既能加强治疗头疼之效,又可佐川芎温燥之性。治疗脑病还应采用化痰开窍、活血开窍之品(如丹参、葛根、石菖蒲等药物),使患者邪热清、心脑明、毒瘀散,达到脑窍通的治疗目的。

三、脑血管疾病诊治在气血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失调是发生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更是如此。朱丹溪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黄帝内经》载“百病生于气”,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周流全身,使脏腑、经络、四肢得以活动。若机体失衡,湿热内壅,阻滞气机,可致气机失常,影响脏腑、经络的生理变化,干扰机体气血正常运转而诱发脑血管疾病。

中医八纲辨证诊断中,虽未谈到气血二字,但气血的实质内涵却包含于八纲之内。八纲辨证总纲为阴阳,气属阳、血属阴,构成人体阴阳物质基础。血气平则阴阳平衡,疾患易除。从八纲辨证中可以看出传统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断,同西医学神经科临床定位诊断相较超前了几千年,诊断部位之精确性却如出一辙。以脑血管疾病为例,阴阳是诊治病证总纲,涵盖气血传变规律。脑血管疾病早期出现气短、乏力等症状,久病入络主血,易出现偏瘫、口语不清等临床体征。表里反映病证部位,犹如神经科定位诊断,脑血管疾病发病部位是脑表面还是脑干,便于确定治疗方案。寒热反映病变性质,热则充血妄行,寒则气血凝滞,脑血管疾病是出血还是缺血发病,性质不同,治疗方案亦不完全一样。虚实反映病证邪正状态,应根据患者症状、机体强弱差异性,明确虚实,一般虚证与气虚、血虚相关,实证与血瘀、血滞相关。因此,无论是器质性脑血管疾病,还是功能性机能失调,均以气血为核心、以气血为统领进行辨证施治,可以很好地把握病机及演变过程,认清疾病本质。

中风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标为风火痰湿壅盛、气血郁阻,在本多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微。临床上一般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一般症状较轻,无神志改变,仅有肢体和其他部位的异常;中脏腑者常有神志改变,病情严重。临床常用清营方(金银花、连翘、犀角、生地黄、黄连、玄参、麦冬、丹参、竹叶等)、菖蒲玉金汤(石菖蒲、栀子、竹叶、牡丹皮、郁金、灯心草等)加减治疗,并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机体气血盛衰情况辨证施治,以气血通畅为要。例如,治疗脑梗死时,在补益阴阳气血方剂中,须佐以调气活血之品以避免留邪。脑梗死患者以血虚为主要病理基础,由于血虚而致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导致发病。治疗时要风血同治,以养血、活血、息风通络为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遣方用药既有理论根据,也有明显的临床实用价值。方中选用四物汤以养血活血,同时应用羌活、防风等药物祛风通络,川牛膝逐血瘀、通络、引药下行,黄芪益气、养血、生津,石菖蒲、郁金化痰安神,针对热痰扰神者加用黄芩、牡丹皮清热泻火。风与血同治对于控制脑梗死病情发展亦有明显疗效。病随气动,必查其机,分析发生异常“气”对人体生命的危害性,正是临床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四、学术特色鲜明

(一)教书育人德为先,临床为上

早在公元前460年西医学《希波克拉底誓言》就强调从医者“凡事以纯洁与神圣为怀”“将竭尽能力与智慧,以己之才帮助病患”。我国唐代医药学大师孙思邈在首卷《大医精诚》中指出“广施善术”“以病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从国外医学家提出医生济世到我国医学家倡导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表明医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医者需要有高尚的医德和奉献精神,同时还有精湛的医术,这样才能成为良医。

教学生最主要应教其做人,要做到学问无止境,做人是根本。要始终贯穿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要有奉献精神。做人要诚信知足,做学问要谦虚不知足,做事要认真知不足。培养学生增强自信心,始终保持阳光心态,从容对待困难。例如,有位学生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困难准备辍学工作,吴教授知道后就用自己的工资补贴学生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该学生在毕业感言中写道:老师就是师父,教书育人是老师,关心爱戴如父亲。爱心的激励,让她在从事医疗工作中,待患者诚恳,成为学科骨干。

中医临床培养要高标准、严要求。中医的成长,简单分为四个层次:①医家,仅是单纯看病诊脉的医生。②专家,对于本学科技术熟练精通,业务职称较高者。③大家,著名医学家和学科带头人。④哲学家,以人为本,将精益求精的医术与哲学内涵相融合者。这才是医生终身追求的目标和真谛。正确应用中医阴阳平衡、辨证施治哲学理念诊治病患,决不能单纯依赖医疗仪器进行冷冰冰的诊断。

在临床中我们同学生共同临证,观察患者舌苔、舌根及脉象,同时验证诊疗结果,找出差距,提升临诊能力。要求从读、书、拜师、多临床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中医诊治水平。

1.读中医经典及文献

中医经典是理论的源泉,是临床实践的基础。多读一些《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专著;学点《易经》,阴阳学说起源于此。从中医基础理论入手,掌握和认识诊治疾病的实质。

2.学习一点书法

书法艺术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与西方字母文化截然不同的一种象形文字。在练习和学习书法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中医文化本质的认识,提升对中医学是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怀的理解,可帮助感觉和理解中医脉诊,正是医生与患者间的“人气”交往。书法中“气”的运用,传递给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病痛的意志。古代中医人漂亮的字能够给予患者一种信任和美感,也是提升医生驾驭、解决病证能力的体现。

3.中医师带徒是传承和培养中医人才成长的好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效果,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支持,更多的是需要医疗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与传输。老师言传身教对后人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古名师出高徒,主要靠师徒方式传承发展,提升学生对于中医的深刻理解。

4.要多临床

应用和遵循中医“望、闻、问、脉”的诊治原则多实践,以中医疗效来弥补目前西医诊治疾病中的不足。改变部分中医医生不会诊脉,单纯依靠看西医化验指标诊病开中药方的弊端。众多中医大家和名医的成长,给予后人的启迪是要固本思源、勇于创新。

(二)中医传承与发展应与西医学相融合

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为疾病防治及现代不明原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学是我国民族的财富,也是中国物质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疾病诊断、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中医由于历史悠久和当时科技发展的局限性,本身存在着诸多理论和实践中需要完善与提高的内容,需要吸收西医学的精华,借助西医学的技术手段,使中医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

1.从哲学和文化高度阐述中医首先是科学

中医诊治疾病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辨证论治地看待人体与疾病,应用阴阳辩证统一的古典哲学看待病证传变、转归和机体健康状况变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点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外因致病(六淫)的论述相吻合。

西医的诊断、治疗源于还原,病源归结精确到细胞、基因及染色体等微观学说,忽视了机体整体性,缺乏协调统一性。中西医学科之间应该相互学习、融合与提高。中医涵盖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如阴阳五行学说),包含着数学模糊理论要素,许多内容很难一时阐述清楚和进行科学论证。因此,在探讨其渊源时更不应盲目地套用西医诊治疾病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来处理,应该形成中医学自我分析和认识疾病的方法论,方能使中医理论和医疗实践被世人所认同。

在论述中医哲学理念的同时,更应该明确强调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民族医学,是传承几千年为民族健康、繁衍做出巨大贡献的生命科学。中医学既然是科学,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性的科学,涉及人体脏腑辨证很多方面,要素与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常常是多点不断延伸而形成一条线。

2.中医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拘泥古典

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学优势的同时,要汲取西医学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先进的影像学和生化检查手段等)来丰富和发展中医,做到洋为中用,有效地挖掘中医博大精深的实质。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借鉴西医检查和化验结果,观察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很好评价。如脑胶质瘤术后,服用中药和未服中药者的生存质量完全不一样,前者明显好于后者,脑核磁共振影像可完全说明以上论述。

3.从中药领域入手提升中医现代化水平

屠呦呦教授因带领团队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现今研究中医从中药入手、以药兴医的成功例证,是中医现代化进程中可喜的一步。

中医学研究与现代化同步可从多方面着手。如从神经介质分泌水平的差异性,来阐述中医针炙麻醉的机理及镇痛机制,得到国际同行们的认可和赞许。又如,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地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些都说明了提升中医药价值离不开现代科学的验证。

应该从有利于中医发展的领域,提高中医药的科技含量,不应使中医学边缘化。中医学与西医学要相互融通与发展,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前进,是中医学最好的继承与发扬。

4.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

中医是一门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文、哲学等多维动态性的人体生命医学,以实现“形与神聚、尽终天年”为终极目标。从人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从自然时空变异、社会形态多元化,形成了人体生命的复杂性,对于不同病机性质提出了不同的生命体征。治病求本正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中医学认为,对于静态的、缺乏时空联系的标本、影像、医学仪器所获得的间接结果,只能反映出个体疾病的某个阶段的体征,并非辨证求本的结论,更非依从于病理生理对应药理的思维方式,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对治疗效果的评价,而非西医认为“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出”的直观性的、实验的、实证的逻辑,不能用西医理论来否定几千年来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诊治疾病的贡献。事实证明,中医在慢性病防治、康复、生命健康保证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医学与西医学要相互学习与借鉴。

5.将西医疾病分类法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病理生理对应药理是西医理论及临床的一种模式。寒热虚实对应寒热温凉药物,应用辨证论治,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这是两种不同医学思维方法,二者不能相混淆。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现代科学文化,以看得见、摸得到的感官思维,来否定中医的宏观思维方法。如果用这种方法和模式验证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话,就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逻辑错误。

中医是以动态、时空、多维关联的一门生命科学。如果脱离了该系统,其思维就不具备中医的临床模式,其治疗效果必然差。临床上众多西医医生没有经过临床辨证论治,看药名随意开出的中成药效果并不明显,具体原因是没有按照中医的临床模式和诊治方法应用方剂,因此产生效果上的偏差,这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

应用西医学发展技术,借鉴和吸取西医学手段,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标准,首先明确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疾病的本质,再用中医基本理论辨证论治,通过这种西医疾病分类标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但可以准确地明确病证、避免误诊,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评价疾病治疗效果,也为提高中医疾病诊治水平、统一评价标准和中医全面走向世界提供了科学依据。

6.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提高科技水平

中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命科学,西医学传入中国仅几百年时间,在全面认识方面中医学明显早于西医学。

中医传统诊法分为望、闻、问、切,西医学诊法分为望、触、叩、听,同时西医学脱离不开检查手段。近年来实践证明,西医更多的是向着与中医的理论融合相通方面发展,如各种综合性的治疗、多学科的渗透、临床综合会诊等,基本上没有脱离中医学的范畴。两者的差别在于,中医学是几千年来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的积累和总结,是临床经验的升华,其效果是肯定和明确的;西医的诊治方法和实践基础来源于动物实验结果,然后应用于临床,这样重复从动物到人的过程有一个完善、提高、总结和认识的过程。中医学是人类直接经验的结晶,是生命实践的科学,更具有意义和价值。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借鉴西医学手段能够进一步地佐证中医学在治病、防病方面的效果,为人类繁衍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如中医学牛痘防治早于国外学者千年以上,并且目前在新型冠状肺炎防治方面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中医学走向世界,为人类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医人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和需要为此努力的方向。 bAETIAxmoTG4yk9L0D5Az0Jzj+4v7XyMH2gQ2jMuMWXQ0xoazHAPNHxKYQ5MKF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