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马素英,1950年1月1日出生,是家里的长女,从懂事的时候起,就知道父亲从事的是给人治病的工作,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在家休息时,经常见到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因跌打扭伤到家里医治,有的用手法、有的用针灸、有的用中草药外用,都能很好地解决大家的痛苦。如果有四肢骨折的患者,父亲除了用小夹板固定外,还叮嘱他们买点同仁堂的回生第一丹服用,骨头就能慢慢地长好了。这些画面,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逐渐产生了长大了一定要当医生的想法,想和父亲一样为病人解除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学着父亲的样子,用脚蹬药碾子帮父亲粉碎草药,贵重一点的药就用药罐和药臼粉碎成面。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受到父亲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记得有一次,全家去郊外爬山,淘气的我和弟弟满山地跑来跑去,裤子上沾满了带着毛刺、两头尖尖的小草果实,父亲看见了帮我和弟弟取下,告诉我们这是苍耳子,是一种草药,能治疗风湿。直到现在这一幕幕仍让我记忆犹新。等到我上中学的时候,赶上“文革”,学校停课,我和弟弟便在家跟着父亲上课。父亲除了帮我们补习文化知识,还教授我和弟弟针灸、推拿,从认穴到手法,我和弟弟因为手小就相互练习,而父亲就在一旁慈祥地看着我们,有错的地方及时纠正,给我们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1969年3月,我参加工作,到北京第二毛纺厂当工人。偶然的机会,单位领导得知我父亲是医生,我懂得一点医学知识,就送我到北京卫生学校医士班学习。学习两年后,我于1975年6月毕业,回到单位职工医院成为一名职业医生。我于1980年晋升为医师,1982年被派到昌平县中医进修班学习10个月,回来后便去中医科工作。在中医科工作一段时间后,父亲找我谈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已经加入中医的队伍中,正式地从事中医药工作,要懂得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一名中医,除了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医德,我们的国家历史上有位药王叫孙思邈,写了一篇《大医精诚》,里面的话你要熟记于心。今后在临床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对待他们,你要做到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现在的中医同样在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长处是谁也不能替代的。中西医各有所长,比如在诊断上离不开西医的科学性,你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进步,为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医学永远延续下去。今后需要你调到鼓楼中医医院来协助我工作,因为你是女孩子,心细,又可以常常在我身边,替我观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变化,便于总结临床经验。你愿意的话就想办法调动工作到我们医院。”我马上高兴地回答:“愿意!”因为父亲经常对我说,如果能用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免除患者尤其是青壮年患者过早做手术,过早置换股骨头,甚至换全髋关节。能解除患者疾病痛苦、心理压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不手术而用中医治疗的,必须手术的就不要勉强,一定要向病患解释清楚原因。这些都是医生的本分,是我们应该做的。
1984年春,我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被派往当时的北京红十字新华医院,参加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工作。研究工作要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住院患者,必须治疗观察3个月才能出院,出院后,要求3个月复查一次,或者半年复查一次,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父亲每周大查房一次,治疗上除了以服用中药为主,还配合中药药浴、下肢功能锻炼、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这需要每天详细记录,填好表格,每周总结一次,每三个月复查一次X线片。总的来说,本病的治疗是根据病因病机、病理转复,以及血瘀贯穿于始终、久病肾虚的特点,以改善股骨头局部供血为目的,据此制定“活血化瘀、补肾生骨”的治则,疏通血脉,祛瘀通滞,畅达气血,改变血液“浓、黏、凝、聚”,同时补肾填精强骨,以利新骨再生,并分清先后缓急,标本虚实,辨证施治。在三期辨证用药上,分别采用活血、行血、养血为主。早期病程较短,属实证,抓住气滞血瘀这一中心环节,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原则,以活血化瘀为主,破血行气的力量较大,辅以补肾强骨。中期病程较长,正气逐渐亏虚,正邪交争,血瘀未去,肾气渐虚,虚实夹杂,则以活血行气与补肾强骨平行,攻补兼施。晚期病程较长,正气亏损,多虚,表现为气血两虚。此期应以补虚扶正为原则,以益气养血、补肾强骨为主。研究工作进行1年后,当时的交通部北戴河疗养院与父亲联系,询问是否可以在疗养院建立实验点,也采取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帮助观察总结;后来又有当时的北戴河煤炭疗养院加入了该项目的治疗观察总结工作。
1987年底,我们觉得治疗效果不错,可以邀请专业的放射科专家进行鉴定,这样更能得到业界的认可。于是,我们带上一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片,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请放射科王云钊教授鉴定。王教授看了一半的片子就说,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达到这样效果,非常不错。看完全部X线片后,王教授热情地说:以后把患者的片子拿到医院来,我来帮你们鉴定。我们觉得能得到放射科王云钊教授的认可,既兴奋又高兴,几年的工作能得到权威专家的肯定是不容易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决定加倍努力把项目完成好。
1987年,我晋升成为中医骨伤科主治医师,1988年参与的论文《马氏秘方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荣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9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10月,我被原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马在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994年,我参与编写了著作《马氏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我的论文《中医中药治疗红斑狼疮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3例的体会》,获得1992年全国中医药继承工作有奖征文三等奖,《马氏骨片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00例临床研究》在1992年11月参加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主办的“全国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交流。1993年9月,我的论文《马老治疗骨坏死的三期用药规律的研究》,经专家评审,被中国中医药学会承办的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与成果临床运用与研究学术交流会录用,并在大会上交流。我还先后在《中国骨伤》《中国医药学报》《北京中医》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3篇。
2000年,我获得原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委员会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获得原北京市卫生局、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北京—内蒙古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先进个人”,2004年获得北京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18年被聘为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专家,2017年被评为东城区知名中医专家,并于2018成立马素英北京市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集教、学、研于一体,密切结合临床,成为马氏中医骨科学术传承的平台。名老中医工作室制度化、规模化开展,为马氏中医骨科学术的传承、中医骨伤人才的培养、中医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的传承人现有3人,分别是房硕、赵岳、蔡栋斌。
◎马在山带领马素英等医生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