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补充解说二:身历其境

周会上又轮到黄老师讲话了,他又说了一次观察的重要和方法。

人人都有时候写不出文章来。那种痛苦,需要有办法解除。有些学生的办法是看天花板,咬指甲,修铅笔;有些文豪的办法是嗅苹果,抽雪茄,拔头发,搔脚趾。我相信,假如可能,我们应该到那与文章有关系的地方去看看,这样,不但能写得出,而且能写得好。要写文章悼念一位朋友去世,最好在参加了他的葬礼之后;要写文章支持红十字会捐款,最好在到医院参观过之后;要写文章赞叹郑成功的功业,最好到赤崁楼流连徘徊一番,或者把当初游览赤崁楼时的感想重新唤回。赛珍珠在《北平的来信》中设想过一个场面:母亲干涉儿子的恋爱,逼得儿子出走。她到儿子所住的房间去祈祷。在那空房间里,她看见儿子留下的物品,闻到儿子留下的气味,祷告时特别恳切,好像已真正被老天听见了。这就是身历其境的妙处。

“身历其境”为什么能帮助文思?因为“文思”是我们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活动常常需要外界的事物来引起,来扩大。一注清泉,使人感到舒适清润;一片月色,使人感到朦胧忧戚;一只白兔,使人感到喜悦怜爱。见到了那个“物”,才产生了这个“情”。“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感伤,要到“去年今日此门中”才更强烈。“始知人老不如花”的警悟,要到看见“今年花似去年好”才会发生。

英国小说家毛姆,到了暮年,用了一个极好的办法来回顾他的一生:平生到过的地方,再去游览一次。这旅行令人心弦颤动,等于重新经验了童年、少年、青年和壮年。他在家里固然同样能回忆往事,可是我们能体会到二者在精神上的享受不同。“旧地重游”“刘郎再来”,简直能把当地的风云草木都惊动。一路行来,生命的口袋好像又装满了。他如果在这时写自传,材料一定特别丰富。

现在学生作文,是由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全班学生坐在下面,两个小时以内写好交卷。学生看了题目,如果没有灵感,也没有机会去“身历其境”,激发文思。这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弱点。当初制定这办法也有种种不得已。不限时交卷,作文簿永远收不齐;不随堂交卷,往往有人回家去抄些文章敷衍了事。有一位教师,吩咐学生写“我家的狗”,特别放宽时限,让大家回家去看了那狗再写。学生里面,有兄弟二人,同班读书,都得就这题目做文章。回到家里,做哥哥的依照老师的规定写成一篇作文;弟弟呢,就把哥哥的作文簿取来,照抄一遍。老师阅卷的时候发现了他们的重复。他当然明了学生的程度,能断定是谁做了“小偷”。上课时,他把弟弟喊到讲台前问:“为什么你写的这篇作文跟你哥哥写的那篇完全一样呢?”弟弟惊惶地答道:“老师,我们家里只有一只狗啊!”如果不设下种种限制,这一类弊端,谁也不能担保不发生。

我们有整千整万的中学生。他们的天资性格有各方面的倾向。只有一部分人对语文有兴趣,作文有才情,哥哥是个代表。另一部分人相反,弟弟是个代表。今天作文教学的困难,难在哥哥和弟弟同堂上课。教学时,对哥哥有时要“夺人所好”,对弟弟有时要“强人所难”。

教学法是为多数学生设定的,有一类人很容易满足那一套教学法的要求,可是,那一套程序标准对另一些人有时又是一种限制。如果他们要突破这限制,只有在课外自己发挥。如果他们肯,我可以有以下忠告:

平时,在生活中,如果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心里觉得受到感动,应该在那感动了自己的物象前面停下来,仔细看,仔细想,一直到领略得透彻了,一直到印象深刻极了,再离开。

举例来说,他在戏院里看电影,面对银幕坐了两个钟头,在剧情的吸引下,觉得非常热闹、非常快乐、非常充实。散场了,观众纷纷离座,他随着人群经过银幕前面去找出口。人很拥挤,脚步很慢,他有工夫东张西望。蓦一回头,他看见那些空了的椅子。一排一排的椅背在灯光下发亮,就像无数令人恐怖的牙齿。所有的椅子都空了,就像被夺去婴儿的母亲,像被挖掉眼珠的眼睛,像被采去果实的枝杈,无限的空虚,令人难过。这就是所谓曲终人散的滋味。当这感觉袭来时,他最好最后一个离开剧场。他不妨停步,仔细尝尝那滋味。

再举一个例子,假定他上学放学,每天在某一个小站候车。站上的售票人,养了一只小狗。他平素很不喜欢狗,从没发现有一只狗可爱。车站上的小狗使他有不同的看法,那只狗引得他非常高兴。那么,他应该充分享受这高兴,去看那只狗,逗引它,耽误一班车也没有关系,下次再乘。他不妨用纸包一块骨头,固结他与它之间的友谊。

作文时,学生常碰见对自己不合适的题目。所谓不合适,是他对这个题目没有心得。比方说,题目是“萤火虫”,而他平时没怎么注意过这种小昆虫。作文要随堂做好,不能等观察了萤火虫之后再写。遇到这样的题目,只有发挥现有的能力交卷。他可以从这里面得到一次提醒,醒悟自己对萤火虫印象不深,把这当作自己的弱点。之后,如果他到乡间探望亲戚,晚间在外面乘凉,就可能看见黑暗中一片星星点点,上下浮沉——那一片草木,就是萤火虫的故乡。他若立即利用机会,弥补业已发现的缺欠,重新写一篇“萤火虫”,必定比作文簿上的那篇好。

这些意思,说得更简单些,可以缩成:

身历其境,心有所感;低回不去,灵感之源。

身历其境,忽有所悟;深思牢记,作文之路。 c80NGZTAxnRLcW2EMTmG5Aop8gD7pym3HZnIq9In4TAQNWifr9URjr0jlE9rthg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