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大乘佛典的文学性质

有些大乘经的文学性质十分鲜明,同样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本来大乘经一般说来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具有综合特色,它们在构筑、阐发庞大而严密的教理、教义体系时,往往利用多种文体、多种表现方法、多种修辞手段,例如常常把前面介绍的本生、佛传、譬喻故事等纳入其中;另一方面,大乘经的结构均组织在佛陀于某时、某地、对某些人说法的框架里,这就决定了它们具有叙事和描述的文体特征。加之大乘教义富于想象和玄想性格,就更增强了文学性质。当然,就具体经典而论,情形有所不同。如各种《般若经》,主要是说理,思辨色彩更浓厚;而如《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则更多使用叙事和描述手法,更富于故事性和形象性。就论书而言,从性质说它们本是解经的,以议论为主,但同样包含叙事成分,生动形象的例证往往成为说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如《大毗婆沙论》、《大智度论》等大、小乘论书,也包含譬喻文学的成分。以下只简要地介绍几部经典。

《法华经》是一部重要大乘经,被称为“经王”。在中土,自竺法护于太康七年(286)初译《正法华》即广受欢迎;后来以什译《妙法莲华经》最为流行。本经一再说到“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演说佛法” 的道理,其表现的重要特点之一即在利用譬喻说明教理。道宣指出:

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

这里讲到《法华经》里“朽宅”(火宅)、“化城”、“系珠”、“凿井”四喻,加上“穷子”、“药草”、“医师”喻,构成有名的“《法华》七喻”,这是七个说明教理的生动故事。如“三世朽宅”、“导师化城”不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文字上,都已深入中土人心。把人世比喻为“火宅”,就教理说极其贴切、形象;经文的描述更十分细致、生动。先是散文(长行)的叙述,写得很简单:

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 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后面对朽宅和大火的情景再用韵文(偈颂)加以形容、描绘,极尽铺排能事:

譬如长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复顿弊。

堂舍高危,柱根摧朽,梁栋倾斜,基陛 毁。

墙壁圮坼,泥涂褫落,覆苫乱坠,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杂秽充遍,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鸱枭雕鹫,乌鹊鸠鸽,蚖蛇蝮蝎,蜈蚣蚰蜒,

守宫百足,狖狸鼷鼠,诸恶虫辈,交横驰走。

屎尿臭处,不净流溢,蜣蜋诸虫,而集其上。

狐狼野干,咀嚼践蹋,哜啮死尸,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竞来搏撮,饥羸慞惶,处处求食。

斗诤摣掣,啀喍嗥吠,其舍恐怖,变状如是。

处处皆有,魑魅魍魉,夜叉恶鬼,食啖人肉。

毒虫之属,诸恶禽兽,孚乳产生,各自藏护。

夜叉竞来,争取食之,食之既饱,恶心转炽。

斗诤之声,甚可怖畏,鸠盘荼鬼,蹲踞土埵,

或时离地,一尺二尺,往返游行,纵逸嬉戏。

捉狗两足,扑令失声,以脚加颈,怖狗自乐。

复有诸鬼,其身长大,裸形黑瘦,常住其中,

发大恶声,叫呼求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

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

头发蓬乱,残害凶险,饥渴所逼,叫唤驰走。

夜叉饿鬼,诸恶鸟兽,饥急四向,窥看窗牖。

如是诸难,恐畏无量,是朽故宅,属于一人。

其人近出,未久之间,于后舍宅,欻然火起。

四面一时,其炎俱炽,栋梁椽柱,爆声震裂,

摧折堕落,墙壁崩倒,诸鬼神等,扬声大叫。

雕鹫诸鸟,鸠盘荼等,周章惶怖,不能自出。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为火所逼,共相残害,饮血啖肉。

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诸大恶兽,竞来食啖。

臭烟熢 ,四面充塞。蜈蚣蚰蜒,毒蛇之类,

为火所烧,争走出穴。鸠盘荼鬼,随取而食。

又诸饿鬼,头上火燃,饥渴热恼,周章闷走。

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这样使用了大胆想象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极力形容朽宅的破弊危险,描写大火焚烧的恐怖,为拯救作铺垫。这乃是大乘佛典进行描绘的典型手法。胡适说“《法华经》(《妙法莲华经》)虽不是小说,却是一部富于文学趣味的书。其中的几个寓言,可算是世界文学里最美的寓言,在中国文学上也曾发生不小的影响”

《华严经》是规模更为宏大的经典,内容是佛成道后,藉普贤、文殊等大菩萨示现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花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汉语有三译,流行的是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华严》。这是一部充分、典型地显示大乘佛教玄想性格的经典。全经按说法地点是七处,按场面是八会。前两会佛在成道的菩提道场和普光法堂说法,从第三会移到天上忉利天宫、夜摩天宫等处,第七会又回到普光法堂,第八会在佛陀圆寂的逝多林。而说法的佛陀已不是通过修道而成佛的沙门释迦,而是遍满十方、常住三世、总该万有的真理化身、十相具足的法身佛卢舍那佛;说法的对象不仅有佛弟子,还有众多菩萨。其中展现了万德圆满、妙宝庄严、无限华丽神秘的诸佛境界,以至有人把它比作一部规模宏大的神魔小说。在第七会里,佛陀现种种神变,使诸菩萨得到无数大悲法门,文殊师利率大众辞佛南行,到福城东,在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法,有善财童子等两千人前来听法;善财童子一心求菩萨道,在普贤教示下,辗转南行,寻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听受无数广大甘露法门,终于证入法界。这就是六十《华严》里占十七卷的《入法界品》。

例如他到光明山(即补陀洛山、普陀洛迦山)寻访第二十八位善知识观世音一段:

渐渐游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遍推求,见观世音菩萨住山西阿。处处皆有流泉浴池,林木郁茂,地草柔软,结跏趺坐金刚宝座,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而为演说大慈悲经,普摄众生。见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合掌谛观,目不暂瞬,作如是念: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善知识者诸功德藏,善知识者十力妙宝,善知识者难见难遇,善知识者无尽智藏,善知识者功德山王,善知识者开发示导一切智门,能令一切入萨婆若海,究竟清净,无上菩提。时观世音遥见善财,告言:“善来,童子!专求大乘,摄取众生,直心深心,乐求佛法,长养大悲,救护一切,向普贤行,清净成满一切大愿……”尔时善财诣观世音,头面礼足,绕无数匝,恭敬合掌,于一面住。白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答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已成就大悲法门光明之行,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常于一切诸佛所住,随所应化,普现其前。或以惠施摄取众生;乃至同事摄取众生;显现妙身不思议色摄取众生;放大光网,除灭众生诸烦恼热,出微妙音而化度之,威仪说法,神力自在,方便觉悟,显变化身,现同类身,乃至同止摄取众生。善男子,我行大悲法门光明行时,发弘誓愿,名曰摄取一切众生。欲令一切离险道恐怖,热恼恐怖,愚痴恐怖,系缚恐怖,杀害恐怖,贫穷恐怖,不活恐怖,诤讼恐怖,大众恐怖,死恐怖,恶道恐怖,诸趣恐怖,不同意恐怖,爱不爱恐怖,一切恶恐怖,逼迫身恐怖,逼迫心恐怖,愁忧恐怖。复次,善男子,我出生现在正念法门,名字轮法门故,出现一切众生等身,种种方便,随其所应,除灭恐怖而为说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未曾失时。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大悲法门光明之行,诸大菩萨一切普贤大愿成满,究竟成就普贤所行,不断一切诸善根流,不断一切菩萨诸三昧流,一切劫流,修菩萨行,未曾断绝顺三世流,善知一切成败诸世界流,断一切众生不善根流,出生一切众生诸善根流,除灭一切诸生死流。我当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这样使用复叠方法、排比句式,极度夸张地描写观世音的功德。在善财童子与观世音的对谈中,后者的无限慈悲,善财的虔敬虚心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这样,经文描写善财童子的寻访经历,情节生动,“人物”众多,形象鲜明,含义深刻,有人把《华严经》的这一部分比作英国约翰·班杨著名的宗教小说《天路历程》。《华严经》描绘出的大胆玄想的境界,恢宏开阔,汪洋恣肆,是中土作品中前所未见的。

《维摩经》是另一部极富文学意味的经典。胡适说:

鸠摩罗什译出的经,最重要的是《大品般若》,而最流行又最有文学影响的却要算《金刚》、《法华》、《维摩诘》三部。其中《维摩诘经》本是一部小说,富于文学趣味……这一部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译出之后,在文学界与美术界的影响最大。中国的文人诗人往往引用此书中的典故,寺庙的壁画往往用此书的故事作题目。后来此书竟被人演为唱文,成为最大的故事诗。

有人把《维摩经》看作一出三幕戏剧。其中塑造的信仰诚挚、学养高深的在家居士维摩诘更是内涵丰富、性格鲜明的佛教居士典型,对历代中国士大夫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经文里维摩诘是这样出场的: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心大如海。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政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政宫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其以方便,现身有疾……

虽然与所有佛经一样,这部经典的全部叙述被置于佛陀说法的框架内,但实际说法的主要人物却是维摩诘。他这样从一出场,就展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他作为在家居士的典型,度过世俗生活,享有资财、家属,行为放达,游戏人间,但本质上却又信心坚定,教养极高,体现了中土所未见的大乘居士的理想人格。这是一部大乘佛教教义的总括性经典,深刻地论述了诸法“毕竟空”、“无所缘”、“无决定性”的道理。在“以空遣法”的“空平等观”的基础上,打通世间和出世间,提出“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得涅槃”的观念,从而发扬了佛法的现实精神,突出了大乘佛教的入世性格。这对于佛教在中国,特别是在知识阶层中传播是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的。它在表现上更运用了十分高超的技巧:结构安排富于戏剧性,大胆玄想,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围绕着维摩诘,众多人物在矛盾交锋中突显出个性;场面描写恢宏、生动,情节具有戏剧性。经文前一部分写佛陀命十大弟子、四位菩萨前往维摩诘处问疾,所有的人都回忆以前和维摩诘辩难受讥诃的经过,加以推托,最后只有文殊师利敢于承当,从而有文殊师利前往问疾一段: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实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这样,与浩浩荡荡问疾队伍相对照,维摩诘在空无所有的方丈内隐疾而卧。这一方面突显出他的威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内心的坚定和沉稳。在两人睿智、幽默的对谈中,更鲜明地显现出各自的性格。整部经的表现手法也十分高超,如“天女散花”、“火中生莲”、“断取佛土”等构想,都极其大胆奇妙,又体现深刻的内涵。语言更是既精练又生动,其中一些句子如“一切众生,悉皆平等”、“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等等,都是意义深刻的精辟格言;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不下巨海,终不能得无价宝珠”、“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四大海水入一毛孔”等等,则以比喻说明深微的道理。这部以宣扬居士思想为主旨的经典对中国文人影响极其普遍和深刻,其卓越的艺术表现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对于历代文学艺术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深远的。

另一些大乘经同样具有浓厚的文学性质。如《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是宣扬净土信仰的“净土三部经”之一。本经的缘起是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说摩竭陀国太子即后来的阿阇世王,听信提婆达多调唆,把父王频婆娑罗幽禁在七重室内;其母韦提希夫人以苏蜜掺和麦 (炒面)涂在身上,又用璎珞盛葡萄浆蜜,趁探访时送给国王吃,使国王得以存活;后来被阿阇世发现,夫人被囚禁;她忧愁憔悴,生厌离心,遥礼耆阇崛山,向佛祈祷;佛陀与目连、阿难现身王宫,为韦提希宣说三福、十六观往生阿弥陀佛国法门;韦提希闻佛说法,欢喜悟解,得无生法忍。本经后半部的三福、十六观法门,是净土禅观的主要方法;前半部这个故事情节动人,形象鲜明。特别是对韦提希夫人的描写,不但充分表现了她的忠贞、智慧、坚强、刚烈,更突出了她求道的热诚和执着,从而树立了一个女子求道的典范。又如《阿弥陀经》、《弥勒上生经》等净土经典,都对于净土景象的繁华、富丽进行极其夸张的描绘,展现出理想化的美好生活图景,令人无限憧憬。这些净土景象的描绘引发起历代无数信徒的信心。而作为一种理想境界的典型表现,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为世俗创作提供了借鉴。 kHCu3/dHC5poEm44ok0fop0vQ7cCtwTVYtvKoWLXsJbVAQY6TtDEnugaGvcmKW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