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虔乃東漢大儒、經學大家,南北朝時有諺云“寧道孔聖誤,諱言鄭服非”,服虔與鄭玄齊名。《後漢書·儒林傳》:“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後改爲虔,河南滎陽人也。少以清苦建志,入太學受業。有雅才,善著文論,作《春秋左氏傳解》,行之至今。又以《左傳》駁何休之所駁漢事六十條。舉孝廉,稍遷,中平末,拜九江太守。免,遭亂行客,病卒。所著賦、碑、誄、書記、《連珠》、《九憤》,凡十餘篇。”據《隋書·經籍志》載,服虔著述還有《春秋左氏傳音》《春秋左氏膏肓釋痾》《春秋成長説》《春秋塞難》《通俗文》和《漢書音訓》,後均亡佚,部分有清人及今人輯佚本。其《左傳》之學東漢時“大行於河北”,《北史》卷十八謂“江左《左傳》則杜元凱,河洛《左傳》則服子慎”。其《漢書音訓》成書早,在名物訓詁、注音釋義方面發明甚多,成書後多被諸如晉灼、臣瓚、蔡謨、蕭該、顔師古、李善、裴駰、司馬貞等所引用,影響深遠。李苑靜《〈漢書〉服虔注合成雙音詞研究》(《伊利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4期)和《〈漢書〉服虔注音義初探》(《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6期),對服虔注作了初步的研究。
《漢書敘例》:“《漢書》舊無注解,唯服虔、應劭各爲音義,自别施行。”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勉學》:“學《漢書》者,悦應、蘇而略《蒼》《雅》,不信書音是其枝葉,小學乃其宗系,至見服虔、張揖音義則貴之,得《通俗》《廣雅》而不屑。”可證服虔確爲《漢書》作過音義。《隋書·經籍志》載服虔撰《漢書音訓》一卷,《舊唐書·經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同,説明宋初此書尚存。而《宋史·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録解題》《通志·藝文略》《文獻通考·經籍考》等,均無著録。今檢《太平御覽》引服氏《音訓》26條,與顔師古《漢書注》多有不同。《資治通鑑》所引120餘條,則多轉抄前人史書之注。王應麟《玉海》所引60餘條,亦與前人史注所引基本相同。據此,孫亞華經比對後推定:“此書在北宋初或尚存有殘本,至王應麟生活的南宋中葉,殆已全佚矣。” 所言近是。
《漢書二十三家注鈔》收服虔645條。由於楊輯有誤抄、錯亂、重複、脱文、漏輯以及立目、注文、引文不當等問題,故孫亞華勘正、辨析、補充楊輯之缺失,並補輯107條,是目前所見服虔《漢書音訓》最完備的輯本。由楊輯孫補服虔752條注文來看,服虔音義可謂發明甚多,勝義疊見。
[1]《五行志》“厥咎眊”,師古注引服虔:“眊,音老耄。”
[2]《史記·平準書》“而天下賦輸或不償其僦費”,司馬貞索隱引服虔:“雇載云僦,言所輸物不足償其雇載之費也,僦,音子就反。”
[3]《高帝紀》“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擊趙”,師古注引服虔:“井陘,山名,在常山,今爲縣。”《史記·秦始皇本紀》“下井陘”,裴駰集解引服虔:“山名,在常山,今爲縣,音刑。”
[4]《文選·遊天台山賦》“落五界而迅征”,李善注引服虔注《漢書》:“鄞,音銀。”(《漢書·地理志》“鄞”)
[5]《五行志》“霿,恒風若”,師古注引服虔:“霿音人傋霿。”《文獻通考·物異考》此句下注引服虔:“霿音人傋反。”
[6]《高帝紀》“沛侯濞重厚”,師古注引服虔:“濞音滂濞。”《史記·高祖本紀》“於是拜沛侯劉濞”句下,裴駰集解引服虔:“濞音帔。”《資治通鑑·漢高帝十二年》“立兄仲之子濞爲吳王”,胡三省注引服虔:“濞,音帔,普懿翻。”
[2][3]服虔未作過《史記》音注,故《史記》三家注引服虔音當出自其《漢書音訓》。[4]唐李善注《文選》以徵引式爲主要方式 ,引用服虔音注甚多。[5]“傋霿”又作“傋 、瞉霿”,愚昧無知貌,《集韻》莫候切,顔注引服意爲“霿音人傋霿之霿”,區别於《廣韻》莫紅切表天色昏暗義的本讀,《文獻通考》誤爲“人傋反”,音義皆失。[6]顔注《漢書》由於避重複等原因或删服虔音注,《史記》注或引全者,孫輯補出;又補出後人如胡三省等所輯音注,儘管此條“普懿翻”有可能是胡三省折合成的切語而非服虔原注,然可資參考。
服虔《漢書音訓》是首開音義注釋體例的典範性著作之一,所用音切類目和音注術語豐富、準確、實用,對音義書、音義學的發展影響很大。
[1]《高帝紀》“隆準而龍顔”,師古注引服虔:“準,音拙。”
[2]《高帝紀》“酈食其爲里監門”,師古注引服虔:“音曆異基。”
[3]《賈誼傳》“變化而嬗”,師古注引服虔:“嬗,音如蟬,謂變蜕也。”《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二仙“嬗”下引服虔:“嬗,讀如蟬。”
[4]《史記·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繳繞”,裴駰集解引服虔:“繳,音近叫呼,謂煩也。”(見《漢書·司馬遷傳》)
[5]《昭帝紀》“鉤町侯”,師古注引服虔:“鉤,音《左傳》射兩軥之軥。”
[6]《高帝紀》“嘗告歸之田”,師古注引服虔:“告,音如嗥呼之嗥。”
[7]《高帝紀》“田儋從弟榮、横起齊”,師古注引服虔:“儋,音負擔之擔。”《史記·秦始皇本紀》“田儋”,裴駰集解引服虔:“音負擔。”
[8]《文三王傳》“太后議格”,師古注引服虔:“格,音格鬬。”《史記·梁孝王世家》“太后義格”,司馬貞索隱引服虔:“格謂格閣不行。”
[1]是純直音,用得最多,占服虔音注總數的65%强;[2]是[1]的變化形式,給兩個以上音節的多音詞整體注上直音。[3]是“讀若、讀如”式注音法,有破假借字爲本字本讀的作用,“嬗音如蟬”即“嬗讀如蟬”,意謂“嬗變”是“蟬蜕式變化”,服虔此類音注很少。[4]“音近”是描寫式注音,極少用。[5]—[8]是用短語形式來描述音義的,是一個語境限定式音注術語,形象直觀,方便實用 ,[6]是説“告”在當句語境中讀“嗥”音而不讀本音,且有“嗥呼”之義;“音格鬬”是“格音格鬬之格”的簡省用法,“格”在當句語境中不讀《廣韻》古伯切表長枝條的本音本義,而讀古落切表限制、梗隔義。《周禮·春官》“二曰觭夢”鄭玄注引杜子春:“觭讀爲奇偉之奇。”説明此法在服虔之前已開始應用,但服虔是用得多且靈活的,此類占其總音注數的25%强。
《顔氏家訓·音辭》謂鄭玄以前人全不解反語:“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而景審爲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作序謂:“然則古來音反……而爲雙聲,始自服虔。”近人章太炎在爲其弟子吳承仕書作《經籍舊音題辭》説:“服子慎、應中遠訓説《漢書》,其反語已箸於篇,明其造端漢末,非叔然創意爲之。” 早期反切的存留,主要見於衆家《漢書》音注。
[1]《陳勝項籍傳》“人人惴恐”,師古注引服虔:“惴,音章瑞反。”
[2]《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吾王孱王也”,司馬貞索隱引服虔:“[孱],音鉏閑反,弱小貌也。”
[3]《張陳王周傳》“鯫生説我距關毋内諸侯”,師古注引服虔:“鯫,音七垢反。鯫,小人也。”
[4]《初學記·皇王部·廢帝海昏侯》“大王不好書術而樂逸遊,憑試樽銜”,注引服虔:“字樽促也。或曰:掛也,撙,音子本反。”
[5]《宣元六王傳》“又姬朐臑故親幸,後疏遠”,師古注引服虔:“朐,音劬。臑,音奴溝反,又音奴皋反。”
[6]《揚雄傳》“河靈矍踢”,師古注引服虔:“踢,音石 反。”
[7]《文選·揚雄〈長楊賦〉》“靡節西征,羌僰東馳”,李善注引服虔:“僰,夷名也。節,所杖信節也。僰,蒲北切。”(《揚雄傳》)
上引服虔7條8個反切,加上前引“僦,音子就反”“濞,音帔,普懿翻”,共有10個反切,減去可疑的“僰,蒲北切”“濞,普懿翻”,實有8個反切,是今存最早的反切用例,彌足珍貴。
服虔注音的目的雖以辨義釋義爲主,實際所含内容也是多種多樣的:
[1]《宣帝紀》“受《詩》於東海澓中翁”,師古注引服虔:“澓,音馥。”
[2]《宣帝紀》“單于閼氏”,師古注引服虔:“閼氏,音焉支。”
[3]《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注引服虔:“巨,音渠,猶未應得入也。”《示兒編》卷十一“未渠央”下引《漢書》“公詎能入乎”句服虔曰:“詎音渠,猶未應得入也。”
[4]《五行志》“大經在辟而易臣”,師古注引服虔:“辟,音刑辟之辟。”又《五行志》“執政毋乃有所辟”,師古注引服虔:“音邪辟之辟。”
[5]《史記·秦始皇本紀》“並河以東”,裴駰集解引服虔:“並,音傍。傍,依也。”
[6]《萬石衛直周張傳》“嘗欲請治上近臣所忠、九卿咸宣”,師古注引服虔:“咸,音減損之減。”
[7]《禮樂志》“群生啿啿”,師古注引服虔:“啿,音‘湛湛露斯’。”
[8]《百官公卿表》“騪粟都尉”,師古注引服虔:“騪,音搜狩之搜。”《兩漢刊誤補遺》卷三“騪粟”條下引服虔:“音搜狩之搜,搜索也。”
[9]《張陳王周傳》“良嘗閑從容步遊下邳圯上”,師古注引服虔:“圯,音頤,楚人謂橋曰圯。”
[10]《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上使泄公持節問之箯輿前”,司馬貞索隱引服虔:“音編,編竹木如今峻,可以糞除也。”《經典釋文·春秋公羊音義》“竹箯”條下注引服虔“音編”。
[1]“澓”是生僻的姓氏用字,故注音。[2]“閼氏”本有音義,漢時借用於對譯匈奴王后之稱,屬外來詞的譯音。[3]“巨”本爲大義,讀《廣韻》其吕切群母語韻,該句中讀《集韻》求於切群母魚韻表反詰疑問,屬去—平變調構詞。[4]“辟”的刑法義是本讀《廣韻》必益切幫母昔韻,邪僻義讀《廣韻》芳辟切滂母昔韻,屬幫—滂變聲構詞,且在邪僻義上構成古今字“辟—僻”。[5]殷敬順《列子釋文·黄帝》“並音傍,《史記》《漢書》傍海、傍河皆作並”,並《廣韻》蒲迥切並母迥韻是並排、合併義的本讀,《集韻》蒲浪切並母宕韻是傍依義,屬上—去變調構詞。[6]在減少義上“咸—減”爲古今字,也有人把“咸”看成“減”的通假字(同源通用)。[7]引經文證音讀“啿—湛”同音同義。[8]“騪—搜”是異體字。[9]標明方言音讀。[10]“箯—編”同源,用注直音的方法探求得名之源。又如《漢書·陳勝項籍傳》“藉弟令毋斬”,顔師古注引服虔:“藉,猶借也。”《漢書·賈誼傳》“内之閑中”,顔師古注引服虔:“閑,賣奴婢闌。”“藉—借、閑—闌”也是探求語源的注語,因無音注術語作標記,此類未記入服虔音切數據中。
除了上列例句外,服虔音注還有:《高帝紀》槥音衛、走音奏、傅音附,《文帝紀》喋音蹀屣履之蹀、酺音蒲、阽音反坫之坫,《武帝紀》燭音注、怵音裔,《宣帝紀》谷音鹿,《成帝紀》虒音斯,《平帝紀》軺音 ,《異姓諸侯王表》 音慘,《王子侯表》頡音戞擊之戞,《古今人表》淪音鰥,《禮樂志》吟音含,《郊祀志》傳音亭傳之傳,《五行志》騭音陟、朒音忸怩之忸、觭音奇偶之奇,《文選·遊天台山賦》鄞音銀,《地理志》獷音鞏、蟬音提,《史記·河渠書》顔音崖,《藝文志》栩音詡、瘛音緳引之緳,《陳勝項籍傳》檥音蟻、間音中間之間,《史記·項羽本紀》擠音濟民之濟,《史記·吳王濞列傳》直音值,《楚元王傳》轑音勞,《高五王傳》沮音阻,《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提音弟又音啼、修音條,《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硰音沙,《樊酈滕灌傅靳周傳》蒯音菅蒯之蒯、蹳音撥,《酈陸朱劉叔孫傳》魋音椎,《賈誼傳》蟂音梟、卑音畀予之畀、挻音挻起,《爰盎鼂錯傳》假音假借之假,《竇田灌韓傳》逗音企,《景十三王傳》荃音蓀、鮈音拘,《李廣蘇建傳》媒音欺,《衛青霍去病傳》票姚音飄摇、葷音熏,《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郅音窒,《杜周傳》抵音紙陒,《張騫李廣利傳》滇音顛、蔡音楚言蔡(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餘録》卷中引此條爲“漢人異讀”),《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篁音皇、轎音橋梁、唅音含,《東方朔傳》謈音暴、鼱鼩音縱劬、筦音管,《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澎音彭,《楊胡朱梅雲傳》窾音款,《趙充國辛慶忌傳》婼音兒、句音鉤,《傅常鄭甘陳段傳》龜茲音丘慈、墊音墊阸之墊,《趙尹韓張兩王傳》噭音叫呼之叫、咷音滌濯之滌,《匡張孔馬傳》沴音戾,《翟方進傳》棽音禁,《文選·羽獵賦》獱音賓,《文選·長楊賦》鞜音遝、蹻音矯,《揚雄傳》 音窟、惝音敞、虓音哮、掜音睨、芭音葩,《儒林傳》逿音湯,《匈奴傳》蹛音帶、眩音州縣之縣、疐音獻捷之捷、句音拘,《史記·匈奴列傳》谷音鹿、蠡音離,《史記·南越列傳》龒音卭、嫈音榮,《史記·外戚世家》娙音近妍,《文選·女史箴》嫕音翳桑之翳,《外戚傳》儀音螘,《王莽傳》摽音刀末之摽、瑑音衛、煒音暉、遷音仙,《文選·答賓戲》敦音頓、氿音軌,《敘傳》陻音因、剗音剪。
這些音注在當句語境中,絶大多數是爲生僻字、易誤讀字注音,其中最多的是專用名詞(國名、地名、人姓名、譯名、事物名等)或音變或音不變的注音。有一部分是别義異讀的音變構詞,數量較少,遠没有積聚於《經典釋文》中的六朝時期的音變構詞那麽普遍和受關注。再有少量用注音方式顯示的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和方言詞。這些類型都爲後來“鋒出”的音義書提供了範例。
應劭,漢末汝南南頓人。靈帝時舉孝廉,歷任汝南主簿、蕭令、營陵令、太山太守、軍謀校尉等官職。勤於著述,《後漢書·應劭傳》謂其“少篤學,博覽多聞……删定律令爲《漢儀》……著《漢官禮儀故事》……著《中漢輯序》,撰《風俗通》……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時”。《隋書·經籍志》著録,應劭集解《漢書》一百一十五卷,撰《漢書音義集解》二十四卷、《漢官》五卷、《漢官儀》十卷、《漢朝議駁》三十卷、《風俗通義》三十一卷。
應劭《漢書(集解)音義》詳情唐初已不明,後人多所疑難。閆平凡經仔細比對分析而推論:“其書單行‘至典午中朝’有晉灼録入《漢書集注》,後有臣瓚‘總集諸家音義’録入《集解音義》。則至此‘應劭原本當亡於永嘉之亂,其卷數亦莫得而詳’。如前所言及《晉中經簿》之或未著録其書,則其單本不行於世或更早在晉初。又蔡謨‘總應劭以來注班固《漢書》者爲之集解’,或曰‘全取臣瓚一部散入《漢書》’,後之所見應劭注文當是依從晉灼、臣瓚或蔡謨本。”所論近信。今人研究應劭《漢書音義》的,有閆崇東《應劭之〈漢書〉注》(《文獻》1999年1期)、周勤《應劭對漢語音義關係的認識》(《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3期)、胡繼明《〈漢書〉應劭注的偏正式雙音詞》(《東南大學學報》2003年2期)和《〈漢書〉應劭注的語言學價值》(《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1期)等。
應劭嫻熟於漢代的官儀制度,又重視小學,其《漢書音義》詳於字詞訓詁,長於職官、地理、制度、名物和故事的考釋引證,所得甚多,故多爲裴松之《三國志注》、《史記》三家注、李善《文選注》、劉昭《續漢志注》、酈道元《水經注》等徵引,楊守敬輯應劭注文1244條,閆平凡校訂其訛誤,增補其缺失,共得應劭《漢書》注語1280條,其中有術語標記的音注103條。
應劭音義的注音術語以“某音某”爲最多,近總數的80%,其中有“音若”5條而没有服虔的“音如”。他的“某音某某之某”不到10條,約是服虔用量的三分之一。反切條目有:
[1]《諸侯王表》“騁狙詐之兵”,師古注引應劭:“狙,伺也,因間伺隙出兵也。狙,音苦蛆反。”《史記·留侯世家》“良與客狙”,裴駰集解引應劭:“狙,七預反,伺也。”
[2]《武帝紀》“文山郡”,師古注引應劭:“文山,今蜀郡 山,本冄駹是也。”《史記·西南夷列傳》“冄駹最大”,司馬貞索隱引應劭:“汶江郡本冄駹,音亡江反。”
[3]《禮樂志》“寂漻上天知厥時”,師古注引應劭:“言天雖寂漻高遠,而知我饗薦之時也。漻,音來朝反。”
[4]《五行志》“石砮”,師古注引應劭:“砮,鏃也。音奴,又乃互反。”
[5]《五行志》“是我迋吾兄也”,師古注引應劭:“迋,音君狂反。”
[6]《地理志》“梓潼”,師古注引應劭:“潼水所出,南入墊江。墊,音徒浹反。”
[7]《地理志》“僰道”,師古注引應劭:“故僰侯國也。音蒲北反。”
[8]《地理志》“罕幵”,師古注引應劭:“[幵],音羌肩反。”
[9]《地理志》“遝氏”,師古注引應劭:“[遝]氏,水也。音長答反。”
[10]《陳勝項籍傳》“夥,涉之爲”,師古注引應劭:“夥,音禍。”
[11]《楚元王傳》“五大夫爭權,三君更立”,師古注引應劭:“周景王崩,單穆公、劉文公、鞏簡公﹑甘平公﹑召莊公,此五大夫相與爭奪,更立王子猛﹑子朝及敬王,是爲三君也。更,音工衡反。”
章太炎《國故論衡·音理論》列舉“墊音徒浹反”“遝音長答反”兩條,謂“是應劭時已有反語,則起於漢末也”。應劭這11個反切,與服虔8個反切一樣,是漢語語音發展史上極爲珍貴的資料。
應劭音注的内容與服虔略同,主要是爲生僻字注音,更多是名物字的音變或音不變的注音,保存了漢代的音讀資料。有少數辨析别義異讀(音變構詞)的音注,比服虔要少,明假借、辨字形的音注也比服虔少。應劭音注也有與服虔音注重複的,但很少,可能是顔師古等引用時注意不重複,也可能是服虔、應劭注音有側重有先後,後注者有意不重複先注者。
[1]《高帝紀》“將兵距嶢關”,師古注引應劭:“嶢,音堯。嶢山之關。”
[2]《昭帝紀》“鉤町侯”,師古注引應劭:“町,音若挺,西南夷也。”
[3]《地理志》“葭明”,師古注引應劭:“音家盲。”
[4]《高帝紀》“明其爲賊”,師古注引應劭:“爲,音無爲之爲。”
[5]《賈誼傳》“般紛紛其離此郵兮”,師古注引孟康:“般,音班。”《文選·賈誼〈吊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李善注引應劭:“般,音班,或曰般桓,不去。”
[6]《賈誼傳》“斡棄周鼎,寶康瓠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斡棄周鼎兮寳康瓠”,裴駰集解引應劭:“斡,音筦。筦,轉也。”
[7]《地理志》“鍚”,師古注引應劭:“音陽。”
例[1]是單純爲難僻字注音。[2]是異族語詞的譯音。[3]是存古的地名讀音,屬專名音變。[4]是“爲”的平—去變調構詞。[5]“般”的旋轉盤桓義本讀《廣韻》薄官切並母桓韻,此句中借爲返回義的“班”讀幫母,也可以看作“般”的濁—清變聲構詞。[6]“斡”本爲瓢把,引申有運轉義,讀《廣韻》烏括切影母末韻,又《集韻》古緩切見母緩韻爲車轂外包及主管義;“筦”同“管”,本是竹管,《廣韻》古滿切見母緩韻,古或借爲“斡”而有旋轉義,《楚辭·天問》“斡維焉系”王逸注“斡,轉也,斡一作筦”,本句中應劭注“斡音筦”包含了兩字形音義多方面的複雜關係。[7]“鍚”爲漢中郡十二縣之一,師古注謂“即《春秋》所謂鍚穴”,因“鍚”與“錫”的偏旁形近易混,應劭既注了音又辨了形。
除上已引用例外,應劭今存音注還有:《高帝紀》垓音該、閩音文飾之文、耐音若能、擾音柔,《史記·高祖本紀》紿音殆,《文帝紀》 音篋,《武帝紀》貤音移、灊音若潛,《宣帝紀》 音若訕,《元帝紀》懬音曠,《異姓諸侯王表》閻音簷、譜音補,《百官公卿表》蹏音啼,《郊祀志》鄗音臛、腄音甀,《地理志》輿音豫、駣音桃、酇音嵯、洨音絞、裴音非、拘音矩、滱音彄、陘音刑、繹音亦、復音腹、鄚音莫、脩音條、朸音力、菅音奸、猇音箎、茬音淄、椑音裨、郯音談、賁音肥、承音證、盱眙音籲怡、汗音幹、孱音踐、鐔音淫、汁音十、 音壽、虒音斯、伶音鈴、且音苴、並音伴、允吾音鈆牙、枹音鈇、敦音屯、祖音罝、眴音旬日之旬、卷音箘簬之箘、氏音支、昫音煦、龜茲音丘慈、令音鈴、慮音閭、番音盤、暆音移、麊音彌、龐音龍、陘音邢、夏音賈、蕃音皮、嶧音驛,《陳勝項籍傳》浙音折,《楚元王傳》橅音規摹之摹,《張陳王周傳》硰音沙,《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齱音若促,《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釐音僖,《史記·韓長孺列傳》逗音豆,《東方朔傳》狋音銀,《蕭望之傳》選音刷,《揚雄傳》衿音衿系之衿、瞵音鄰,《文選·西都賦》觚音孤,《酷吏傳》瞷音馬瞷眼之瞷,《史記·酷吏列傳》格音閣,《敘傳》齅音六畜之畜、酋音酋豪之酋、閈音扞,《史記·黥布列傳》甀音保,《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蜒音顔。
應劭爲《地理志》中的地名注音有56條,占總音注數的54%强,加上其他篇的專名音注,可見應劭音注的主體是爲專用名稱注音。
服虔中平末拜九江太守,應劭中平六年拜太山太守,東漢靈帝中平共六年(184—189),兩人年齒相差不應太大。服虔爲河南滎陽(今河南鄭州市西部)人,應劭父親應奉爲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部)人,兩人語音差别也不會大。
兩人著《漢書音訓》《漢書(集解)音義》是隨文施注,或爲難僻字注音,或爲異讀字辨音明義,或明通假辨字形,雖用了少量反切,但以直音爲主。所注字音可能很多,但原書亡佚,今存的只是顔師古等人引用的少部分,只存100條左右,形不成語音系統。《漢書》文辭古奧典雅,故爲《漢書》注音不大可能是口語俗音而應是讀書音,從兩人所存音切來看,有存古音者,有録方音(如楚音)者,有兩漢時外族語對譯者,當然主要是當時的讀書音。
裴宰奭《服虔、應劭音切所反映的漢末語音》(《古漢語研究》1998年1期)從顔師古《漢書注》中摘出服虔音注75條、應劭音注86條,認爲服、應音切顯示“東漢時代聲母輕重脣不分,舌頭和舌上不分,精系與章系、端系與章系讀音相近”;韻部方面,模麻(部分)屬上古魚部、灰微屬古微部、尤蕭(部分)屬古幽部、宵蕭(部分)屬古宵部、鍾江屬古東部、山仙屬古寒部、侵覃屬古侵部、支脂之合流,以及陰入、陽入混韻現象承上古而來,等等,所推論近是。但其他推論,尤其是聲類方面,因材料辨析不清,錯訛甚多。
分析隨文施注的音義書中音注的音韻地位,一定要嚴格區分同義音注與别義音注;要區分本讀與變讀,包括古今音變、别義音變(音變構詞)、方言音變、譯語音變等;要區别真值注音音切與假性注音音切,假性注音音切包括辨版本、正字形、明通假等“音注” 。
當今音韻學研究不管文獻的正誤,無視音注材料的音義關係,强行去系聯音切並建構音系,幾乎成爲慣例,特别要提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