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節
顔注“合韻”的音切及其特性與作用

顔注“合韻”73條:信6,震3,患、茂、享、饗、意各2條,豻、躇、觸、創、對、廢、顧、國、翰、閡、濟、矯、境、靜、舊、居、舉、亢、來、覽、靡、敏、茂、謨、墓、甯、娸、慶、喪、殺、埏、嬗、傷、逝、狩、司、嗣、望、聞、西、喜、序、學、易、螾、醟、虞、漁、圉、欲、葬、正、追、緇各1條。其中“合韻”71條,“協韻”2條。師古可能是避其曾祖父名協(字子和)之諱,改六朝以來流行的“協韻”爲“合韻”。“協韻”2條爲“顧讀如古,協韻”“覽,視也,協韻音濫”,都出《韋賢傳》,當是後人刻寫之誤,師古不會獨於此篇用“協韻”而不避諱。

從分布上看,這73條“合韻”只在11篇中出現:《敘傳》30、《禮樂志》11、《揚雄傳》10、《賈誼傳》6、《司馬相如傳》4、《韋賢傳》4、《外戚傳》3、《趙充國辛慶忌傳》2、《五行志》《酷吏傳》《武五子傳》各1。《敘傳》多韻文,且《敘傳下》是對高祖以下各紀、表、志、傳所作的四言韻語贊辭,自然求韻讀諧和而多言合韻。《禮樂志》的禮、樂多用詩句、韻文來表現,故合韻者必多,如“嘉薦芳矣,告靈饗矣;告靈既饗,德音孔臧”師古:“饗字合韻皆音鄉。”“芳、饗、臧”都應押平聲韻,故“饗”(上聲)合韻音鄉(平聲)。揚雄、賈誼、司馬相如傳中引録各自大賦的全文,賦重視押韻,合韻處也就多。其餘的只是偶有引用韻文之處,合韻處也就不多了。

顔師古以維護讀書音的“雅正”爲己任,如《地理志》“縣十四:長子,周史辛甲所封”,師古:“長讀曰長短之長,今俗爲長幼之長,非也。”就是典型的匡俗音爲雅正之讀的例子。師古是有“古音”意識的,如《武帝紀》“初作便門橋”,師古:“便門,長安城北面西頭門,即平門也,古者平、便皆同音。”明謂“平、便”古音同而今音有别。《尚書·堯典》“平章百姓”,《史記·五帝紀》作“便章百姓”,可證師古之説不誤。也有師古直言“古音”的例子:

《高帝紀》“然少戇”,師古:“戇,愚也,古音下紺反,今則竹巷反。”

《張耳陳餘傳》“斬餘泜水上”,師古:“蘇(林)音祗敬之祗,音執夷反,古音如是。”

師古認識到讀音有古今變化,在“韻文押韻必嚴”的前提下,用“合韻”術語來推定、溝通古今音讀的不同,張文軒稱之爲“以韻求音”。不過,師古的“合韻”主要針對《漢書》中漢代人所寫的韻文而言,與徐邈、沈重等人“取韻、協句、協韻”多言先秦《詩》等韻文不同。師古的“古音”主要是指漢代人的讀音,“今音”則是指唐代的讀書音,是時音中的雅正音讀而不是“今俗”之呼(讀)。師古認定《漢書》中的韻文押韻是嚴密而規範的,用他當時雅正的讀書音讀來不諧和者,便用“合韻”作解釋或説明:

[1]《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飲榮泉”,師古:“西,合韻音先。”

[2]《敘傳》“宣之四子,淮陽聰敏,舅氏蘧蒢,幾陷大理”,師古:“敏,疾也,合韻音美。”

[3]《敘傳》“孝武六子,昭齊亡嗣。燕剌謀逆,廣陵祝詛”,師古:“嗣,合韻音祚。”

[4]《五行志》“不當實而實,易相室”,師古:“相室猶言相國,謂宰相也。合韻故言相室。相室者,相王室。”

[1]“西”《廣韻》先稽切(齊韻),要與後面仙韻的“泉”押韻,師古謂“西,合韻音先”,唐代先、仙二韻同用。[2]“敏”《廣韻》眉殞切(軫韻),要與後面止韻的“理”押韻,師古謂“敏,合韻音美”,“美”爲旨韻,唐代旨、止二韻同用。[3]“嗣”《廣韻》祥吏切(志韻),要與後面御韻的“詛”押韻,師古謂“嗣,合韻音祚”,“祚”爲暮韻,唐代遇、暮二韻同用而與御韻爲鄰近韻通用。[4]相國之“國”《廣韻》古或切(德韻),要與前面質韻的“實”押韻,師古謂“相國,合韻故言相室”。

師古73條合韻,當分爲兩大類:一類是“同聲調合韻”,是同一聲調内鄰近韻的變讀,上引4條正好是這種同聲調合韻的平、上、去、入各一例。二是“異聲調合韻”,是同一韻部内不同聲調的變讀,餘下69條都是異聲調合韻,如:

[1]《敘傳》“叔孫奉常,與時抑揚,税介免胄,禮義是創”,師古:“創,合韻音初良反。”

[2]《禮樂志》“璆磬金鼓,靈其有喜;百官濟濟,各敬厥事”,師古:“喜,合韻音許吏反。”

[3]《敘傳》“開國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國不專殺”,師古:“殺,合韻音所例反。”

[4]《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師古:“矯矯,高舉之貌也,合韻音驕。”

[5]《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雲六幕浮大海”,師古:“閡,合韻音改,又音亥。”

[1]“創”《廣韻》初亮切(漾韻),與前面陽韻的“揚”押韻,故合韻讀“初良反”(陽韻)。平—去合韻的還有36條:《敘傳》“醟,音詠,合韻音榮”(庚—映),“謨,謀也,合韻音慕”(模—暮),“墓,合韻音謨”(模—暮),“慶,合韻音卿”(庚—映),“濟,合韻音子齊反”(齊—霽),“正,合韻音征”(清—勁),“信,合韻音新”5條(真—震),“震,合韻音之人反”2條(真—震),“娸,音欹,合韻音丘吏反”(之—志),“司,合韻音先寺反”(之—志);《禮樂志》“甯,合韻音寧”(青—徑),“望,合韻音亡”(陽—漾);《揚雄傳》“翰,合韻音韓”(寒—瀚),“患,合韻音胡關反”(删—諫),“漁,合韻音牛助反”(魚—御);《司馬相如傳》“來,合韻音郎代反”(咍—代),“豻,合韻音五安反”(寒—翰),“埏,本音延,合韻音弋戰反”(仙—線),“嬗,合韻故音嬋”(仙—線),“追,合韻音竹遂反”(脂—至);《賈誼傳》“患,合韻音環”(删—諫),“喪,合韻音先郎反”(唐—宕);《外戚傳》“傷,合韻音式向反”(陽—漾),“躇,合韻音丈預反”(魚—御),“信,合韻音新”(真—震);《趙充國辛慶忌傳》“亢,合韻音康”(唐—宕),“震,合韻音真”(真—震);《酷吏傳》“葬字,合韻音子郎反”(唐—宕);《韋賢傳》“聞,合韻音問”(文—問),“居,合韻音基庶反”(魚—御)。

[2]“喜”《廣韻》虚里切(止韻),與後面志韻的“事”押韻,故合韻讀“許吏反”(志韻)。上—去合韻的還有13條:《敘傳》“境,合韻音竟”(梗—映),“茂,合韻音莫口反”2條(厚—候),“舊,合韻音臼”(有—宥),“狩,合韻音守”(有—宥)、“序,合韻音似豫反”(語—御),“圉,合韻音御”(語—御);《禮樂志》“靡,合韻音武義反”(紙—置);《揚雄傳》“靜,合韻音才性反”(靜—勁),“舉,合韻音居御反”(語—御),“靡,合韻音武義反”(紙—置);《韋賢傳》“覽,協韻音濫”(敢—闞),“顧,讀如古,協韻”(姥—暮)。

[3]“殺《廣韻》所八切(黠韻),與前面祭韻的“制”押韻,故合韻讀“所例反”(祭韻)。入—去合韻的還有9條:《敘傳》“對,合韻音丁忽反”(没—對),“學,合韻音下教反”(覺—效);《禮樂志》“廢,合韻音發”(月—廢);《揚雄傳》“觸,合韻音昌樹反”(燭—遇),“易,合韻音弋赤反”(昔—置),“欲,合韻音弋樹反”(燭—遇);《賈誼傳》“意字,合韻宜音億”(職—志),“意,合韻音於力反”(職—志);《武五子傳》“逝,合韻音上列反”(薛—祭)。

[4]“矯”《廣韻》居夭切(小韻),與後面宵韻的“朝”押韻,故合韻讀“驕”(宵韻)。平—上合韻的還有6條:《禮樂志》“享,合韻音鄉”(陽—養),“享字,合韻宜音鄉”(陽—養),“饗字,合韻皆音鄉”(陽—養),“饗,合韻音鄉”(陽—養);《敘傳》“緇,合韻音側仕反”(之—止);《賈誼傳》“螾字,與蚓同音引,今合韻當音弋人反”(真—軫)。

[5]“閡”《集韻》紇則切(德韻),與後面海韻的“海”押韻,故合韻讀“改”(海韻,入—上,德—海)。

異聲調合韻占總量的94.5%,其中平、上、入三聲合韻讀爲去聲的61條,占異聲調合韻總量的88.4%。《經典釋文》去聲變换占音變構詞總量的65.4%、變調構詞總量的92.7%,《群經音辨》去聲變换占變調構詞總量的88%(參見萬獻初2004a、2004b)。

師古“合韻”中,有一些字在唐以前已有兩讀。有的是已存於韻書的别義破讀或同義破讀,以破讀去聲爲多:如“喜”《廣韻》已有上聲表喜樂義、去聲表好義(後作憙)兩讀;“來”《廣韻》已有平聲表至及義、去聲表勸勉義(後作徠)兩讀等。

師古“合韻”兩讀,有見於《經典釋文》等音義書的又(一)音或破讀:如“廢”《詩·小雅·四月》“廢爲殘賊”釋文“廢,如字,狀也,一音發”;“創”《禮記·曲禮》“頭有創則沐”釋文“創,初良反,又初亮反”等。僅有2條見於《經典釋文》所載前人的“協韻”:《詩·邶風·日月》“甯不我顧”釋文“我顧,本又作頋,如字,徐音古,此亦協韻也”;《詩·周南·何彼禯矣》“王姬之車”釋文“之車,協韻尺奢反,又音居。或云:古讀華爲敷,與居爲韻”。

73條合韻中,反切36條,“音”37條。用“音”標合韻有顯示字形間多種聯繫的作用,如其中有16條是諧聲關係:意—億、鄉—饗2、發—廢、矯—驕、竟—境、臼—舊、墓—謨、謨—慕、甯—寧、醟—榮、守—狩、亡—望、問—聞、正—征、覽—濫。至少也是段玉裁古同諧聲必同韻部在唐代已有朦朧意識的體現。“正—征、守—狩、竟—境、發—廢”等,一望可知是詞義派生分化推動音變(音變構詞,主要是變調構詞)再形成古今字的,只是比上面的“喜—憙、來—徠、聞—問”更常見常用些而已。

從合韻字的語音地位分析、比較可以看出,師古分韻、分聲調與《切韻》(《廣韻》)大體相合,用韻與唐初許敬宗等所標《切韻》韻目的“同用、獨用”基本相合,説明《切韻》音系與初唐讀書音在應用層面上是基本相合的。 6ox4Z/SnMRPkqOiuo1bk0JCMu9SRPMEk+pTTlZGugIv0HAG/Zf0HOY/EmIfEKB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