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節
顔注音切在各卷中的資料分布

顔注分布於《漢書》一百卷中,每卷多少不等,如《惠帝紀》14、《武帝紀》193、《高惠高后文功臣表》100、《食貨志》254等。

300條以上的有:《地理志》991、《司馬相如傳》846、《揚雄傳》695、《五行志》534、《王莽傳》531、《匈奴傳》365、《高帝紀》355、《敘傳》334。此8卷有4651條,8%的卷次占音注總量的34%。《地理志》《五行志》《匈奴傳》因地名、物候名、外族名等專有名稱用字多,字形偏僻而讀音難,故多注音切。《司馬相如傳》《揚雄傳》《敘傳》是由於所引辭賦或贊詞多爲韻文,且古雅奇瑰、艱澀難讀,須多注音切以辨韻識字解義。《高帝紀》《王莽傳》所記史事繁重錯雜,文章最長,所用難僻字詞偏多,故多注音切以明音義。反之,注音切最少的卷次往往文短事簡,語句通俗,如《惠帝紀》14、《高后紀》《哀帝紀》26、《異姓諸侯王表》《外戚恩澤侯表》24、《王子侯表》28,都短小而平易,表譜尤須文字簡明曉暢,故所注音切極少。《季布欒布田叔傳》28、《萬石衛直周張傳》30、《文三王傳》32、《高五王傳》33,也都是文短而事不繁的傳記,須注音辨義處不多。

《天文志》27條音注,其中只有“鄉讀曰響、鬊音舜”2條是師古所注。“右四星曰天棓”蘇林“音棓打之棓”師古曰“棓音白講反”1條,是師古補充蘇林音。其餘全都是引前人音讀:蘇林6、晉灼5、如淳4、韋昭3、李奇2、孟康2、鄭氏2。不僅如此,該卷百餘條無音讀的注釋也多是引前人而師古不下己語。可見師古作注善於揚長避短,他自認對天文知識所知無多,於所不知蓋付闕如,慎引前説而不言己見。故清人沈欽韓《漢書疏證》卷一“顔師古注”條下謂:“今師古亦標專注。而天文地理,非孟康、臣瓚無以發明;典章風俗,非應劭、如淳不能宣究。”所言合乎顔師古注音切資料分布的實際情況。

由卷次音切的數據分布,既能見出顔注音切隨文施注、因需而注的特點,還能見出顔師古施注時重在字詞音義而揚長避短的審慎態度。 rujuJMIFpjDnHidv6k/J4+kDlnB8Ec7owzGDFfIyzLOflUNRCFZTN/yYFoffwpc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