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角度来说,中国社会工作是“舶来品”,这在国内社会工作学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我们将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点定于1912年,这一年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 但是,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点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这里不做讨论。当我们叙述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历史时,基本上指的是1912—1952年这个时间段,因为随着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自此在中国“沉寂”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最早将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模式引入中国的是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美国人步济时(John S. Burgess),他于1912年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以改造社会和救治中国。步济时在1914—1915年间指导北京社会实进会的学生进行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社会调查,是关于北京人力车夫生活与工作状况的调查。此后,北京社会实进会还对北京的教育机构、监狱、精神病院、贫民院和孤儿院等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1922年,步济时倡议并亲自领导成立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应用社会学专业即社会工作专业,为中国培养最早的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最早是在燕京大学。1925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改称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开设“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社会工作者,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正式开始。 燕京大学社会工作教育起步后,沪江大学、复旦大学、之江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齐鲁大学、福建协和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课程。
1944年秋,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大学课程修订会议,在社会学系课程中增设社会行政组(即社会行政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从而使得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有了法定依据。当时规定社会行政专业的选修课程包括:职业指导与介绍、社会组训、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合作事业、儿童福利、精神病社会工作、医药社会工作、妇女工作、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工矿检查、边疆民族问题、边疆语言、边疆行政、边疆教育、边疆社会工作等,而且还必须在以下五门课程中任选两门: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社会运动、社会事业史。 外加社会行政实习,因为社会工作是一门讲究实践性的学科,实习的内容必不可少。
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得比较快速,因为当时世界上社会工作制度和实务开展得比较早的国家也处于探索之中。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类型包括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伤残重建社会工作、边疆社会工作,等等。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是民国时期开展的最早的社会工作实务类型。1917年,沪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人葛学溥(Daniel H. Kulp Ⅱ)在产业工人聚集的上海杨树浦地区设立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英文名字为“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直译为“杨树浦社区中心”,葛学溥给它起了一个很优雅的中文名字—“沪东公社”,此后一直伴随杨树浦的居民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沪东公社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依然没有离开教育,其起步也是从对周围工厂的工人开设补习班开始的,后来扩展到该地区的大多数居民,服务内容也扩展到民众图书馆、民众食堂、民众茶园、施诊所等多个领域。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成都、南京发展起来的“友邻社”,也是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典型,但是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覆盖面积是很狭小的。此外,成立于1925年的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事务所也可归入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范围。
医务社会工作以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最具代表性。该部成立于1921年,其主要职责是沟通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并且把沟通的范围追踪延伸至病人生活相关的社区之中。在最鼎盛的20世纪30年代,该部总共有三十多名社会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享受穿白大褂、在医生食堂用饭、用午茶、有病可住头等病房等等跟医生一样优厚的待遇。 该部还将组织形式和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推广到南京、济南、上海等地多家医院,成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和亚太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拓者。
农村社会工作是民国时期最为波澜壮阔的社会工作实务类型,其中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影响最大,因已有多种历史著作介绍相应情况,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其他值得提及的农村社会工作典型是1928年燕京大学的清河实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因为参加实验的人员均是受过社会学专业训练的燕京大学师生。清河实验以社会调查开端,实验区隶属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人员由社会学系委派,工作计划与当地人协商确定。期限为七年,经费每年约需七八千元,前四年由燕大社会学系负担,之后逐渐增加自筹比例,七年后完全由本地筹办。它留下了其他实验区所不能比肩的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为我们今天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储备了可供采信的一手资料。
限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因素,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覆盖面还是很狭窄的。但是,我们完全能够从前辈们的努力探索中归结出一些普遍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早期社会工作首先是以职业形态出现的。由于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产生是一种“舶来品”,即从国外引入中国的,因此社会工作首先是以职业形态在中国出现的,1917年上海“沪东公社”的设立和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创设是其主要表现。尽管专业社会工作在1952年被取消,但一种全新性质的社会工作模式应运而生,我们可称之为行政性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为改革开放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的重新兴起奠定了人员和组织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1987年“马甸会议”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也属于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范畴。
第二,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工作是依附于社会学的,但与社会学理论的教学相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落后。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输入中国以后不久,其学科属性就被注意到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社会工作专业均设置在大学社会学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关于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往的争议是不大的,基本上大家都认为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的应用部分,或直接称之为应用社会学。
据许仕廉1927年对国内60所各类性质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的调查,所有这些大学共开设社会学课程308门,其中社会调查、社会立法与社会服务行政课程只有38门。 言心哲也曾指出过这一问题:“以往对于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人才的训练,则未尝注意,以往国内各大学之社会学系中虽偶有关于社会事业课程的开设,而科目甚少,期望甚短,又因师资与教材缺乏,成效亦未显著。” 1940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成立后,这一状况才开始转变,一方面社会部委托各大学加以培养并给与经费支持,另一方面招收社会工作人员及抽调行政人员予以短期训练。但直到1947年初,全国各大学或独立学院设立社会学系的有19校,设立历史社会学系的有两校,设立社会事业行政系的一校即社会教育学院。
第三,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的发展,对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的讨论与梳理也日渐受到重视,尝试建立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企图凸显出来,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工作著作的出版方面。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严格说只有34种, 试图建立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又以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和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为代表。
第四,创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刊物。1944年1月15日,《社会工作通讯月刊》在重庆正式创刊。《社会工作通讯月刊》设有专论、工作报告、法令文献、统计资料、社工消息和图书述评等栏目。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以“社会工作”命名的刊物,意味着社会工作在中国有了合法化的地位。1948年5月,《社会工作通讯月刊》并入《社会建设》月刊,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名称是从何时被普遍接受的,目前还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李剑华说:“中国最初把‘Social Work’译为社会工作,社会事业的译名系从日本来的,至于社会事业名称被使用的年代,只好留待后日去考证了。” 他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社会事业”,后来的基础性著作或教科书多沿用“社会事业”这一名称。言心哲也说:“社会事业,有译为社会工作者,有称为社会服务者,有称为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社会行政、社会事业行政或社会服务行政者,名称虽异,而目的实同,即皆为人民谋福利是也。此类名词,在欧美各国虽亦不甚划一,但沿用社会事业者较多。本书之所以采用社会事业一词,亦在以其应用较为普遍,且能包括各种社会服务事业故也。” 当时也有人以“社会工作”做书名的,但不如“社会事业”来得普遍,直到《社会工作通讯月刊》出版以后,“社会工作”的专业名称才逐渐固定下来。
社会工作虽然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或者说它是“舶来品”,但这并不能否定近代中国社会工作还有自己的一个源头。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偏重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都对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关注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本土思想资源,亦应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学术界、教育界和实务界的责任担当。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第一任主任浦爱德(Ida Pruitt)回忆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人们的头脑中还存有一些疑问,这些疑问包括:一方面中国的家庭是否欢迎家访,另一方面是否有足够的社会福利机构以便可能对病人进行社会治疗”。随着工作的深入,她发现“尽管中国正式的福利机构比西方国家社区少得多,但也有一定的数量可以利用,而且非正式的或者说自发组织起来的福利机构比较多。从家庭到远方的亲戚都在分担着大大小小的责任。家庭朋友,中年男子,村子或街道中年龄较大的人,雇主,每个人都有他们所意识到的责任,只是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最后她宣称:“中国社会本身就发展了能够成功解决大多数主要生活问题的办法”。 浦爱德注意到了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发展社会工作的可凭借资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蒋旨昂则给出了一幅示意图, 以层层递进的格局清晰地揭示了从社会需要起步到完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作过程。这幅示意图把外来的“社会工作”与我国传统语境中的多种术语完美地结合起来,给“社会工作”下了一个很本土化的定义。
社会工作表解
纵观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并逐渐发展壮大,是与中国偏重于社会救助制度安排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契合的。从1912年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芽,到1952年该专业被取消,社会工作的发展密切关注了中国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这一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以利于推进今天的社会工作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