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用“逻辑上在先”的先验论否认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唯物论

黑格尔承认,从具体的人的认识过程来说,感性事物是在认识活动之先就独立存在的,他说:“通常意识总以为那与己对立,感官可以觉察的,如这个动物、这个星宿等,是本身存在,独立不依的。” 他还承认人的思想在感觉、表象之后,他说:“依时间的次序,人的意识对于对象已经先形成表象,后方形成概念(‘概念’原译作‘总念’——引者),而且唯有经过表象,凭借表象,人的能思的心灵方进而达到对于事物之思维地认识与把握。” 还说:“直观或存在,按其本性说,的确对于‘概念’言是第一的东西或条件(‘存在’原译作‘有’,‘本性’原译作‘生性’——引者)。” 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看法只是一种“通常意识” 、一种普通常识,只是“关于发生的东西之叙述” ,即对于事实的简单陈述,只是“以一当下直接的事物作为开端” ,而这种开端不过是“一个假定” 。他认为哲学是讲“真理”、讲“逻辑”、讲“道理”的,哲学“不可接受” 那种以感性存在、以直观表象为开端的“假定和论断”,“哲学不应当是关于发生的东西之叙述,而应当是对于其中真理的东西之认识” ,应当是“对于事物之思想的考察” ,即“对于思想的对象之存在及其性质”“加以证明” ,也就是说,要找出事物、对象的根据,而黑格尔认为一切事物、对象的根据都是思想、概念。所以黑格尔说:“真正讲来,那感官可以觉察之物才是真正附属的,无独立存在的,而思想乃正是原始的,真正独立自存的。” “以为构成我们表象内容的那些对象首先存在,而我们主观的活动方随之而起,借……抽象手续,并概括各种对象的共同之点而形成概念。——这种想法乃是错误的。反之,宁可说概念才是真正的在先的。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全凭内在于事物并借事物而显示其自身的概念的活动。” ——这是黑格尔对他的“纯思想”、“纯概念”第一性说的另一个论证。

这个论证就是一般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谓的“逻辑在先”说。例如斯退士在谈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到自然的过渡时就说过:“绝对与世界的关系是逻辑的关系而不是时间关系。” 在谈到黑格尔哲学与希腊唯心主义的亲缘关系时,斯退士说得更明确。他认为这类哲学家都主张“客观思想是第一原理或终极的存在,是绝对,它是一切事物的来源,宇宙必须由它那里获得说明。这个第一原理是第一的,意思只是说,它对于一切事物来说是逻辑上在先。它并非时间上第一”

诚然,按照黑格尔的说法,“纯思想”或“客观思想”与现实存在的关系不是时间上一先一后的关系,而是理由与结论、基础与表现的关系。但问题在于,“逻辑在先”说主张“纯思想”或“客观思想”是现实存在的理由或基础,而这就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我们认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是决定事物、现象的基础,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我们主张,哲学理论决不应当是对事实的简单记录和陈述,而应当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过我们认为,事物的本质离开“思想”、“概念”而独立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思想”、“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反映,决不是什么客观事物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决不是什么“逻辑上在先”的、“独立自存”的东西,它们只能是第二性的。

也许有人会说:黑格尔所讲的“纯概念”不是指特殊事物的概念,例如“桌子”的概念、“椅子”的概念、“红”的概念、“方”的概念,等等。黑格尔说:“理念本身不可认作任一事物的理念,同样,概念亦不可仅认作一特定的概念。” 黑格尔所谓的“纯概念”是指“从直接性和外在的具体性中解脱以后”的“纯知识”、“纯本质” ,是“解脱了一切感觉具体性的单纯本质” ,具体些说,也就是指“有”、“无”、“一”、“多”、“质”、“量”等等“最简单最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所最熟知的”“思想规定” 。黑格尔之所以称这样一些概念为“纯概念”,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们不像“红”、“方”等等概念那样还包含有感性的杂质,是因为它们是“一切事物之绝对真实的基础” 。黑格尔说:“就思想的通常意义言,我们总以为不仅是指纯粹的思想,因为我们总以为经过思想之物,它的内容或材料必是经验的。而逻辑学中所承认的思想则不然,除了属于思想自身,由于思想自己所产生的思想外,它不能另以别的意义的思想为内容。所以,逻辑学中所说的思想是指纯思想而言。” “逻辑科学的内容一般讲来,乃是超感官的世界。” “我们应当把逻辑理解为纯粹理性的体系,理解为纯粹思维的王国。这个王国就是赤裸裸的自在自为着的真理本身。人们因此可以说这个内容阐述了上帝在创造自然和一个有限精神以前的永恒的本质。” 在黑格尔看来,没有“桌子”、“椅子”、“红”、“方”等等概念,世界的存在仍然是可以设想的,但如没有“有”、“无”、“一”、“多”等等“纯概念”,那么,世界的存在就不可设想。因此,黑格尔所讲的“纯概念”是“逻辑上在先”的。

这种辩解,也是站不住脚的。黑格尔所研究的思想规定诚然不是“桌子”、“椅子”、“红”、“方”之类的概念,而是“有”、“无”、“一”、“多”之类的概念;但是,“有”、“无”、“一”、“多”等概念之不同于“桌子”、“椅子”、“红”、“方”等概念的地方,只在于后者是一些特殊的概念,而前者是最一般的概念;后者所反映的规定性只是某些特殊范围内的事物所具有的,而前者则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所共同具有的。但就它们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说,两者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通过思想从客观事物中抽引出来的,因而都是第二性的。所以,“有”、“无”、“一”、“多”等等概念实际上也是以经验材料为内容的,它们并不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纯粹的”。我们固然不能设想世界上任何一件具体的事物可以缺少“有”、“无”、“一”、“多”、“质”、“量”等等最一般的规定性还能存在,正像我们不能设想红的东西可以缺少“红”的规定性还能作为红的东西存在一样,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反映客观事物中这些规定性的概念是“逻辑上在先”的。没有客观事物及其规定性,哪会有反映它们的概念?!“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 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所谓“上帝在创造自然和一个有限精神以前的永恒的本质”,所谓在客观具体事物之先独立存在着的“纯概念”,完全是黑格尔的虚构。列宁在摘引了黑格尔“逻辑是纯科学,也就是全面发展中的纯粹的知识”的论断之后,指出:关于“发展”的看法“是天才的”,关于“纯粹的”看法“是荒谬的” 。资产阶级学者瓦莱士却不加分析地说,黑格尔把逻辑看成“纯思想自我发展的系统”是黑格尔的“独特的成就” 。这说明他没有区分黑格尔哲学的精华与糟粕。

“逻辑在先”说,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在黑格尔以前,康德是此说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承认知识从“自在之物”刺激感官,引起“感觉”开始,但他认为“感觉”只是一种混沌的心理状态,还不是知识。只有经过人的头脑里固有的普遍性、必然性“形式”的整理,才能形成他所谓的“科学知识”。“先天的”普遍性、必然性是形成认识活动和认识对象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就没有任何知识。知识必然是“先天的”。因此,在康德看来,“先天的”普遍性、必然性“形式”是“逻辑上在先”的。康德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给自己的认识论公开挂上“先验论”招牌的哲学家。“先验”这个词在他那里,主要就是指“先天的”东西是形成经验、知识的先决条件的意思。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康德把思想、概念看成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黑格尔把思想、概念看成是“上帝的永恒的本质”,即从天上掉下来的。康德和黑格尔都主张思想、概念是“逻辑上在先”的,都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者。 1rR/R+6JGQTutVf3197WO81qLN8iEgTasI22WPbyIoqxrIZwkWt9wKt6ILpXGh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