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2018年中国与中东地区能源合作态势分析

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中东地区作为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地,在国际能源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中东地区地缘战略位置显要,能源资源丰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合作地区。目前,中国与中东国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能源合作发展迅速,能源关系不断深入、日益多样化,除传统的油气贸易合作外,油气资源上下游项目合作、其他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全面展开。

(一)油气贸易合作情况

在油气贸易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62亿吨,同比增长10.1%,相当于日进口924万桶;进口天然气9 038.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1.9%,增速较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可见,进入四季度后,国际油价暴跌,中国大举进、存油。受此影响,2018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及天然气贸易合作情况向好,中东依然是中国原油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地区,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自中东进口的原油占总进口的44%(见图3),是自非洲进口量的两倍之多。

图3 2018年中国进口原油来源地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中国原油进口前十大来源国中,中东国家占到了4个,分别是第二名的沙特(15%)、第四名的伊拉克(12%)、第五名的阿曼(9%)、第七名的伊朗(8%)及第八名的科威特(6%)。伊朗受美国的严厉制裁的利空影响,2018年12月中国自伊朗原油进口量迅速下滑,与2017年同期相比,从伊朗进口量下降5.5%(见图4)。

图4 2018年中国自中东国家进口原油情况(单位: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在天然气贸易方面,2018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达45.3%,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中国与中东的天然气贸易显然如原油一般热烈。可喜的是,LNG进口增长较为高速,预计2018全年LNG进口量达5 400万吨(约合7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1.1%,来源包括仅次于第一位澳大利亚的卡塔尔。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增加、新LNG接收站投运、新合同进入执行窗口期等因素影响,中国可以同卡塔尔、伊朗、沙特这三大天然气生产国共同合作勘探、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与中东地区的天然气贸易潜力巨大。

(二)能源项目合作情况

中国与中东地区能源投资项目合作情况也呈积极发展态势。在油气等能源贸易态势良好,确保能源供应的前提下,2018年中国在中东地区能源合作由原先的单一的上游领域延伸至上下游领域共同发展,投资合作模式涵盖上游的油气勘探开发、下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服务、科研开发等。同时,涉及的能源种类也不仅限于原油与天然气,更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拓展。与此同时,为应对油价风险,各中东油气资源国持续优化能源合作政策,采取了包括修改财税条款、摆脱对油气的过度依赖、开辟新能源领域、开启新招投标轮次等多种措施,努力吸引境外资本参与本国能源发展,为中国与中东各国进行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2018年中国与中东各国能源投资合作情况见表1。

表1 2018年中国与中东各国能源投资合作情况一览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新闻搜集整理所得.

1.沙特:能源合作模式多样化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沙特期间,中沙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开展产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能源等多领域的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在此之后,双方不断拓展能源合作,“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 目前,中沙两国能源合作通过以中石油、沙特阿美等大型跨国能源公司为载体,以招投标的形式展开能源方面的密切合作,合作模式日益具有多样性。

除传统的原油勘探开采项目外,2018年中石油首次获得沙特阿美的科研合作类项目“智能化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打破了以往该公司科研项目基本由国际大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垄断的局面,也标志着中国的能源类科研实力得到国外大型石油公司的认可,进一步拓展了中沙能源合作的局面。同时,中国能建公司同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球新能源发电、海水淡化等投资开发、咨询设计和建设运营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2.伊朗:制裁提供合作契机

受美国制裁伊朗的影响,长期在中东地区经营的国际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出于降低风险、避免冲突等战略层面的考虑,退出开发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的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的1/5左右。这为中国石油公司以相对较低的风险和成本投资中东油气资源提供了机会。随着其他国家逐步撤离伊朗市场,加之中国进入获准继续购买伊朗石油的豁免名单,中国继续与伊朗深化合作。中石油接手法国道达尔公司所持50.1%的权益,最终以80.1%的持股份额成为该气田项目的最大股东。可见,中伊之间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正常合作未因制裁中断,反倒提供了新的契机。

3.阿联酋:政策支持、战略对接夯实能源合作基础

作为全球航运贸易的枢纽、世界能源供给的重镇,阿联酋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继2016年习近平主席先后访问沙特、埃及、伊朗中东三国,与三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系列经贸能源合作文件后,2018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阿联酋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与阿联酋合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呈现高效、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两国以“一带一路”为主线的能源合作拾级而上,硕果盈枝。中阿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中阿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阿两国一致认为油气领域合作是双方务实合作的重要支柱,支持两国企业在该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同时,未来中阿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全面合作,扩大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相互投资,挖掘两国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平利用核能领域的合作。

2018年,中阿两国再度牵手海上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工程承包建设、新能源等合作项目,两国间的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在中阿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现有合作基础上,立足于站在新的起点,在石油上游、下游、贸易销售、技术支持等领域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的能源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4.卡塔尔:积极同中国开展天然气外交

卡塔尔断交风波一年半后,卡塔尔宣布退出OPEC,并开始积极推动其“天然气外交”。卡塔尔利用中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以及中国扩大海外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寻求中国在卡塔尔天然气领域的投资。LNG、LPG亦成为中卡能源合作的新亮点。

201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公司签署了有效期为22年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协议,每年从卡塔尔购买340万吨液化天然气。这是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而卡塔尔石油公司也已与中国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5年期、每年供应60万吨液化石油气(LPG)的合同。 kxiejGzBzpnOeWPgwhEkv1d5qRt/DefX/oMsk9zcN3NYS0BYKeCjJ6OCpkeRKd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