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2018年中国与原苏联地区能源合作概况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原苏联地区能源合作

1.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

(1)中俄能源合作的贸易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转型,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31.9%,至9 040万吨;同期内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0.1%,至4.62亿吨;年成品油进口同比增长13%,至3 350万吨,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耗国和进口国。

相较于2017年,2018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数量稳步上升,详情如图1所示。

图1 2017—2018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数量(单位:千克)

同样,得益于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进一步推进,中国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数量自2017年末起大幅度上升,至2018年末俄罗斯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天然气进口来源(见图2)。

图2 2017—2018年中国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数量(单位:千克)

(2)中俄能源合作的项目建设

2018年,由于俄罗斯受西方大国经济制裁的进一步加深,俄罗斯能源企业在资金、技术的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这为中俄能源领域战略性大项目的运营或开工建设提供了契机。

从工程建设方面看,2018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仪式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举行,中俄原油管道二线是我国东北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工程,也是中俄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典范项目。2018年5月30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盾构第二条隧道顺利贯通,该管道是构建我国四大能源运输通道,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的重大举措。2018年12月11日,由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中石油、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第三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比计划提前一年;亚马尔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

从企业间的投资合作看,2018年6月8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俄罗斯JSC ASE公司签署《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和《徐大堡核电站框架合同》两项框架合同,两项框架合同总价为36.2亿美元。2018年9月4日,以“绿色能源丝路万里行”为主题的“中国-欧洲国际交通走廊”天然气发动机燃料汽车拉力活动开幕式暨发车仪式在北京和如东同步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共同发起,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开启了在天然气终端利用领域的首次合作。2018年9月11日至12日,俄罗斯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应邀出席论坛全体会议及相关活动,并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签署了上游合作协议,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久科夫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并就推进中俄油气领域合作交换意见。2018年9月17日,俄罗斯能源部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建设俄气公司与中石油集团签订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所有技术条件已基本商定,未来通过该管道每年可对华输气300亿立方米。2018年11月29日,由中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联合主办的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进一步深化中俄能源贸易、投资及金融全方位合作”主题,来自能源、金融、信息等领域近90家企业的代表聚集一堂,深入沟通、凝聚共识,精准对接合作需求;此次论坛共签署14项合作协议,涉及油气、煤炭、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2018年12月6日,俄罗斯石油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将与北京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负责发展俄罗斯境内连锁加气站,中方将控股45%。按照协议,中俄双方将在俄罗斯建设约170座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并探讨使用液化天然气(LNG)为汽车燃料的可能性。该项目进一步扩大了中俄双方在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

相较于贸易合作,与俄罗斯开展的项目类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中俄双方合作的深度,加强了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扩大了开展进一步合作的空间。

(3)中俄能源合作的政治支持

2018年,中俄双方进一步深化政治交往,双方高层交流及各层次官员会议频繁,为能源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政治支持。

从政治官员间的交流看,2018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投资政策和公私合营司举行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会议。会上,双方就中俄投资合作重点项目进展、举行委员会秘书长第十次会议、举行建材建筑领域企业圆桌会、更新重点项目清单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一系列共识。2018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北京会见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格拉季耶夫一行。双方就中国发展经验、中俄共同开发国际运输走廊项目、中俄地区发展投资基金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希望两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不断提升两国务实合作水平。2018年4月24至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张勇副主任率团赴俄罗斯莫斯科,与俄能源部副部长安东·伊纽钦共同主持中俄能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双方就加强中俄能效合作及两国在金砖国家等框架下进一步推动国际能效合作交换意见。2018年5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高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等国的代表参会,各国代表重点介绍了本国发展新能源的情况。2018年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已成立。据新华社消息,2018年9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并在论坛全会上发表了《共享远东发展新机遇开创东北亚美好新未来》的致辞,表示“中方已设立首期100亿元、总规模1 000亿元人民币的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愿同俄方一道支持运营好基金,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将其打造成为中俄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2018年9月14日,中俄煤炭领域合作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召开。工作组中方组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和俄方组长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亚诺夫斯基共同主持会议并讲话。2018年10月2至5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在莫斯科出席俄罗斯能源周,在“天然气能否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普及的交通燃料”高级别会议上发言。期间,林山青还会见了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安东·伊纽钦并参观了莫斯科第十二热电站。2018年1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会见了来华出席中俄能源商务论坛的俄罗斯联邦总统能源发展战略和生态安全委员会执行秘书、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韩正表示,中方愿同俄方一道,深化在能源贸易、油气勘探开发、能源技术装备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大金融支持。

此外,中国高层官员还积极与俄罗斯能源企业高管展开互动。2018年9月16至18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访问俄罗斯期间分别会见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

从民间智库交往看,2018年5月29日,以“中国与俄罗斯:新时代的合作”为主题的中俄智库高端论坛(2018)在北京开幕。与会代表围绕两国内政外交发展,聚焦中俄在变化世界中的协作、中俄地方合作潜力、中俄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中俄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下的中俄经济关系、中俄人文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

(4)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

如上文所述,中俄能源合作在2018年进入了新阶段,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了显著提升。这既符合中俄传统地缘政治格局,又与俄美关系破裂、中美贸易冲突等新的国际政治事件高度相关。

从中国的角度考虑,首先,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构想”,以及至今还悬在中美关系上空的关税摩擦,中国一直被美国看作其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竞争对手。所以,尽量使自身的能源安全不受美国的影响对于中国的能源政治来说非常重要。其次,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呈复杂化。冷战之后,中东就是美国关注的核心,而海湾地区的不太平正是国际油价一路攀升的重要原因。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的中国不能忽视这样的风险,因此中国有计划地逐渐降低从中东进口原油比重,加快了与俄罗斯、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步伐。

从俄罗斯的角度考虑,正如上文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俄罗斯在周边外交中重视运用能源手段,世界格局的巨变也促使俄罗斯转向东方能源外交。

基于双方的合作前提,笔者认为中俄能源合作未来依然会保持积极稳定的局面,有助于形成较好的良性互动。

2.中国与其他原苏联地区国家能源合作

2018年,中国与其他原苏联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继续稳步推进,涉及石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多种能源。

2018年1月28日,中塔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TTGP)科技中心成功中标塔吉克斯坦天然气管道运行维护标准研究项目,标志着中国管道行业标准开始进入中亚地区。2018年1月30日,塔吉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扎姆舍德·绍伊姆佐达表示,土库曼斯坦-中国天然气管道铺设在塔境内部分开始实施。2018年4月6日,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乌克兰最大的私营能源企业——顿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签订合同,承建乌境内规模最大的20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2018年6月12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中东欧电力市场研讨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来自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黑、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的能源部门高官、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业界人士,讨论了开拓绿色经济新空间、深化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合作等议题。2018年11月7日,塔吉克斯坦总理科基尔·拉苏尔佐达、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岳斌来到格拉夫纳亚水电站技改建设项目,为首台机组提前并网发电剪彩祝贺。2018年11月16日,塔吉克斯坦罗贡水电站首台发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当天亲自按下启动按钮。

(二)中国与原苏联地区能源合作的战略考量

能源从来不是普通的经济资源,它具有战略属性。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与原苏联地区国家关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而在这些国家中,中俄关系最具代表性,同时是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因此下文以中俄能源合作为例。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不仅有市场因素,还有许多地缘政治因素。中俄能源合作的长足发展,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一个缩影。

1.中国的地缘安全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里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中美关系的变化导致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开始多样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呈复杂化。

首先,中美关系备受世人关注。从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构想”,中国被看作其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竞争对手。同时,美国作为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大国,中国的崛起也被其视为经济竞争对手。从奥巴马入主白宫开始,美国相继出台了“重返亚太”战略和“亚太再平衡”战略,从而维护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东亚地区的朝核问题等历史问题被一些美国人扩大化,为维持美国的主导性存在提供了最重要的借口。这一政策不仅影响了东亚的一体化进程,而且也使中国认识到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其次,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呈复杂化。冷战之后,美国持续关注中东地区安全,几届政府都将中东安全和反恐重心放在海湾地区,下大力气协调巴以矛盾。美国及其盟友在中东地区打响了伊拉克战争和海湾战争。反观俄罗斯在冷战之后,快速收缩了在中东地区的投入,仅在叙利亚维持有限的军事存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中东地区的部族矛盾、恐怖主义重新抬头。其中,ISIS组织在中东很快做大,叙利亚危机的爆发也使得中东地区安全形势愈发复杂。恐怖主义、难民危机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近几年,美国在巴以矛盾的立场发生明显变化。进入2018年,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国际油价在地缘安全压力下一路攀升,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的中国也不能忽视这些风险。

201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8%,天然气则为38%,而且80%的进口能源都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因此,中国迫切需要能源进口多元化。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明确指出:“近年来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石油海上运输安全风险加大,跨境油气管道安全运行问题不容忽视。为了减少能源资源问题带来的纷争和不平等,需要国际社会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中国深刻地认识到,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必须坚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原则。以石油进口为例,中国有计划地逐渐降低从中东进口原油比重,加快了与俄罗斯、中亚的能源合作步伐。自2008年开始,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好格局,覆盖能源政策、石油、天然气等领域。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健全天然气多元化海外供应体系。加快推进进口国别(地区)、运输方式、进口通道、合同模式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

2.“一带一路”倡议和“产能优势互补”为能源合作提供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了世界上最具潜力的两大经济区——亚太和欧洲经济圈,这对打造新一轮的经济共同体有着重要影响,对区域合作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巩固中俄两国已经形成的战略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对开发新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促进作用。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中俄双方积极进行政策沟通,加强了互联互通设施的建设,重视油气管道的运输安全问题,加大了管道设施的便利性,这些都将对两国的能源合作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中俄开展深层次的能源合作。

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被称为“世界原料供应基地”,在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原油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更少,国内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原油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在原油方面,中国一直处在原油进口大国的前列,主要从中东、俄罗斯、中亚以及南美的委内瑞拉等一些国家进口原油,进口国家比较集中。俄罗斯是目前中国原油进口量最多的国家,其原油进口量占中国全部原油进口量的14%,其次是沙特,占比为12.4%,安哥拉占比为12%,伊拉克占比为8.7%。

自1991年后,中俄两国外交关系不断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两国也长期维持着良好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同时,同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中俄两国具有开展贸易合作的优越地理位置,再加上积极的政策引导,两国双边贸易额逐年递增。目前,中国已发展为成俄罗斯对外贸易第一大国,是其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此外,中俄两国总理等高层领导每年定期进行会晤,讨论两国经贸关系、文化交流、信息流通等情况,并及时出台对应的政策以解决出现的问题,进而提高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和经贸关系的稳定是能源合作的基本保障,2008年两国建立了能源合作机制,这是对领导会晤机制在能源领域方面做出的一大扩展,很好地促进了能源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俄两国建立了全面的、更深层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将有利于深化能源合作领域,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ErUxcKT7MOfo1qhEHyzfC1suzedJ4qsURjzSih7E8yBjZ5akzh6zumGVIoiVuM6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